原創 關注前沿科技 量子位 收錄於話題#MEET智能未來大會14#AI18#浪潮1
編輯部 整理自 MEET 2021
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
進入AI時代,什麼最重要?
算法固然是AI技術的核心,但是沒有強大算力的支持,AI技術就很難得到落地。現在連AI技術創新本身都離不開算力。
今年誕生的最大NLP模型GPT-3,需要消耗價值500萬~2000萬美元的算力。
如果沒有強大的算力,可能在未來AI的創新當中,我們就會缺少相應的生產力。
這是浪潮信息副總裁、浪潮人工智慧與高性能計算產品線總經理劉軍在MEET 2021智能未來大會上做出的論斷。
作為國內AI伺服器市場份額超50%的公司,浪潮已經打造了一個技術底座,一方面為擁有AI技術的創業公司提供場景,一方面為傳統企業提供技術接口。這也是浪潮近年來竭力打造的AI產業生態。
在劉軍看來,「智算中心+生態」的模式,方能加速人工智慧產業發展。
(在不改變原意的基礎上,量子位對劉軍的演講進行了編輯整理)
關於MEET 智能未來大會:MEET大會是由量子位主辦的智能科技領域頂級商業峰會,致力於探討前沿科技技術的落地與行業應用。本次大會現場有李開復等20餘位行業頂級大咖分享,500餘名行業觀眾參與,超過150萬網友在線收看直播。包括新華社、搜狐科技、澎湃新聞、封面新聞等數十家主流媒體在內紛紛報導,線上總曝光量累計超過2000萬。
亮點
1、智慧時代最重要的生產力就是計算力。如果沒有強大的計算力,我們可能在未來AI的創新當中,缺少相應的生產力。
2、基於以深度學習為核心的人工智慧理論,需要巨大的算力對海量的數據來進行加工、處理,得出模型。
3、智慧時代,勞動者這個要素第一次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就是勞動者第一次不僅僅是人,人工智慧也成為了勞動者。
4、智能計算中心就是我們智慧時代的新電廠,它會為智慧的應用提供源源不斷的算力服務、數據服務和AI服務。
5、光靠智算中心去完成整個產業AI化的轉型升級,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有很多的夥伴一起加入生態,共同來完成這個工作。
6、浪潮承擔著技術底座的工作,對AI晶片的創業公司,可以聚焦做好晶片,系統可以放心交給浪潮。
(以下為劉軍演講分享全文)
計算力即生產力
謝謝!非常榮幸能有這個機會來參加咱們MEET2021智能未來大會!
今天和大家匯報的內容,是智算中心推進人工智慧的產業發展,這個智算中心就是智能計算中心,這也是我們今天大會非常重要的主題。
現在進入到了智慧時代,智慧時代最重要的生產力就是計算力,今天我們在前面也討論到了,今年最重要的在AI方面的技術創新,大部分認為是GPT-3。
為了完成一個GPT-3,據說需要花費500萬到2000萬美金計算費用才能完成GPT-3的模型訓練。
我們看到不僅在GPT-3,在相應的日常的各種AI的實際應用的環節上面,實際上背後也是有算力在做這樣的支撐。
我們目標檢測的網絡,它的每一個小的目標檢測,大概需要每天0.1Petaflop,高清人臉對抗生成網絡,基於GAN生成高清人臉模型,大概需要3Petaflop。GPT-3的計算需求是3640Petaflop。
3640Petaflop相當於什麼概念?我們知道P的下一個單位是E,相當於百億億級的計算性能,現在全球最快的超級計算機是日本的「富嶽」(Fugaku),每秒只有550Petaflop。這個GPT-3不是非要超級大的計算機才能算出來,只是它累計需要的計算量需要3640Petaflop。
所以我們今天非常明顯地感覺到,如果沒有一個強大的計算力,我們可能在未來AI的創新當中,缺少相應的生產力。
我們看一組數據,右邊這個是很有意思的,是IDC和浪潮做的2020~2021人工智慧計算力發展評估報告。
這個報告上面,我們會對中國在AI算力發展走得比較靠前的這些城市來進行一個評估。
比如2018年排名前5名的城市有杭州、北京、深圳、上海、合肥,2019年北京又超越了杭州排到了第一位,廣州進入了前5名。
在今年剛剛發布的新的發布報告裡面,我們看到深圳超越了杭州成為了第2名,重慶進入了第5名。
Top10的名單有新進來的,也有退出去的,但基本上我們會有一個感覺,它基本上代表了誰在新經濟、在智慧經濟方面走得比較快。計算力即是生產力。
如果大家感興趣的話,下面有一個二維碼,大家可以下載全文的報導,可以做一個更加進一步的解讀。
智算中心:智慧時代的基礎設施
說完了計算力就是生產力,下一個是非常重要的話題:在智慧時代,針對計算力和生產力,對新興的基礎設施會有什麼樣的需求,會有怎樣一些變化?
我們看一下從農業時代到工業時代,再到智慧時代的勞動三要素——勞動者、勞動對象和勞動資料——分別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
在農業時代勞動者是人,勞動對象是農作物,勞動資料是農業的工具。
到了工業時代,我們有了電,我們有了交通,有了整個城市的建設,這個時候我們的勞動者還是人,但是我們人實現快速增長。
看過《人類簡史》我們會發現,因為我們生產力醫療的進步,使得我們人口有大幅度提升,工業時代實際上就是用龐大的人口支撐整個勞動對象,我們的勞動資料是工業設備,支撐它的能源來自於化石的能源,形成電力的驅動。
今天我們在智慧時代,第一次勞動者這個要素上面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就是勞動者第一次不僅僅是人,人工智慧也成為了我們勞動者。未來這些生產者,可能它的背後是AI,不僅僅是人。
這是一個特別巨大的變化,就是人+人工智慧是我們的勞動者,那麼我們的勞動對象我們現在有了數據,數據是可以再生的、再用的,這和我們生產資料一次性消耗完全不一樣。
有了數據,勞動資料變成了信息,計算設備、數據存儲變成了我們新的勞動資料,這也是我們新時代的變化,使得我們在智慧時代需要新型的基礎設施,也就是叫新基建。
傳統時代的基建,最典型的就是發電的電廠,電力發完了以後通過電網,通過產輸配用這樣一個環節,使得它轉化成我們各種各樣的生產力,能夠釋放出來。
在新的智慧時代,智能計算中心就是我們智慧時代的一個新的電廠,它會為我們智慧的應用提供源源不斷的圍繞AI的算力服務、數據服務和AI服務,這也是今年4月份發改委針對新基建做出了新的闡述,就是面向我們人工智慧的新基建。
我們做一個簡單的比方,整個計算的設備從1945年開始發展一直到今天,其實過去的幾十年我們所看到的計算機大部分是超算中心,我們第一計算機埃尼阿克(ENIAC) 的出臺,最重要的是要去算炮彈軌跡,去算數字天氣模擬,到今天仍然是超算最重要的一個應用領域。
後來我們進入到了網際網路時代,進入到了雲計算時代,現在我們看到大量在IDC裡面整個雲的伺服器,那是數據中心。
當我們進入到AI的智慧時代,我們再往下需要智算中心來作為我們整個基礎設施的支撐。
在上周,國家信息中心和浪潮聯合研究發布了《智能計算中心規劃建設指南》,這是目前第一個完整的、對智能計算中心做出完整闡述的研究報告。
大家有興趣可以掃二維碼下載下來看,有PPT版,還有全文Word版。
這裡面給出了一個非常明確的定義。我剛才在聽開復老師對話我心有戚戚焉,深有感觸。新基建實際上就是作為政府去推進智慧時代要做的重要的一個基礎設施工作。
智能計算中心也就是智算中心,是基於最新的人工智慧理論,採用領先的人工智慧計算架構,提供人工智慧應用所需要的算力服務、數據服務、算法服務,叫公共算力新型基礎設施,通過算力的生產、聚合、調度和釋放,從而能夠高效地支撐數據的開放共享、智能生態建設,產業創新技術,有力地促進AI產業化、產業AI化和政府治理的智能化。
從整體的計算架構上面來看,在這裡面有一個圖,大家可以能夠比較直觀地看到,為什麼智算中心和數據中心、超算中心有非常本質的不一樣,就在於它所基於的理論基礎是不一樣的。
我們現在基於新一代人工智慧浪潮裡面以深度學習為核心的人工智慧的理論。它需要巨大的算力來對海量的數據來進行加工、處理,來得出模型,這是我們的理論基礎。
當然,整個計算架構可能也跟原來的計算系統會有不一樣,我們會基於AI晶片、AI伺服器、高速互聯、深度學習框架,整個資源調度來構建整個智算中心的作業環節。
包括如何生產算力、如何聚合算力、如何調度算力、釋放算力,從而能夠形成一個算力生產供應的平臺、數據開發共享的平臺、智能生態的建設平臺和產業創新的平臺,從而能夠支撐AI產業化,比如說識別檢測、語音交互、語義理解,AI晶片、自動駕駛機器人。
哪些傳統產業正在AI化
另外一個傳統產業在AI上面轉型升級,我們把它叫做產業AI化,這裡面有智能製造、醫療影像、智能客服、智能物流,智能農林……當然,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就是在政府的工作方面推動政府治理的智能化,這是我們整個智算中心的技術架構。
當然,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構想,也是未來新基建非常好的方向。但是再往下看的話,我們會發現面臨非常大的一個挑戰,也就是要把智算中心發揮出來,去推動人工智慧產業發展的時候,我們發現,行業的用戶和現在已有的AI的算法之間,存在著一個鴻溝。
這個技術鴻溝我們大家都非常清楚,如何把領先的AI技術轉化到產業化上面去釋放,這裡面實際上就是要把行業的應用需求,和領先的模型算法進行結合。
在左邊我們看到,當前中國採納AI比較領先也比較深入的一些具體的應用場景。
最左邊那一個是充分的AI應用的一些大的場景,比如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等場景,包括智慧城市、智能車輛交通,這是我們應用得相對來說比較成熟了,大家也比較熟知的。
中間這頁是正在快速地往AI產業進化的,有智能製造、智能電信、智能零售。
最右邊這個原來我們預計它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成熟起來,但由於今年疫情的到來,我們發現這個進度加快了。
原來智能醫療在2019年的發展報告還非常靠右端,今天我們看到它迅速的進入到了第二階段裡面。AI實際上在這一次的AI抗疫當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實在最左上角的這一個,我們剛才有講,這大部分以我們AI科技公司做驅動往前發展的,是AI產業化的代表。在右下角的這一大塊,實際上大部分都是傳統的產業結合去AI,實現一個產業的轉型和升級,就是產業AI化的一個代表。
為什麼它上升速度相對來說比較慢,客戶的採納相對來說難度比較大,這也是我們要找的一個方法,去跨越技術轉型的鴻溝。這個鴻溝怎麼去跨越?
浪潮的思考是,智算中心實際上是支撐AI計算的基礎架構。光靠一個計算基礎架構要去完成整個產業AI化的一個轉型升級,這是遠遠不夠的。這裡面需要有很多的人一起進來,來完成這個工作,如何把不同的人、不同的角色來賦能到這樣一個產業的AI轉型。這就是我們說的,要有一個生態來完成這方面的工作。
元腦計劃:浪潮的開放AI生態
我們提出了一個叫做「元腦生態」的計劃,它的本質就是使得具備領先AI算法的科技公司,和傳統的能夠覆蓋到千行萬業的行業客戶,具備整體方案交付能力的系統集成商,大家能夠在生態上面合作起來,能夠實現「左手夥伴」(也就是AI公司,因為在PPT左邊)「右手夥伴」(在我們PPT的右邊)攜手起來才能把價值轉化成產業AI化,驅動整個產業AI化的進步。
浪潮在裡面做的是平臺支撐的工作,我們的左手夥伴、右手夥伴,他們的價值浪潮不會去觸碰,因為浪潮的本意是做一個系統平臺的共享,我們不會去與我們的左手夥伴競爭算法、數據、AI的這些應用,我們也不會與右手夥伴競爭到最終客戶金融、鐵路、電力等等方面行業的交付。
浪潮立志做好在計算裡面最專業的合作夥伴,我們會提供我們領先的計算平臺、資源平臺和算法平臺,從而能為智算中心提供生產算力、聚合算力、調度算力、釋放算力。
這樣三類合作夥伴在這個元腦生態裡面產生了化學反應,共同推進智算中心釋放生產力,使得計算力生產力賦能到千行萬業,推動AI產業智能化的發展。
浪潮做的平臺的工作,第一個大家非常熟悉。浪潮現在服務了中國80%的AI的科技公司,我們在中國AI伺服器的市場份額是連續4年超過了50%。市場份額高,背後是來源於產品上持續不斷的創新。
我們在GPU伺服器,MLPerf測試上,同樣的8顆GPU晶片,性能領先於同架構的其他伺服器,性能還要高20%。
我們在推理這個裡面所能拿到的性能,在數據中心推理裡面,總共16項性能記錄,浪潮創造了13項的性能記錄,我們的推理性能比去年同期的性能提高了3倍以上,這是我們給大家提供的一個非常強大的AI計算平臺。
同時,我們不僅僅只是支持某一家單一需求的GPU生態,我們勵志於打造一個開放的繁榮的產業生態,我們知道現在中國有將近100家做晶片的公司,我們不能要求晶片的每一個都把它變成一個系統的伺服器,那麼,如何幫助它的晶片,去賦能到各個行業呢?
浪潮在這裡面承擔著技術底座的工作。我們發布了全球首個AI開放加速的平臺,我們是首個支持OAM加速規範的系統,叫MX-1。我們今天已經可以很好地支持寒武紀、燧原、英特爾、Habana等等國內外領先的AI晶片。
也就是說對,對AI晶片的創業公司來說,你做好你的晶片就可以了,系統是什麼交給浪潮就OK。
我們會給我們的平臺提供一個資源的一個調度,幫他合理地優化管理,從AI訓練的計算資源到整個的模型,到從雲到邊整個推理模型部署一體化的完成,讓AI科技公司致力於自己的算法和應用創新,把底層的資源和調度交給浪潮。
我們還幫助我們行業的ISV,包括我們的右手夥伴、我們的客戶,為他們提供一個及時交互的AI算法平臺,使得我們能夠降低整個AI準入的門檻,在這一塊我們希望和行業大家一起能達到這樣的功能,讓數據進去,AI出來,這是我們對於AI算法平臺的目標。
當然,最重要的是,元腦生態不是浪潮的生態,元腦生態是我們合作夥伴的生態,屬於我們的左手夥伴,也屬於我們的右手夥伴,也屬於浪潮,整合大家一起,在上面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價值。
我們的左手夥伴可以把自己的AI算法,助力到我們的上萬家的右手夥伴,我們上萬家的傳統企業右手夥伴,能夠獲得我們左手夥伴,上千家領先的AI的算法和AI的應用,從而能夠給到最終的用戶。大家一起發生化學反應。
當前我們匯聚了眾多的AI的合作夥伴,我們大家可以看到左手夥伴也好,右手夥伴也好,大家都是相互的發生合作,發生這樣一個反應。
現在這個生態已經能夠提供各方面領先的AI的解決方案,覆蓋了通用的行業具體的應用場景。
最後給大家簡單的看一下我們具體生態合作的案例,比如說在智慧金融,聲揚科技是我們非常領先的、優秀的語音識別方面的左手夥伴AI科技公司,贊華集團是我們的右手合作夥伴,在我們金融領域非常強大和資深的系統集成商。
他們合作起來,能把智能語音身份認證的方案在大型的國有銀行上落地,在金融系統做非常好的推廣。
在智慧交通領域也是這樣,我們的合作夥伴鼎漢奇輝,是在鐵道行業的尖端AI公司,還有中鐵信等,都是我們鐵路上面非常大的一個AI的右手夥伴。大家和浪潮一起攜手起來,我們形成元腦生態的解決方案,現在已經在多個高鐵上形成成功的AI的落地,促進行業AI化的智能。
最後的結論,再次和大家來回顧,今天匯報的主旨是:智算+生態,加速人工智慧產業發展。謝謝!
(最後,如果想回看大會全程,請點擊閱讀原文)
— 完 —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特色內容激勵計劃籤約帳號【量子位】原創內容,未經帳號授權,禁止隨意轉載。
加入AI社群,與優秀的人同行
量子位 QbitAI · 頭條號籤約作者
վ'ᴗ' ի 追蹤AI技術和產品新動態
原標題:《計算力即生產力,智算中心就是智慧時代的「發電廠」 | MEET2021》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