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格瓦拉同志
兩晉南朝是一個「偽娘」及男風泛濫的時代,男子紛紛以修飾儀容、敷粉裝扮為美。翻開這個時期的歷史記錄,描述某個歷史人物「美容儀」、「美姿儀」、「容貌美麗」的詞彙數不勝數,以容貌取名於天下的男神大有人在,比如何晏、潘安、衛玠、高長恭、韓子高等等,不一而足。在這些人當中,以衛玠的結局最為特別,據說是被大批量「粉絲」的圍觀而死,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衛玠出身於高門大族,祖父衛瓘在晉朝官至太保、錄尚書事,父親衛恆官至黃門侍郎,外祖父王渾官至司徒、錄尚書事,家世地位不是一般的顯赫。衛玠出生後,一直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直到5歲時家庭突遭變故。
晉惠帝元康元年(291年),皇后賈南風為奪權,便以「圖謀廢立」的罪名,矯詔廢黜太宰司馬亮、太保衛瓘,並命楚王司馬瑋捕殺衛瓘全家。衛府上下都懷疑詔書有假,想讓衛瓘問清楚再認罪不遲,衛瓘不許,於是率領子孫九人引頸就戮,其中便包括衛玠之父衛恆。變故發生時,恰巧衛玠與哥哥衛璪在外看病,所以才倖免於難。
事後,賈南風為除掉權勢大增的司馬瑋,又對其「反咬一口」,竟追查司馬瑋矯詔擅殺重臣之罪,並將其處死。同時,賈南風還讓晉惠帝下詔,為衛瓘一家昭雪,恢復其家族榮譽。至此,衛玠在經歷短暫而猛烈的家庭變故後,開始在母親和舅父的撫養下,逐漸長大成人。
據《晉書》記載,衛玠還是娃娃時便因容貌秀美、清新俊逸而聞名(「風神秀異」),每次乘羊車外出時,都會有一大批「粉絲」圍觀評論,大家嘖嘖稱讚他是天下難得一見的「玉人」。衛玠的舅舅、驃騎將軍王濟英俊瀟灑、風度翩翩,但每次同外甥一同外出時,都會自慚形穢,由此可見衛玠容貌之美。
玠字叔寶,年五歲,風神秀異...總角乘羊車入市,見者皆以為玉人,觀之者傾都。驃騎將軍王濟,玠之舅也,俊爽有風姿,每見玠,輒嘆曰:「珠玉在側,覺我形穢。」又嘗語人曰:「與玠同遊,冏若明珠之在側,朗然照人。」見《晉書·卷三十六·列傳第六》
與當時聲震海內的大名士潘安、王衍一樣,衛玠也是一位清談高手和玄學大家,憑藉著噓枯吹生、天花亂墜的本領,經常和友人徹夜清談,每每有獨到精微的見解,令時人大為嘆服。
王衍之弟王澄也是位大名士,自恃談玄說理的本領高超,常常不把別人放在眼裡,直到遇見衛玠後,才嘆息傾倒、大為折服。由於衛玠平素體弱多病,他的母親王氏憐惜他的身體,經常管教他不可多說話,但經常性的收效甚微。
「八王之亂」結束後,五胡肆虐中原,江北戰亂頻仍,衛玠為家族安危考慮,攜母南下搬至江夏居住,並娶徵南將軍山簡之女為妻。不久,衛玠又攜妻帶母到達豫章,投奔左將軍、揚州刺史王敦。王敦的長史謝鯤是衛玠的忠實「粉絲」,在「偶像」到達豫章後,經常前往拜訪並同他談玄說理,關係非常融洽。
衛玠在豫章停留些時日後,發現王敦好居人上,自己在此常被壓抑,心情不爽之際便再次「搬家」,遷居到建鄴投奔司馬睿。江東士民聽聞「男神」降臨建鄴,為一睹其風姿容貌,紛紛趕到衛玠出行之地圍觀,用「人牆」把他圍了個裡三層外三層。大家一邊看,一邊評點,相互間還因觀點不同產生爭執,場面之壯觀,跟球迷聚集在室外觀看世界盃決賽差不多。
衛玠平素身體很差,這次搬家本已勞累成疾,如今被密密麻麻的人群圍觀,心理上難免會產生嚴重不適感。果然歸家沒多久,衛玠便一命嗚呼,終年26歲。由於衛玠死在被大規模圍觀後不久,於是當時便有種說法,稱衛玠是被圍觀而死的,這也是成語「看殺衛玠」的典故來源。
「衛玠從豫章至下都,人久聞其名,觀者如堵牆。玠先有羸疾,體不堪勞,遂成病而死。時人謂看殺衛玠。」見《世說新語·容止第十四》。
衛玠雖然年紀輕輕地便駕鶴西去,但時人對他的評價卻是相當高,連後來的宰相王導都對他推崇備至。當時大家評點中興名士的優劣,只有王承(東海太守,以清虛寡慾、善於清談知名)和衛玠被公推為當時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