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幾位荷蘭人,
讓我們看到了35年前的廣州;
150張圖片,
與《廣州舊聞》一起,
回望我們走過的路!
1985年7月16日,包括阿德·范德爾在內的幾個荷蘭人從香港坐火車到廣州。
在廣州停留了3天。7月20號就坐火車離開了廣州去北京。
接著,8月12日坐飛機從桂林回廣州,13日從廣州乘火車站香港。
回去後,他們把在廣州的照片傳到網上,於是現在的我們可以看到1985年的廣州……
廣州火車站光榮榜,廣播四組獲得1983年度「五講四美先進班組。
生活味道濃厚的城市。仔細看下圖,可能是一對腳丫子吸引了攝影者的興趣。
大樓上掛著「愛群大廈」的招牌,照片左邊是4路公交站「人民大廈」的牌子,意味著時代在悄悄地發生變遷!
到處是自行車,如同現在的小車。一個紅色的標誌牌上面寫著「請留路口」。
省銀行的單車停放點,與現在的某某大單位的專用停車場的場景似曾相識。
大客車的車牌號是45開頭,小車的車牌號是75開頭。還沒有現在的「粵」字牌。
高第街上的工業用品市場。大橫幅上寫的標語很有意味。
芳村的上市。注意右邊的價格牌:牛腩粉0,22元,牛腩面0.3元等
仔細觀察,遠處有一個「大東門」的標誌,難道這裡是東濠湧?
這個鏡頭連續拍了有很多張。是什麼吸引攝影者呢?觀察了很久才發現,這是流動體檢車,正在給人們(廣州家具金屬四廠?)做體檢。下圖看了很久才明白,這是在做胸透?
這應該是從廣州到佛山的路上拍攝的一組農民勞動鏡像。
光雞,不開刀的一隻2.9元,如果開刀就是3.2元一隻。
東較場。中山醫科大學暑期校外活動小組的兩個學生在東較場這裡擺攤。血型與性格,對於當時的人來說,估計很新鮮。
攝 影:阿德·范德爾等人
感謝微博博主「廣州歷史脈絡」提供圖片。
感謝「廣州歷史脈絡」和「月宮孤客」對本文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