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點日曆|不負光陰就是最好的努力

2021-01-11 齊魯壹點

也許,不負光陰就是最好的努力,努力就是最好的自己。

不負光陰,在某種程度上是和懶惰作鬥爭。懶惰是一種很奇怪的東西,它使你認為那是安逸、福氣,但實際上它給你的是無聊、消沉和碌碌無為。有時候,正是由於懶惰的念頭,讓機會在你眼前消失,讓夢想永遠停留在夢想。

今天給大家帶來司馬光的一個小故事:司馬光,宋哲宗時宰相,嘗主編《資治通鑑》,為一時之名臣。其幼時患記憶不若人,眾兄弟既成誦而遊息矣,獨閉門不出,俟能諷誦乃已。自言:「用力多者收功遠,乃終身不忘也。」及長,遍覽古籍,博聞強志,曰:「書不可不成誦。或馬上,或中夜不寢時,詠其文,思其義,所得多矣。」(選自宋·朱熹《三朝名臣言行錄》)

這講的是司馬光幼時求學的故事,他怕自己記憶不如別人,其他兄弟們背過後去遊玩了,他閉門不出,直到能夠熟練背誦才停止。不僅如此,他還在騎馬、半夜時,都吟誦文章、思考其含義。

正是不負光陰,變成了最好的自己。努力,任何時候都不晚。讓我們記住司馬光的這句話:「用力多者收功遠。」從現在起不負光陰,做現在能做到的最好的自己。

相關焦點

  • 唯有努力不負光陰
    唯一能夠做到一本萬利的方法,就是維持你的勤奮和好學,永遠能在實踐中成長。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保持努力,保持對解決困難的決心,唯有努力不負光陰。這類人事業心強,會為了事業努力奮鬥拼搏,闖出一番天地。這都是努力性格的展現。2.
  • 幫推| 校慶日:時光旅盒,壹佰零壹;未來光陰,南開和你
    幫推 | 校慶日:時光旅盒,壹佰零壹;未來光陰,南開和你 2020-10-18 21: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每日一語:歲月靜好,不負春光,不負流年
    歲月靜好,你我安然,不負春光,不負流年。有人說,歲月如霜,今夜朱顏,明朝白髮。有人說,歲月如風,終謝了林花春紅。人生如此匆匆,途中會與很多人相遇又相離,不過有的人只是擦肩而過,有的人卻註定再次相逢。人生的風景誰也看不懂,讀不透,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努力讓自己不迷失方向。人生不必大富大貴,一家人,和和睦睦,健健康康,就是最大的幸福。當歲月輾轉成歌,風霜染上頭髮,曾經艱難困苦的經歷,都成為人生最寶貴的回憶,讓我們邁向成熟與堅強。你若不傷,歲月無恙。走過山高水長,嘗盡人間百味,守望生命最初的美好。
  • 細語流年,不負光陰不負卿
    時光似水,年華漸深,轉眼就來到了五月,沉浸在五一假日的歡喜裡,我翻看了一下日曆,發現竟還有一日便是立夏,於是頓生憂擾:時間竟這般快了,我好像還未曾有機會,來安靜地一睹春的芳容。我大概還是太宅,除了上班的日子,皆是待在家裡。
  • 歲末將至,願歲月靜好,流年不負
    日子飛逝,過著過著,就薄了,2020剩下的日曆,沒有幾頁可翻。這一年,疫情席捲全球,風霜雪雨,波折多難,慶幸,一路平安度過。世間萬物有靈,年少時,我們不懂得珍惜光陰,對人對事,隨心所欲,如今,一草一木,都心生敬畏,不敢怠慢。這些年,放下了太多的執念,唯獨喜歡目前的生活方式,在喧鬧中尋找靜謐,在浮華中尋找安寧,陋屋粗食,簡單就很好。
  • 讀點|祝日休日平日……日本的日曆,你能看懂嗎?
    但是,日本的日曆使用對我們而言可能就有一些不同,認識起來有很大難度。日本通用日曆是西曆,我們一般稱之為陽曆。同時還有一個根據天皇年號而排列的日曆。現在的明仁天皇,年號平成,1989年1月繼位,這年被改稱平成元年。2018年是明仁當天皇的第30個年頭,為平成30年。這個倒不難理解,而且日本的日曆標註一般都是以西曆為主,平成多少年只是作為輔助年份。
  • 最好的貴人,是努力的自己
    自己不優秀,貴人也難靠同事鄒涵的弟弟大學剛畢業,一直沒找到工作。在家待了三個月,父母實在看不下去,讓鄒涵給他先找個實習崗位做做。鄒涵在公司已經是部門經理,安排一個實習崗位自然不在話下。鄒涵不放心,特意去拜託弟弟所在部門領導關照他,這才鬆了口氣。第一天,鄒涵提心弔膽地打聽弟弟的消息,領導說,這個年輕人還行,幹幾天看看。
  • 不起眼的日曆,是入門時間管理最好的選擇
    使用日曆的第一項任務是要明確自己的工作時間。 其實很多紙質行程本的設計,已經暗含了這一條原則。雖然是按小時去分隔頁面,但是一頁不會真的顯示全部 24 小時,而是早上 8 點到晚上 10 點。在蘋果或者谷歌日曆中,其實也有類似的設定,並且可以進一步設定一周顯示為全部七天,還是只顯示周一到周五。
  • 79歲父親給女兒寫的日曆,第一頁就看哭了
    「你永遠都是爸媽的囡」 「我對你唯一的要求就是健康」 一位79歲父親 在一本給55歲女兒的日曆上 寫下的這些留言 讓不少網友看後淚目 近日 上海的王女士 收到父親送來的 >一本2021年 「健康日曆」 翻開後王女士發現,老父親在日曆上認認真真寫滿了對她的囑咐: 「毛毛,別老動氣發脾氣」 「你從小缺鈣 也要多出去曬太陽,多出去走走」 「你的腳一到冬天總是冰涼 睡覺記得蓋好被子」 「你腸胃不好,少吃辣」 「你手受過傷,小心提重物」 「我對你唯一的要求就是健康
  • 那些指縫間流過的光陰
    而母親那雙手便是時光流過的最好見證,那些指縫間流過的光陰細細碎碎卻定格於心。伴著尖亮的哭聲,一個紅紅嫩嫩的嬰兒降臨於世。可以說它最先接觸的不是這個光亮的世界,而是母親那雙充滿愛憐的手。從那一刻起,母親指縫的光陰便有了存在的意義,即便幼嫩的嬰兒沒有指縫光陰的感知。在深夜裡,不安於寧靜的小不點又在哭鬧了,母親翻身即起,抱起小不點在房子裡走動,待哭聲漸消失後,才將其放到床上。
  • 斯柯達推新型「日曆」應用,為車主提供更多選擇
    蓋世汽車訊 為擴大其車載信息娛樂系統的功能,斯柯達推出了一款名為「日曆」的新型應用(Calendar App)。繼「天氣」應用和「新聞」應用相繼發布以來,SCALA和柯米克的車主現在能夠使用Amundsen信息娛樂系統的「日曆」功能,在汽車的中央顯示界面查看個人待辦事項和會議日程。
  • 我翻遍了 2019 年的日曆,發現最不重要的就是時間
    即刻推出的《今天是周五嗎日曆》,就是一款代表著即刻社區「精神」的周邊產品。這款日曆只會告訴你一個信息,就是「今天是不是周五」,除了周五就在等待周五,要看今天具體是幾月幾號,你必須用「放大鏡」。這款沒有什麼用的日曆,內容正是該社區的熱門話題,不正代表即刻社區「上班一族」們的心態嗎?今天最好是周五,否則我就在等周五。
  • 走過流年似水的光陰
    淺淺的光陰,暈染著似水的流年,懷著淡雅的蓮心,領悟自然的美好、光陰深處的幸福、大好山河,草長鶯飛的安逸。感受歲月的安然,倚靠在四季的路上,看春華秋實,看皚皚白雪、看繁星點點,看那浩瀚的銀河,銀色籠罩大地,以星月為媒,不負這塵世間的美好!
  • 35條超適合發朋友圈的短句子:運氣就是,機會正好碰上了你的努力
    1、運氣就是,機會正好碰上了你的努力。 2、永遠保持善良和溫暖,不負光陰蹉跎。 3、認真生活就能找到生活藏起來的糖果。 4、生活再平凡,也是限量版,請善待自己。
  • 壹圖星座│2019-2020,只爭朝夕,不負韶華
    2019-2020,只爭朝夕,不負韶華2019年天王星正式進駐金牛,土象崛起,拼經濟成為主流,農產公司成為話題,價值觀促使周遭產業改變之大清晰可見,務實的、民生的新產業蓬勃崛起,舊產業則在利多流失、燒錢不斷下面臨凋敝。唯一的路是變種、轉型以期異軍突起。
  • 為什麼晚上不可以調機械錶的日曆?
    為什麼晚上不可以調機械錶的日曆?有很多「恐怖」的事情都是晚上發生的,例如晚上給手錶調個日曆,可能第二天起來日曆就不能正常跳歷了,為什麼晚上不可以調手錶的日曆呢?當手錶指針顯示的時間是在「晚上8點到第二天凌晨2點」的時候,帶動日曆轉動的齒輪尖角已經和日曆圈的內齒相接觸了。此時,如果再使用日曆快調齒輪進行調節,就可能導致齒輪磨損,甚至齒輪斷裂,以至於手錶的日曆功能損壞。這樣,這段時間就成了日曆手錶的調節禁區。注意,這裡所指的「晚上8點到第二天凌晨2點」禁區並不是現實生活中的真實時間,而是手錶指針顯示的時間。
  • 選本日曆率先迎接2021年吧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頔近些年興起的日曆出版熱,故宮可以說是引領者。故宮日曆可大有來頭,早在1932年就已問世。1933年到1938年期間,故宮日曆可謂當時文化界的網紅單品,被稱為「頭號社交禮物」。自2009年重新面世以來,故宮日曆的影響越來越大,12年累計發行500萬冊,被譽為「中國最美日曆」。2021年是辛丑年,生肖牛。
  • 26首青春詩詞,願你以夢為馬,不負韶華
    30句青春詩詞,願你韶華不負,青春無悔。《青春》唐·韓偓 眼意心期卒未休,暗中終擬約秦樓。光陰負我難相遇,情緒牽人不自由。遙夜定嫌香蔽膝,悶時應弄玉搔頭。櫻桃花謝梨花發,腸斷青春兩處愁。▲那難忘的青春呀,我們相遇,我們離別,一切都不由人。
  • 父子找了幾十年,如今壹點助力終於有了眉目
    而在濟南市民蘇軍心裡卻一直有個遺憾:二伯當年犧牲在戰場,如今安葬在哪也不知道,他何時才能魂歸故裡接受後人拜祭?二伯葬在哪?烈士信息直指河南「記者你好,尋訪烈士後人是什麼情況?我二伯就是那時候犧牲的」,近日,在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尋訪淮海戰役烈士後人」報導發布後,有不少讀者發來情報求助,想找到自己烈士親人遺骨的安葬地。
  • 虛擲光陰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虛擲光陰,虛擲:白白地扔掉。把時光白白地扔掉。形容虛度歲月。出自:宋·無名氏《新編五代史平話·周史》:「您有這般智力,當此亂離之世,不從事弓刀間立著功名,取那富貴,怎不枉了一生?虛擲光陰,真是可惜!」近義詞有:蹉跎歲月,虛擲光陰是貶義成語,可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