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Uber公布了低於預期的第二季度業績,導致其股價下跌3%。但對這家加州叫車公司來說,壞消息才剛剛開始。周二,加州法院裁定Uber及其競爭對手Lyft將員工重新歸類為直接僱員,Uber又下跌了3%。
隨著Uber在受打擊,基礎運營也遭到了巨大破壞,Uber的潰敗是機遇還是陷阱?
Uber第二季度報告的一個亮點來自於其好於預期的收入。與叫車服務不同的是,它低利潤率的外賣業務——Uber Eats——成為收入增長的主要來源。雖然Uber Eats產生了2.32億美元的EBITDA虧損,但調整後的銷售額卻飆升了172%。
儘管Uber近期面臨Covid-19抑制需求和工人分類的法律糾紛等問題,但有幾個因素可能會讓耐心的投資者受益。以下就是為什麼Uber會緩慢回升到42美元甚至更高的分析。
整合低利潤食品外賣業務
投資者歷來對低利潤率的送餐業務持懷疑態度。截至今年1月,Uber Eats還在與GrubHub 、DoorDash、Deliveroo、Postmates、Delivery Hero、Just Eat、Takeaway.com以及亞馬遜展開競爭。2019年,Uber Eats調整後的EBITDA為負99.2%,而其在叫車服務領域的利潤率為19.5%。(更老牌的GrubHub 2019年的利潤率為14.1%)
在過去的幾個月裡,一切都改變了。今年1月,荷蘭外賣網站以81億英鎊收購了總部位於英國的Just Eat。合併後的公司(JET)隨後以73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GrubHub。今年7月,Uber以26.5億美元的全股票交易收購了Postmates。
據追蹤信用卡消費情況的Edison Trends稱,目前只有三家公司控制著美國餐廳外賣市場。DoorDash仍是最重要的參與者,擁有45%的市場份額,其次是Uber Eats(37%)和Grubhub/JET(17%)。
Uber仍有自己的工作要做。在第二季度,該公司每1美元的餐飲收入就會損失19美分,來自Doordash/GrubHub的競爭依然激烈。
但由於在家工作和行業整合,該行業正在迅速發展。該公司的競爭對手GrubHub在第三季度業績報告中表示:「鑑於我們在第三季度持續看到的強勁勢頭,我們現在認為,疫情不是暫時性的需求激增,而是一種永久性的催化劑,將我們的業務推向更高、更持久的軌道。」
Uber的網約車護城河仍然(基本上)完好無損
然而,Uber的股東們需要表現出耐心。第二季度結果顯示,Uber的客流量大幅下降了67%,將叫車服務的EBITDA從上年同期的5.06億美元拉低至5000萬美元。汽車共享服務復甦緩慢,即使是在基本上已經重新開放的國家也是如此。法國在6月中旬重新開放了所有的學校,預定人數僅恢復到流行病前的70%。
在接受《連線》雜誌採訪時,科技界億萬富翁、慈善家比爾•蓋茨估計,「富裕國家」要到2021年底才能戰勝Covid-19,發展中國家也將在2022年底前跟上這一步伐。
然而,Uber的復甦將好於預期。
根據Pew Research Center的數據,2019年,只有3%的乘客每天使用Uber。換句話說,很少有人會定期使用這款應用上下班。對於那些擔心在家辦公會影響Uber商業模式的人來說,這是個好消息。
Uber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叫車公司。該公司從網絡效應中獲得了廣泛的收益:增加乘客的系統導致更多的司機,從而導致更多的乘客,以此類推。這是一種不斷增長的商業模式。它還無意中將Juno和Via等規模較小的競爭對手排除在外,這兩家公司分別於2019年11月和2020年3月(在紐約)停止運營。Uber目前控制著美洲、歐洲、拉丁美洲和澳大利亞65%的市場份額,其增長主要來自口碑傳播。
這意味著,隨著大流行的影響逐漸消退,Uber似乎將迎來反彈。根據評級機構穆迪的數據,該公司仍持有78億美元的現金,這看起來足以維持未來12到18個月。
Uber股票值得買入嗎?
很少有公司的網絡效應比Uber更好。增加司機可以加強網絡,使該應用在良性循環中對客戶更具吸引力。
飛輪也可以反向運轉:與網絡的背離會對其的吸引力產生毀滅性的影響。以MySpace和Blackberry的迅速衰落為例。
這就是Uber第二季度業績如此重要的原因。儘管客流量下降了,但Uber已經顯示出它有能力將司機轉變為送餐服務,這是維護其司機網絡的關鍵一步。即使在叫車行業,Uber第二季度的入住率也高達26%,原因是司機供過於求。隨著乘客們的回歸,他們會發現一個規模更小但仍完好無損的司機網絡。
分析師估計,該公司股票的價值至少為每股42美元,較當前股價上漲35%。因此,儘管Uber的復甦之路仍很漫長,但耐心帶來的潛在好處超過了該公司的短期麻煩。
本文作者:Thomas Yeung, 美股研究社(公眾號:meigus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