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民政局聯合市養老服務業協會開展了第二屆「最美養老護理員」評選活動,總共有20人入選。本報記者深入株洲養老院、福利院等機構,採訪了兩名「最美養老護理員」代表,她們從事的是一份「愛的事業」,付出了「愛的溫度」。
周利紅
以耐心呵護老人,以愛心照顧老人
每天早上5點半按時起床,為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穿衣穿褲、洗臉、送水餵飯……這套動作,株洲市佳滿養老康復院的周利紅已經不間斷地做了三年,有的時候要忙到晚上12點,這一天的活兒才算幹完。
今年58歲的她,原本是地道的農民,後來外出務工,做過一段時間保姆。三年前,一位朋友推薦她來株洲市佳滿養老康復院做養老護理員,她爽快地答應了下來,因為「這裡環境好,和老人相處也很開心」。
剛做這份工作時,周利紅曾經需要同時照顧三四位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有的時候幾位同時想上廁所,我就忙不過來了。」分身乏術的周利紅說,扶著一位老人去解手,另一位就可能弄髒了褲子。晚上睡覺也睡不踏實,老人們一按鈴,周利紅就得爬起來查看,一個晚上可能就要起來四五次。就算如此,她也從來沒有放棄過這份工作,「實在是累了,好好睡一覺,第二天又是活力滿滿了。」
三年時間裡,她也已經習慣了同事們的離開,「在這個崗位上能堅持下來的,其實就是不怕苦不怕累。」
在做養老護理員之前,周利紅曾在病床前,悉心照料患病雙親七年,這段經歷給了她非常深的感觸,「老人不能動彈的時候,實在太需要別人照顧了。」自此之後,她決定力所能及地幫助身邊的老人。
為了勝任這份工作,周利紅自學了管理服務方面的知識,還認真摸索了一些關於老年人心理撫慰、醫療保健、護理醫學等方面的知識。
「老人就像孩子,對他們要多一些耐心。」凡是到養老院來的老人,年齡都較大,身體多病又無兒女照顧,周利紅堅持寬容對待老人們,不開心了就嘮嘮家常,一起看看電視,她也用心記住老人們的愛好,在院內常組織開展下棋、健身、唱歌等娛樂活動。在她眼裡,讓老人們快樂過好每一天,就是自己的工作目標。
雖然周利紅已經年過半百,但在院子裡仍然是小輩,老人們都親切地稱呼她為「小周」。待得久了,周利紅覺得在院子裡一起的生活,非常有滋有味,「都像親人一樣」。
朱南芳
投身養老護理員十二載,平凡中的不平凡
「都以為我們的活沒啥技術含量,其實遠沒有想像中那麼容易。」說起養老護理,許多人的第一印象還停留在幫助老人「吃喝拉撒睡」。但在有著12年養老護理經驗的朱南芳看來,這份工作不僅是「辛苦活」,也是「技術活」,更是一份「良心活」。
朱南芳,今年54歲,淥口區淥口鎮漂沙井村人。至今,她仍然深深記得,第一次來到漂沙井敬老院時,她震驚了:坐在這座由學校改造的敬老院裡,這些老人看起來孤苦伶仃,有的老人連衣服的扣子都系得歪歪斜斜的。朱南芳在心中暗暗發誓,「我一定要改善他們的生活。」
這12年來,敬老院不僅增添了3棟嶄新的宿舍樓,還不斷完善各類功能設施建設,空調、熱水器、電視一應俱全,並設有醫務室、監控室、消防室、門衛室等基礎設施,保障老人的日常生活所需。
由於院裡人手有限,朱南芳不僅是院長,也是一名養老護理員。在她看來,要做一名優秀的養老護理員,最重要的是要有愛心,「這看似平凡的工作,卻也不是那麼容易做的。」
在工作過程中,她曾遇到多次老人「發難」,「有的老人性格上比較難以相處,她多次被老人指著罵過。」關上辦公室的門,朱南芳哭了,「感覺自己一番好心,卻不被人理解。」但她堅持不對老人生氣,自己默默消化負面情緒,一打開門,又是笑臉相迎。
時間長了,她遇見各種情況的老人,漸漸也能理解這樣的事情,「對待老人其實就像哄『小孩』,只要用心了,老人就會感受到。」
現在,如果朱南芳偶爾出遠門,老人們的電話就會紛紛而來,「院長,你什麼時候回來呀?」有的時候,老人還會故意說有東西壞了,就是希望可以早點見到她。
朱南芳笑著說,她之所以受老人們歡迎,原因其實很簡單,「每一個老人,我都把他們當做家人來對待。」
她堅持和老人們一起度過重要的節假日,甚至連春節,也要先和老人們一起吃完年夜飯,才回到自己家中。她家就在離敬老院2公裡外的地方,平常不工作時,晚上出來散步,走著走著就又走到了養老院裡,「可以說,一年365天我幾乎都在敬老院裡,老人有什麼心裡話都跟我講。」
從事養老護理工作12載,朱南芳的愛心被老人們看在眼中。曾經有老人評價她說,「比自己的親生女兒還好!」得到這一句話的朱南芳,心裡也暖洋洋的,「能夠得到老人的認可,覺得所有付出都值得了。」
(記者 黃欣雨)
【來源:株洲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