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發病到去世不到2月!警惕!這5種胎記和痣會危及娃生命

2021-01-21 騰訊網

或許,你也聽過關於胎記的美麗傳說......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從科學角度來講,胎記就沒那麼浪漫了,它是由皮膚色素或血管等組織異常增生引起的。

因為大部分的胎記沒有危害,所以人們給胎記編了好多「故事」,比如說,腰上長胎記的人以後會腰纏萬貫。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但是!

這種故事,科大大勸你不要當真了,因為有一部分胎記,如果沒有及時處理,會逐漸惡化,甚至癌變......

曾經有這樣一個案例:一男子身上有黑痣沒有重視,結果發生了癌變,從發病到去世,不到2個月!

新聞來源:搜狐網

所以,為了娃的健康,今天科大大就來好好說一說:

哪些胎記需要提高警惕?

又有哪些痣需要注意?

話不多說,開講!

1

警惕!這幾種胎記一定要重視!

平平無奇小胎記,怎麼就能作妖惡化呢?

往下看!

血管瘤

它是最常見的兒童期腫瘤,女寶寶發病率要高於男寶。

它長這樣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外觀上來看:大多數是鮮紅色,草莓狀,隆起於皮膚。

也有一些不隆起,長在表皮之下,鮮紅色非常明顯。

血管瘤長在不同的地方還是非常危險的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要不要就醫呢?

血管瘤屬於自限性疾病,1 歲以內是生長期,明顯長得很快;1歲以後進入消退期,生長速度變慢,慢慢的停止生長並且消退。

但如果出現以下情況,一定要及時就醫: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如果家長實在不放心,也可以直接帶娃去看看。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葡萄酒色斑

名字很好聽,樣子卻很嚇人,葡萄酒色斑長這樣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外觀上來看:它的面積比血管瘤要大,前期通常是扁平、粉紅色的。它會隨著寶寶一起長大,還會增厚,可能會變成深紅色或紫色的不規則坑窪表面。

危害:如果長在眼睛或前額附近,且面積較大,一定要做腦部的CT,篩查顱內是否同樣有畸形的血管。

這類寶寶常伴有癲癇,反覆發作導致大腦缺氧。可能會造成娃智力受損,嚴重的還會導致失明。

所以家長們一旦發現寶寶長了葡萄酒色斑,最好是及時帶娃去醫院處理哦。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咖啡牛奶斑

咖啡牛奶斑並不是喝咖啡牛奶喝出來的,它是一種常見的色素沉著性皮膚病。

它長這樣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從外觀上看:顏色就像咖啡混了牛奶,大小不一,形狀呈圓形、卵圓形或不規則斑片。

與正常皮膚界限比較清楚,質地和正常皮膚一樣,不痛不癢,但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變大。

危害:要是在寶寶身上發現了超過6個直徑大於1.5cm的咖啡斑,必須要考慮是否為神經纖維瘤,建議到醫院抽血化驗基因。

如果是這個疾病,嚴重時可能會危害大腦。

所以,如果寶寶的咖啡斑單獨長在一個不影響美觀的地方可以不用處理,但如果有很多個,就一定要去醫院查一下基因哦。

黑色胎記

這種胎記是原裝出廠的色素痣,又叫先天性色素痣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從外觀上看:就是黑色或黑褐色的「胎記」,顏色比咖啡牛奶斑深很多,上面還有小黑點。

如果直徑小於寶寶的手掌,叫先天性小痣,大於手掌的叫做先天性巨痣。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危害:像「先天性巨痣」,有些直徑甚至超過了20cm,這類痣癌變機率高,要格外警惕。

切下來的組織建議送病理和基因檢測,排除一些癌變的高危突變基因。

另外一些長在眼瞼、包皮等特殊部位的痣會形成「分裂痣」,更要注意。這些痣相對較為活躍,建議手術切除,但切除難受較高,有時候需要到整形科。

所以科大大建議:不管是巨痣還是小痣,都要帶娃定期去皮膚科檢查,必要時配合醫生切除。

當然,除了胎記,很多寶寶都是有「痣」青年,身上的痣也不少。

哪些痣需要引起重視呢?

科大大繼續科普!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2

位置+形狀:揪出危險痣!

和胎記一樣,長在寶寶身上的痣,有一些也是非常危險的,尤其是一些特殊的位置和形狀,千萬擦亮眼睛警惕!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位置

容易被摩擦的地方

比如手掌、腳底、腰部間皮帶處等。

這些地方容易受到摩擦,外界刺激會導致惡變的機率上升。

經常被紫外線照射的地方

比如臉上、手上。

如果這些地方長了痣,一定要做好防曬,當然面部的痣大多數出於美觀考慮也建議及早處理哦。

除了看位置,我們還需要看形狀,如果娃的痣,符合下面幾種情況,家長要提高警惕,及時帶娃去看醫生!

形狀

形狀不對稱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家長們可以在痣的中間輕輕地比劃一下,看痣的兩邊差異是否太明顯。

邊界不分明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這種痣的邊界可能會有缺口,呈鋸齒狀。

顏色雜亂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一般正常的痣只有一種顏色,要是發現痣裡面摻雜著紅色、白色,尤其是藍色,就要密切關注。

直徑過大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普通痣一般較小,如果痣的直徑超過了6毫米,就需要找醫生做針對的檢查了。

出現變化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這一點是最重要的!

如果出現了短期內突然增大、隆起、顏色突變、甚至出血等症狀,一定要馬上去醫院,排查是否得了黑色素瘤。

當然兒童黑色素瘤的發病率並不高,如果家長不小心摳破了色素痣也不用太緊張,先來醫院看看再說。

痣或胎記的治療,目前比較常見的是雷射和手術切除。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具體採用什麼方法,還和孩子的年齡、部位相關,家長們一定要聽醫生的哦。

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裡,還有啥問題,評論區不見不散!

相關焦點

  • 從發病到去世不到2月,這5種胎記和痣會危及娃生命
    這種故事,科大大勸你不要當真了,因為有一部分胎記,如果沒有及時處理,會逐漸惡化,甚至癌變......曾經有這樣一個案例:一男子身上有黑痣沒有重視,結果發生了癌變,從發病到去世,不到2個月! 新聞來源:搜狐網所以,為了娃的健康,今天科大大就來好好說一說:哪些胎記需要提高警惕?
  • 無論胎記還是痣,符合四個特徵要警惕,可能會對娃的生命造成威脅
    本文圖片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有些胎記和痣要千萬注意,治療不及時對生命有威脅前些天的一個事件轟動了朋友圈,一個男子身上長了黑痣,一直沒有重視,結果不知道受到了什麼影響,黑痣突然發生了癌變,結果從發病到去世僅僅經過了2個月,這讓工作了幾十年的醫生都非常的驚訝,直說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癌變的太快了,但這也讓我們再次警醒,並不是所有的胎記和痣對身體都是沒有任何影響的
  • 黑痣癌變,從發病到去世不到兩個月!身上有這種痣要小心了→
    黑痣癌變,從發病到去世不到兩個月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腫瘤內科副主任方勇分享了一個真實的病例,患者從發病到去世,前後不到兩個月。這是該院骨科接診的一名不到40歲的男性,經穿刺活檢,確診是惡性黑色素瘤骨轉移。
  • 不管聽了多少傳說,娃有這6​種胎記,​就要提高警惕
    所以,胎記到底隱含了什麼密碼?科大大(ID:kexueyuer2012)這就來說說它的「前世今生」。1和胎記有關的故事,一起來聽吧① 胎記象徵今世宿命有傳說是寶寶的腰間有胎記,就象徵「腰纏萬貫」。③ 胎記是對媽媽的愛從傳說上講,小寶寶在降生之前,會經歷很多苦難,甚至會受傷才找到媽媽,所以胎記是寶寶努力去見媽媽的證明。從醫學上講,胎記是由皮膚色素或血管等組織異常增生引起的,可分為色素型和血管型,再細分,分為斑、痣和血管瘤。
  • 男子腳底長黑痣,不到2個月去世!長了這幾種痣一定當心
    男子腳底長黑痣,不到2個月去世!>說起電影《非誠勿擾2》你一定會想起「這個病全世界都拿他沒轍」的黑色素瘤專家提醒黑色素瘤儘管發病率不高但惡性程度高因此更要提高警惕早診早治
  • 痣多的人長壽?警惕這些容易引發疾病的胎記
    原標題:痣多的人長壽?警惕這些容易引發疾病的胎記   痣或胎記是我們在生活中的俗稱,在醫學上,被稱作痣細胞或黑素細胞痣,是表皮、真皮內黑素細胞增多引起的一種皮膚表現。如果是高出皮面的、圓頂或乳頭樣外觀的或是有蒂的皮疹,臨床上叫作皮內痣;略微高出皮面的多為混合痣;不高出皮面的是交界痣。   痣多的人長壽?
  • 男子腳底長黑痣,不到兩個月去世!長這幾種痣一定當心
    說起電影《非誠勿擾2》,你一定會想起「這個病全世界都拿他沒轍」的黑色素瘤。專家提醒,黑色素瘤儘管發病率不高,但惡性程度高,因此更要提高警惕,早診早治。專家告訴記者,由於黑色素瘤發病率低、知曉率低,因此很多人很難注意到自己身上那些「動機不純 」 的痣。事實上,黑色素瘤是黑色素細胞發生惡性增殖從而癌變形成的,多數發生在肢體端,像羅先生這樣經常摩擦、刺激它,就會大大增加癌變的風險。
  • 寧強5歲女童半邊臉全黑長毛 發生病變可危及生命
    寧強5歲女童半邊臉全黑長毛,病變可危及生命盼治療。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 記者 劉偉鋒 張少輝)寧強縣太陽嶺鎮的5歲女童小鈺,走在人群中顯得有點與眾不同,她的左臉不但全部呈現黑色,還長滿了絨毛,每當有人看向他的臉部時,小鈺總是顯得有點自卑。醫生表示,小鈺臉上的病變俗稱「黑毛痣」,醫學上叫做毛表皮痣,發生嚴重病變的話,可危及生命。在寧強縣太陽嶺鎮倉社村的一棟土坯房內,記者見到了正在家中寫作業的小鈺。
  • 較真| 擔心身上的痣會癌變?腫瘤專家教你如何區分好痣和壞痣
    較真要點: 1黑色素瘤是由黑色素細胞惡變形成的惡性腫瘤,有轉移的傾向,且危及生命。多數黑色素瘤起源於皮膚的痣、胎記或色素斑。
  • 太原胎記專業的醫院是哪個?
    胎記的治療在年齡才能達到好的效果,一般治療的年齡在小孩的學齡前,這時的孩子還沒有進入學校,沒有受到過別人異樣的眼光和嘲笑,暫時不會對心理造成什麼傷害,而且如果是一樣的胎記,小孩治療的話需要四到五次,而大人如果治療的話則需要七到十次,因為小孩小的話黑色素還沒有完全長好,治療的效果可能就會好一些。
  • 兩個月不到就死亡,竟因一顆痣!醫生提醒:這些地方的痣儘快切除
    一個真實案例,一位40歲不到的男性因全身疼痛就醫,經過一系列的檢查,確診是惡性黑色素瘤轉移至骨,從發病到去世,前後不到兩個月。經詢問病史,患者說腳底從小有一顆黑痣,這顆黑色的痣像斑一樣,顏色比較淡,不大,也沒凸起。因為不痛不癢,從來沒有去關注過,更沒有想到進行治療。
  • 上海雷射祛太田痣_小孩胎記可以去除嗎
    上海雷射祛太田痣_小孩胎記可以去除嗎 時間:2021-01-14 10:24:28 上海虹橋醫院皮膚科(胎記) 上海雷射祛太田痣!寶寶有青胎記,讓做父母的很是擔憂,想醫治,又擔心寶寶太小,勉強醫治會受到傷害。寶寶長大後再治,又害怕病情加重。那麼,小孩胎記可以去除嗎?
  • 新生兒有「胎記」,媽媽很揪心,這幾種胎記是在孕期埋下的根!
    比如這個小男孩,在現在這個「顏值即正義」的時代,我想小男孩或多或少會因為臉上這塊胎記受到負面的影響。其實胎記在新生兒中的發生率還是挺高的,據相關數據顯示要高達百分之十了。像很多新生兒都會有屁股呈現黑青色,這種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自己消退。但是有的像兒子班上這個小男孩,長在臉上的,或者是一些影響身體健康的胎記和痣,就需要進行專業的治療了。
  • 從發現到去世不到兩個月,長在這3個部位的痣要注意
    雖說惡變和癌變的機率很小,但這僅僅是很小,並不意味著不會發生變化。尤其是從醫的這些年,在看見一個又一個因為一開始不重視身上這些痣的患者,最後導致不可挽回的結果,真的是無比痛心。有些悲劇,一開始本可以避免!從發現到去世不到60天此前,有同事分享了一個真實案例,直到現在Dr.X還記憶猶新。
  • 胎記的五種顏色和類型圖片
    核心提示:胎記是一種我們應該要了解一下的皮膚病。在眾多新生兒疾病中,胎記這種疾病,對嬰兒的的危害是非常嚴重的。如果我們對胎記不夠警惕,不及時得診斷和治療,病情會逐漸惡化。拖得越久,惡化情況就會越來越嚴重。接下來有請北京華醫皮膚病醫院的專家為大家介紹一下胎記的類型和危害,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幫助。
  • 4歲女孩左臉長「青斑」嚇壞小朋友,醫生:這不是「胎記」而是太田痣
    半島記者 王鑫鑫寶爸寶媽們總期待著新生寶寶皮膚Q彈雪白,但不少爸媽會發現,寶寶身上有各種各樣的斑跡,有的是青色,還有紅色、咖啡色、黑褐色等等。它們都是什麼呢?真是老人口中有著各式傳說的「胎記」嗎?其實,這些斑跡分屬於很多種不同的疾病,有的可以算是「胎記」,不一定會自行消退,但不影響健康。但有的則不僅僅是美觀的問題,而是皮膚疾病或者其他疾病的表現,可能出現很多其他的併發症,需要及時就醫。青島市婦兒醫院近期就接診了這樣一個臉上有青斑的寶寶。萌萌今年快4歲了,是個可愛的小女孩。但是,出生後父母便發現孩子左側面部有塊「青斑」,並且隨著萌萌成長這塊青斑顏色越來越深,面積也越來越大。
  • 男子因腳底一顆痣遭截肢:身體上有這5種痣,一定要注意
    而關於痣,每個人身上都能找到大小不等的黑痣,這些痣可能一輩子也不會發生變化,但是有的卻會危及人的生命,如黑色素瘤,如果發現自己的黑痣出現異常情況,要當心癌變。一般情況下,普通的痣,邊緣是比較光滑的,和周圍的皮膚分界較清楚,如果邊界不清,呈鋸齒樣改變,則要警惕癌變。 第三、如果發現痣的表面很粗糙,一點都不光滑,而且還伴有鱗形或片狀脫屑,甚至有滲液或滲血,則要高度警惕癌變。
  • 好胎記還是壞胎記 專家教你識別!
    2、海綿狀血管瘤 海綿狀血管瘤會出現在寶寶頭部及頸部,如果顏色較深則會與皮膚相似,不容易被發現。此種胎記會在青春期前自動消失。這類胎記面積較大,並且可能伴隨較多數量,是由於一種含有色素的細胞在皮膚深層引發的增生現象導致的。蒙古斑在黃色人種中常見,通常會在學齡前自行消失。 4、鮭魚紅斑 鮭魚紅斑呈現為橙紅色,發病率約為33%。此種胎記面積較小,通常出現於後脖頸、兩眼中間、前額以及眼瞼。通常會隨著年齡增長逐漸消失。
  • 從發現到去世不到兩個月!痛心提醒:長在這3個部位的痣要注意
    從發現到去世不到60天此前,有同事分享了一個真實案例,直到現在Dr.X還記憶猶新。當時,同事接診了一位患有惡性黑色素瘤骨轉移的男性患者。雖然已經確診,但科室內的所有同事都無法確定到底是患者身上哪個部位的痣發生了惡變。經過多方會診與檢查,最終確定罪魁禍首是患者腳底下一顆看起來顏色很淡的痣。
  • 胎記不是福相或會威脅生命 專家稱不能一概而論
    記者昨日請教了南京的一些專家,專家表示,不同的胎記有不同的應對方式,大部分胎記屬於色素斑,對人體健康沒有什麼威脅,不需要特別處理。 常見胎記有6種1 鮮紅斑痣。約1/3的新生兒都會出現這種胎記。隨著孩子不斷長大,多數會逐漸消失。一般不需要治療。2 蒙古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