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眾望!中國天眼已發現二百四十多顆脈沖星

2020-11-23 中國軍網

11月4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中國天眼(FAST)自今年1月驗收以來,設施運行穩定可靠,近一年已經觀測服務超過5200個機時,達到預期設計目標近2倍。截至目前,FAST累計發現脈沖星數量超過240顆,基於FAST數據發表的高水平論文達到40餘篇。FAST在快速射電暴方面的研究成果5日凌晨發表在國際科學期刊《自然》雜志上。

今年2月,FAST團隊克服疫情影響,正式啟動科學委員會遴選出的五個「優先和重大項目」,近百名科學家開始使用並處理FAST的科學數據。

「今年4月,時間分配委員會開始向國內天文界徵集自由申請項目,目前已經接到170餘份申請,申請的總時間約5500個小時,實際批準1500個機時,只有30%能得到支持,可見FAST望遠鏡觀測時間競爭相當激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臺長常進說。

FAST於2016年落成,它的反射面面積與大約30個標準足球場相當,是全球最靈敏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大大拓展了人類的視野,也使中國天文學家有機會走到射電天文研究的最前沿。

常進表示,FAST全新的設計理念開創了建造巨型望遠鏡的新模式,突破了傳統全可動射電望遠鏡口徑大約百米的工程極限,同時也帶來了極大的技術挑戰。

FAST巨大的反射面能根據天體的位置實時地主動調節形狀,30噸的饋源艙在140米的高空、206米的範圍運動,所有的控制精度要達到毫米級。巨大工程體量、超高精度要求及特殊的工作方式,使FAST面臨前所未有的技術挑戰。

為此,工程團隊開展了一系列的技術攻關,克服了力學、測量、控制、材料、大尺度結構等領域諸多技術難題。

工程團隊研製了超高耐疲勞特性的鋼索,超過國內、國際相關標準規範的2.5倍;創新地採用世界上最大跨度柔性並聯機器人和剛性6自由度並聯機器人構成的兩級調整機構,實現了饋源均方根值10毫米的高精度定位;創造性地將衛星定位、慣導和全站儀多種測量技術融合,實現了全天候、大尺度、高精度、高採樣率的饋源支撐系統動態測量。

隨著性能的提升,FAST科學潛力逐步顯現。「FAST的靈敏度是全球第二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的2.5倍以上,這是中國建造的射電望遠鏡第一次在靈敏度這個重要指標上佔據到了世界的制高點,對促進我國天文學實現重大原創突破具有重要意義。」FAST運行和發展中心常務副主任、總工程師姜鵬說,超高靈敏度使其在射電瞬變源方面具有重大潛力,有望在短時間內實現納赫茲的引力波探測、捕捉到宇宙大爆炸時期的原初引力波,為研究宇宙大爆炸原初時刻的物理過程提供數據支撐。

同時,FAST還有能力將我國深空探測及通訊能力延伸至太陽系邊緣,滿足國家重大戰略需求。

中國天眼FAST是由人民科學家、時代楷模南仁東先生於上世紀九十年代提出構想,歷時二十餘年建設完成的巨型射電望遠鏡,前後四代數百名科研工作者前赴後繼為FAST建設調試運行付出了巨大努力。(記者 陸成寬)

相關焦點

  • 「中國天眼」總工程師姜鵬這樣回應
    人民網北京1月7日電(方經綸)日前,我國對外宣布,自今年的4月1日起,各國科學家可以向中國國家天文臺提交觀測申請,並將於今年8月1日開始,對通過申請的外國科學家,分配使用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的使用時間。
  • 浪漫七夕「鵲橋會」 夜尋牛郎織女星
    原標題:浪漫七夕「鵲橋會」,夜尋牛郎織女星 又到了一年七月初七,又是一年的「鵲橋會」。七夕之夜,仰望星空,尋找象徵著「忠貞不渝、情比金堅」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對於情侶們來說,無疑是一件很浪漫的事。
  • 中國佛教史(60)
    第四節 中國現代佛教的導師太虛在太平天國之亂以後,使得已經荒廢的中國佛教,迎向新時代的人物,出有 敬安、圓瑛、道階、印光等的領袖,特別是太虛,他是復興佛教的偉大導師,東奔西走,足跡所至,幾遍全國,盡瘁於僧侶教育的革新,並將中國佛教的教團,在新社會中,面目一新。太虛(西元一八八九─一九四七年)是浙江省崇德縣人,出家於寧波的普陀山。
  • 中國天眼已發現240餘顆脈衝星有何意義 中國天眼在貴州哪兒能參觀嗎?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國天眼已發現240餘顆脈衝星有何意義 中國天眼在貴州哪兒能參觀嗎? 近日,據相關報導,中國天眼已發現240餘顆脈衝星。 自今年1月驗收以來,中國天眼的設施運行穩定可靠。在過去的一年中,觀察到超過5200個服務小時,這幾乎是預期設計目標的兩倍。
  • 湖南發現1933年清華入學考卷 英文作文寫三國片段
    原標題:湖南發現1933年清華入學考卷 英文作文寫三國片段   湖南發現當年清華入學考卷 英文作文要求寫三國片段   近日,湖南懷化芷江侗族自治縣檔案館在對民國民眾教育類檔案進行搶救性修復時,發現了一套1933年的國立清華大學入學考試卷。相對於現在的高考試卷,當時的考題無論是題型還是頁數,都可謂「短小精悍」。
  • 已發現脈衝星240餘顆 「中國天眼」有力支撐高水平研究
    新華社北京11月5日電(記者張泉、董瑞豐)記者從國家天文臺獲悉,自今年1月驗收以來,「中國天眼」(FAST)設施運行穩定可靠,取得一系列重大科學成果,發現脈衝星數量超過240顆,基於「中國天眼」數據發表的高水平論文達到40餘篇。藉助「中國天眼」,我國科研團隊迅速成為國際快速射電暴領域的核心研究力量。
  • 從世界之最「中國天眼FAST」,多圖解析有關天眼的天文常識,乾貨
    天眼內部結構FAST團組利用位於貴州師範大學的FAST早期科學中心進行數據處理,探測到數十個優質脈衝星候選體,經國際合作,例如利用澳大利亞64米Parkes望遠鏡,進行後隨觀測認證,目前已通過系統認證6顆脈衝星,此次發布會發布了其中兩顆的具體信息,一顆編號J1859-0131(又名FP1-FAST pulsar
  • 中國天眼已發現84顆脈衝星!能力超想像,將尋找新太陽和外星文明
    最近,中國天眼團隊宣布,自兩年前開始收集數據以來,天眼已發現了84顆新的脈衝星,目前正在探測銀河系中的黑暗地區,並最終測算出未來銀河系裡可能誕生多少顆新的「太陽」,尋找宇宙中究竟可能存在多少智慧生命的終極答案。
  • 「天眼」開放
    國際科學界之所以深感振奮,在於「中國天眼」作為世界最大口徑射電望遠鏡,比排在它後面的德國波恩100米望遠鏡靈敏度高約10倍,比美國阿雷西博 300米望遠鏡綜合性能高約10倍。「中國天眼」2020年1月11日正式運行後將近一年間,新發現脈衝星超過240顆,大大提高了人類的「視野」。「天眼」開放,未來的「眼界」值得期待,令科學家們浮想聯翩、興奮不已。
  • 中國天眼是星辰大海,豈是美國天眼能比的?
    目前全球最大天眼在中國,就是位於貴州平塘縣的「中國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英文簡稱FAST)」是全球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其口徑達500米。球面電磁波接收面積超過30個足球場,建成以來已經尋找到數百顆脈衝星。
  • 中國天眼到底發現了什麼?新發現證明中國天眼並不是個擺設
    趣味探索訊 自從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FAST在中國貴州建成並投入使用後,中國在世界天文學領域地位一下提高了不少,在世界天文學研究領域從以前的「追趕」到現在的「領先」,顯然中國已躋身入世界天文學研究強國。然而作為中國驕傲的「中國天眼」卻一直被好多人質疑。
  • 「中國天眼」與世界共「見」未來
    新華社北京1月7日電題:「中國天眼」與世界共「見」未來新華社記者郭爽中國日前向世界宣布,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4月1日起將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作為全球最大且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能看見更遙遠暗弱的天體,其高靈敏度將可能幫助科學家在低頻引力波探測、快速射電暴起源、星際分子等前沿方向取得突破,使科學家有能力發現更多未知星體、未知宇宙現象、未知宇宙規律。「中國天眼」對全球開放的消息,讓美國西維吉尼亞大學射電天文學家莫拉·麥克勞夫林「感到超級興奮」,她一直期待用它來研究脈衝星,包括在銀河系外的星系追蹤這些天體。
  • 石家莊疫情具有發病多、呈現家庭聚集性特點
    原標題:石家莊疫情具有發病多、呈現家庭聚集性特點 河北石家莊5日晚召開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通報稱,石家莊本次疫情具有發病多、呈現家庭聚集性特點。6日起,將在石家莊全市範圍內全面啟動核酸全員檢測。
  • 中國夢與未來的唯識
    中國夢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所謂復興,就是要重現過去的輝煌時代。
  • 中國天眼4月1日正式對全球開放什麼狀況 天眼到底有什麼價值作用...
    中國天眼4月1日正式對全球開放什麼狀況 天眼到底有什麼價值作用,它的奠基人是誰時間:2021-01-04 20:07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國天眼4月1日正式對全球開放什麼狀況 天眼到底有什麼價值作用,它的奠基人是誰 中國天眼4月1日正式對全球開放到底是什麼情況,天眼到底有什麼價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