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女孩子時怎麼溝通聊天?和女孩子聊天的愉快與否,直接關乎到接下來追求的順利開展,如果剛撩上,卻發現沒話題聊,這就太尷尬了。所以接下來就教你一些簡單的聊天技巧吧!
什麼是一問一答式的聊天肯定不用說了,我們先來看為什麼會出現一問一答式的聊天。
一.「一問一答式聊天」形成原因:
1:女生回應中沒有絲毫有效信息
①:自曝式問題。
例:
男:周杰倫這新專輯也太難聽了吧?是不是江郎才盡啊?
女:你說的對
男:咱們這個年齡帶應該沒多少喜歡他的了吧?
女:你說的對
男:你喜歡他嗎?
女:喜歡,六年了
在女生立場不明確前,問題中不應帶有自己的答案。
自曝立場會有可能引起對立衝突,即使是僥倖越過了這個坑,這種提問方式也還存在著過度傾訴自己的性質。
這種提問方式能一問一答就不錯了,更多的還是等不到回答就已經被拉黑了。
②:炫耀式問題。
例:
男:第一次考四級過了哈哈,我是不是可牛逼?
女:牛逼
男:哈哈哈,我覺得題目超簡單,你呢?
女:我要洗澡了
男生為了展示自己的價值,常常會在開啟話題問題中炫耀自己某方面的實力,而炫耀是一種極速反感器。
更大的問題存在於男生所炫耀的事物很有可能是女生所不及的。
在可以望其項背的差距中,人們第一時間產生的不是崇拜,而是嫉妒。
正如所有人都覺得馬雲很牛逼,而有錢的鄰居最傻逼。
化解嫉妒的方法是謙虛,進而被欣賞品德,這才是該展示的價值。
③:暴露意圖引起反感
暴露意圖是老生常談了,不再贅述。
該進的時候就得蹬鼻子上臉,越快越好。
可眼瞅著回應一般/不好還一直發出明顯暗示,跪舔的姿勢實在是太難看。
④:其他方面引起的反感
想必很多人都認為這條就是自己一問一答式聊天的終極原因了。
但其實這很多人裡面大部分都是自欺欺人,給自己找個不好改變的藉口。
並非我避重就輕,事實如此。
為了避免評論出現「她如果對你沒感覺,你說這些都沒用了」之類的,我選擇自爆。
誠然,有時候其他方面的影響確實會讓女生沒有興趣和這個男生對話。
女生不想說,誰也沒辦法,誰也救不了。
對於這種最壞的情況,我給出的最優解是:
思退:正面戰場不利,選擇及時後撤。
思危:尋找戰壕躲避,審視自身問題。
思變:迅速改善短板,擇日捲土重來。
2:女生回應一般/很好,仍然陷入一問一答。
①:發出總結陳詞。
例:
男:你喜歡吃菠蘿嗎
女:喜歡啊,黃色的水果我基本都喜歡吃。
男:嗯,多吃水果可以補充vc
女:我知道
男:你喜歡看電影嗎?
…………
回應中「黃色」是女生給出的明顯下切點,表示她很願意聊天。
我們可以這樣下切:「那芒果、菠蘿、黃瓜你最愛吃哪個啊?」
而「水果補vc」是標準的上堆總結,這句話直接終止了這個話題的討論,這麼奢侈多少話題也不夠用。
先明確女生想要的話題方向,如黃色水果,再配合演出,再多的提問也不會令人反感。
②:解決問題導向。
例:
「新工作順利嗎?」
「不順利啊,這邊老闆好兇。」
「啊?那換一個工作吧?」
女生習慣於分享心情和狀態,其中更是抱怨佔大部分。
我們要學會用女性思維去聊天,以情緒為導向,以轉移問題和模糊問題為目標,以安慰和感同身受為落點。
問題不需要解決嗎?需要。
但作為男生,婆婆媽媽給出「是個人都知道的建議」是最醜的,實質行動幫姑娘解決問題的瞬間是最帥的。
③:過於急切了解。
例:
男:你哪年出生的啊?
女:93年,雙魚座噢。
男:哦,家是哪裡的啊?
女:杭州,就在西湖邊上呢。
男:哦,做的什麼工作啊?
……
哦」字本身有一種敷衍感,這個字眼必須從聊天記錄中消失,可以用「這樣啊」來代替。
請允許我稱這類男生為「哦哦俠」,他們只能看到對面女生所回應的問題答案,選擇無視答案中的其他女生故意放出來的下切點。
然後又拋出下一個問題,企圖在五分鐘內完全了解姑娘的二十多年。
好感被一個接一個的問題消磨後,很快女生就會認為這人太不解風情。
男生縱使是開局拿得一手好牌,也還是輸。
二 . 應該如何避免「一問一答式的聊天」
①:不要連續疑問,一次就好。
連續疑問一般有兩種形式。
一是打破砂鍋問到底型:
男:在幹嘛?
女:吃飯
男:什麼飯?
女:米飯
男:什麼米……
二是清單式提問:
男:你最喜歡聽誰的歌啊?
女:周杰倫
男:那你最喜歡看誰的電影?
女:周杰倫
男:那你最喜歡哪本書呢?……
生活的本質就是重複與枯燥,在和女生的聊天互動中,我們要做的就是減輕她所感受到的枯燥。將話題引向毫無意義的瑣事,她可不會怪生活無趣,只會怪男生無趣。
如在她回復「在吃飯」時,我們可以回復「給我留點,我也要吃」,將話題從現實生活中帶離。
②:修正提問方式,遇坑繞路。
把「不介意的話你願意……嗎?」改為「你介不介意……嗎」。
問題中留有餘地,把選擇權交給對方,不要用類似反問句的句式來綁架對方。
把「周日下午你有時間嗎?」改為「開心麻花新電影不錯,最近有空嗎?」
邀約模糊化,先說事再問有沒有空,先說要幹嘛再問「在嗎?」
把「你是哪裡的?」改為「聽你講話我感覺你是南方人」
把「你多大了?」改為「你看起來很小啊,應該是98的吧」
大多數問題得到答案的方法可以是引導,直接提問太過咄咄逼人。……
總之問題在發出之前,先問自己一遍,如果一個不太熟的人這樣問自己,自己會不會產生負面情緒。如果會,就修正提問方式,直到自己覺得完全ok,再發出問句。
③:改變提問類型,政策方針。
提問類型分為「封閉式」和「開放式」。
封閉式問題的答案選項往往只有兩個:「是,不是;能,不能;有,沒有。」對於這類問題,不能怪女生回應不好,因為在封閉式問題的答案裡加入自己的理解是很難的,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聊的費勁」。
封閉式提問並非一無是處,在和女生共同面臨多項選擇時,大可採用封閉式問題來徵求意見。
如「我們用什麼交通工具出行?」(錯誤)
「我們開車去好不好?」(封閉式,正確)
開放式提問以「感覺、看法」為疑問點,相當於閱讀理解題,沒有固定答案,一般具有深度和趣味。
這類問題完美符合女生的聊天思維。
如:
「什麼情況下你會對一個人失望」
「你覺得這個電影最精彩的點是?」
「你最討厭室友在寢室做什麼?」
4:引導話題走向,投其所好。
問題一兩個,答案不重要,重要的是通過回應引導話題走向女生感興趣的方向。
在興趣話題上,她有著更多的話語權和分享。
5:增加問題細節,隨便加啥。
不確定這個問題所得到的回應存在有效信息?沒關係,我們可以多線出發,將更多的信息埋在問題裡,總有一個是她比較喜歡討論的。
如加入和問題有關的信息:
原問題:「今天你是不是去圖書館了?」
加入細節:
今天你是不是去圖書館了?好像是穿的黃色風衣,拿了一本《紅與黑》,還有一個女生你倆一起。」
也可以加入和問題無關的信息:
原問題:
「你覺得我借給你的《愛你就像愛生命》怎麼樣?」
加入細節:
「剛才在車上(埋信息)的時候無聊想看書(展示格調),突然想起來上星期我借給你了一本《愛你就像愛生命》,你看了完沒?」
以前我追女生也是一味的對女生好,結果總是被女人發好人卡,直到我在網上看了歐陽蘭博的文章,才知道原來自己以前追女生的方法都是錯的,後來我跟歐陽蘭博學了一段時間,追女生對我來說已經不是什麼難事,想要學習的兄弟可以找下他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