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70周年·變遷|《婚姻法》新中國首部法律的前世與今生

2021-01-10 中國審判

家庭是社會的重要組成細胞。中國幾千年的傳統社會形成了一套特有的婚姻家庭觀,並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變化。封建社會強調「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但是,新中國成立後,大力倡導男女權利平等、婚姻自由,這中間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婚姻法作為衡量時代變遷與社會轉型的一把精準刻度尺,見證著婚姻家庭觀的變革,並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告別舊時代 新法初誕生

1950年5月1日,首都20多萬群眾參加了慶祝勞動節的遊行。伴隨著激昂的口號、飄揚的紅旗,被毛澤東主席譽為「普遍性僅次於憲法的根本大法」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以下簡稱「1950年《婚姻法》」)正式實施,成為新中國第一部法律。

這部法律誕生的背後,積累了各革命根據地的人民政權在婚姻家庭方面的法制建設與實踐。

>>最高人民法院西南分院1953年離婚案件判決書、送達回證(供圖/中國法院博物館)

1931年11月26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通過了有關婚姻條例的決議。同年12月1日,頒行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婚姻條例》。後經修改,1934年4月8日頒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婚姻法》。該法從原則到具體規定,都貫穿著鮮明的反封建精神,明確宣布實行婚姻自由、廢除包辦強迫婚姻、禁止童養媳、實行一夫一妻制,堅持男女平等、保護婦女和子女的合法權益以及保護革命軍人的婚姻。其後,許多革命根據地都制定了地區性的法律條例。雖然某些規定在內容上有局限性,不夠全面、完善,實施時間也不長,但卻為我國新的婚姻家庭制度初步奠定了法律基礎。

新中國成立之初,封建婚姻制度與男尊女卑思想仍廣泛存在,不幸的婚姻纏繞著無數個中國家庭。據統計,從1949年7月至次年3月,僅在河南的部分縣市,便有122名婦女被夫家殺害或被逼自殺。社會對婚姻法的需求愈發迫切。

1948年9月20日至10月6日,解放區婦女工作會議在西柏坡召開。會議期間,劉少奇對鄧穎超等中央婦女運動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央婦委」)的同志說:「新中國成立後,不能沒有一部婚姻法,我們這麼個五億多人口的大國,沒有一部婚姻法豈不亂套了?」

在會議結束的前一天,劉少奇到會作重要報告時再次強調:「現在的時機已經成熟了,你們現在就要組織力量起草新婚姻法,建立新民主主義的婚姻制度。」

會議結束後,中央婦委立即成立了由鄧穎超主持的婚姻法起草小組。小組成員都有著豐富的婦女工作經驗,對廣大婦女的疾苦有著很深的了解,她們進行了深入的調研,圍繞法律條文展開詳盡的討論。

起草小組成員之一、新中國成立後曾任全國婦聯副主席的羅瓊在寫給《人民日報》(海外版)的信中回憶道:「經過幾個月的努力,中央婦委擬定出了婚姻法初稿。大約在1949年3月,初稿即從西柏坡被帶進了剛解放的北平。新中國成立後,鄧穎超同志把初稿送交黨中央。經過中央書記處討論修改後,由黨中央轉送中央人民政府。」

在經歷了多次徵求意見和修改後,1950年4月1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終於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七次會議上獲得通過,於5月1日正式實施,新時代由此開啟。

就在1950年《婚姻法》頒布前一年,法國女權主義思想家西蒙娜·波伏娃的《第二性》出版。借這本女權主義的「聖經」,波伏娃表達了對馬克思主義婦女觀的敬意,她堅信社會主義終將消滅男女不平等現象。

波伏娃的觀點似乎很快就在剛誕生的社會主義中國得到印證:公有制經濟體制和男女同工同酬的勞動制度,極大地激發了婦女走出家門參加工作的熱情,1950年《婚姻法》則賦予女性和男性更為平等的地位。

提到中國的第一部婚姻法,中國政法大學教授、中國法學研究會婚姻法學研究會名譽會長巫昌禎親切地稱其為「新中國的法律頭生子」,並指出「當時很多文藝作品都反映了這部法律給生活帶來的變化,像《小二黑結婚》《李二嫂改嫁》《劉巧兒》等」。

1950年5月1日發布的《中共中央關於保證執行婚姻法給全黨的通知》指出:「正確地實行婚姻法,不僅將使中國男女群眾—尤其是婦女群眾,從幾千年野蠻落後的舊婚姻制度下解放出來,而且可以建立新的婚姻制度、新的家庭關係、新的社會生活和新的社會道德,以促進新民主主義中國的政治建設、經濟建設、文化建設和國防建設的發展。」

為進一步推動婚姻法的落實,中共中央和政務院於1953年3月在全國發起了聲勢浩大的「貫徹婚姻法運動」。1955年,國務院又批准了《婚姻登記辦法》。這意味著男女雙方只需到政府登記即可辦理結婚、離婚事宜,進一步鞏固了人們的婚姻自由。

在婚姻自由思想的主導下,1953年,新中國出現了第一次離婚高潮。據統計,1953年全國法院受理的離婚案件高達117萬件,而當時的全國人口只有4億左右。1951年到1956年期間,全國大約有600萬對夫婦離婚。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調查,到1956年時,全國大部分地區已實現自主婚姻。

「1953年的離婚高潮以及後來的自由婚姻,都是新中國婦女大解放的直接體現,說明婚姻法出色地完成了反封建的偉大使命,讓中國社會在婚姻家庭領域『換了人間』。」巫昌禎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

改革開放春潮起 婚姻法應時而變

作為改革開放後的第一代法律人,中國政法大學教授、中國法學會婚姻家庭法學研究會會長夏吟蘭,已與婚姻法共度40餘個春秋。1979年的夏天,是夏吟蘭與法律緣分的開始。仿佛冥冥之中有一隻看不見的大手,將她的命運與法律相結合。

1979年,曾是服裝廠一名「文藝女青年」的夏吟蘭,考入中國政法大學,開啟了學法之路。

在夏吟蘭讀書的年代,學校的老師們自發組織起與自己研究領域相關的「興趣小組」,同學們可以自由加入。受愛情小說影響,夏吟蘭被婚姻法所吸引,加入了由婚姻法泰鬥巫昌禎組織的婚姻法興趣小組,開始了對婚姻法的學習與研究。

此前,從1957年到1976年的20年間,中國經歷了一系列的政治運動。1950年《婚姻法》建立起來的婚姻家庭制度受到了極大衝擊,成為「被遺忘的法律」。

1978年11月,根據中央對全國婦聯關於修改婚姻法報告的批示,全國婦聯邀請民政部、衛生部、最高人民法院等10個有關單位的負責同志在京開會,決定成立修改婚姻法領導小組。作為改革開放後中國婚姻家庭法學的奠基人,巫昌禎加入了新成立的婚姻法修改小組。

經過歷時近兩年的修改,1980年9月1日,新的婚姻法頒布。自此,我國婚姻法在制度構建和立法技術上有了長足的進步。

1980年《婚姻法》進一步鞏固和發展了社會主義婚姻制度,保障公民合法的婚姻家庭權益。據巫昌禎介紹,這部法律主要有三項重要變革:一是首次將實行計劃生育內容明確寫進法律;二是對離婚的法定理由作出實體性規定,將「感情確已破裂」作為離婚的條件;三是將家庭的範圍擴大到了祖孫關係和兄弟姐妹關係,對老年人的贍養和對兒童的保護都進行了規定。這一改變考慮了我國養老育幼的傳統文化,體現了中國價值和中國特色。這些規定給我國的婚姻家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巨變。

>>1950年5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頒布。圖為陳列在「偉大曆程 輝煌成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中的相關實物

「遇羅錦離婚案」就是一起發生在「文革」結束後,具有時代意義的典型案件。出生於知識分子家庭的遇羅錦當時迫於生存壓力,嫁給了一名普通工人。但是,兩人一起生活才兩年,婚姻就觸礁了。1980年5月,遇羅錦以「沒有感情」為由,向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提交了訴狀,提出離婚。

對於離婚理由,遇羅錦在訴狀中說:「我們除了吃飯睡覺以外,沒有別的語言。玩不到一塊,想不到一塊,說不到一塊。」在向法院呈交的材料中及在其他場合,她不止一次舉過這樣的例子:他們一起去香山賞紅葉,可走到一半,她丈夫忽然想起菜市場正在賣處理的黃花魚,於是趕去排隊買魚了……遇羅錦說:「我應當結束這種沒有愛情的夫妻生活。」而她的丈夫卻認為她是過河拆橋、忘恩負義。

遇羅錦離婚案正值1980年《婚姻法》修訂期間,在當時的社會上引發了一場離婚標準究竟應該是「理由說」還是「感情說」的大討論。報紙批判她不檢點,有人稱其「墮落」,法院審判更是一波三折。但是,遇羅錦最終還是離婚了,個人意志受到了尊重。

隨著1980年《婚姻法》的出臺,人們主動追求幸福婚姻的步伐越邁越大了。1981年,《市場報》刊登了「新中國第一則徵婚啟事」,並催生了婚介產業的蓬勃發展。

「1980年《婚姻法》有巨大的歷史功績,它把經過『文革』破壞的婚姻家庭法制重新引入了健康發展的軌道。」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楊大文如是說。

邁入新世紀 婚姻法成為「活」的法律

上世紀90年代初,婚外情甚至「包二奶」漸漸成為公開話題。當時廣東某縣開展了一次關於婚外性行為的調查,結果發現竟然有1000多起。廣東省在進一步調查的基礎上,就「包二奶」、養情婦等問題向中央寫出報告,希望引起重視。這被認為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2001年《婚姻法》修正案的出臺。

此外,當時家庭暴力增多,導致不斷發生離婚和人身傷害案件。有調查顯示,上世紀90年代的家庭暴力比80年代上升了25.4%。對這一調查結果,夏吟蘭認為,這側面反映了女性改變過去「家醜不能外揚」的思想,認識到家庭暴力是整個社會的問題,並勇於反對家庭暴力,是一種進步。

2001年《婚姻法》修正案立法過程,被稱為「是20世紀末21世紀初中國人國家觀念、法律觀念、道德觀念、婚姻家庭觀念和性觀念的一次大普查」。

修改後的2001年《婚姻法》將「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寫進總則。這一規定,在道德上帶有倡導性,在法律上具有宣言性。針對「包二奶」現象,添加了「禁止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條款。還規定了「禁止家庭暴力」,對實施家庭暴力構成犯罪作出明確規定,這在我國的婚姻法中尚屬首次。

2008年,最高人民法院建立了「人身安全保護裁定製度」—當事人因遭受家暴或面臨家暴危險時,可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該舉措在基層人民法院試點後推廣。

2001年《婚姻法》修改後的另一個重要變化,是為婦女、兒童和老人等弱勢群體設計了更多保障性規定。比如,在保障離婚自由的同時,增加了離婚救濟制度;要求最大限度地保護未成年子女利益;規定子女不得幹涉父母的再婚自由等。

夏吟蘭認為,2001年《婚姻法》修正案的重要價值在於,實現了《婚姻法》從形式正義向實質正義轉變。形式正義是一種起點正義,強調「同等待之」;實質正義則強調對弱者傾斜性保護,真正保護其利益。

針對審判實踐中遇到的法律適用疑難問題,最高人民法院於2001年12月24日出臺了《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針對婚姻法修改後的一些程序性和審判實踐中急需解決的問題作出解釋,包括無效婚姻和可撤銷婚姻的處理程序及法律後果、提出中止探望權的主體資格、子女撫養費、離婚損害賠償等問題。2003年12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又出臺了《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該解釋主要針對彩禮應否返還、夫妻債務處理、住房公積金及智慧財產權收益等款項的認定、軍人的復員費及自主擇業費的處理等問題,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裁判依據。

2008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啟動了《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的起草工作。經過充分論證,特別是在廣泛徵求、認真匯集社會公眾的意見和建議後,於2011年經審判委員會討論通過,重點對結婚登記程序瑕疵的救濟手段、親子關係訴訟中當事人拒絕鑑定的法律後果、夫妻一方個人財產婚後產生收益的認定、父母為子女結婚購買不動產的認定、離婚案件中一方婚前貸款購買不動產的處理、附協議離婚條件的財產分割協議效力的認定等問題作出了解釋。

多年來,夏吟蘭參與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等多部法律的起草或修改工作。她期望著通過立法來推動對現有社會觀念的改變,進而實現對弱勢人群的保護。

2019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劉俊臣表示,完整的民法典預計將在2020年3月提請審議。6月25日,《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草案》(二審稿)正式提交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審議。相較於現行《婚姻法》,這版草案有諸多新增亮點。例如,明確夫妻共同債務「共債共籤」、增加離婚冷靜期、完善離婚賠償制度、刪除「計劃生育」、確立日常家事代理權等。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教授雷明光認為,婚姻家庭法回歸民法典,將使民法與婚姻家庭法體系內外更加完整。

從一部只有27條規定的婚姻法,到一套逐步完備的法律體系,近70載的悠悠歲月裡,婚姻法猶如一面堅實的後盾,守護著億萬家庭的幸福。站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節點上,展望未來,更加和諧的法治社會畫卷正在展開。

新中國成立70周年

足跡 | 西柏坡 最高人民法院從這裡走來

人物 | 費宗禕:「研究法律就像流水一樣快樂」

人物 | 劉山林 為共和國植下了一片法治之林

人物 | 薪火相傳 初心不變 父女倆與法院的不解情緣

人物 | 餘華山 從事政法工作的那些年

人物 | 73年黨齡離休法官:用一生堅守初心本色

人物 | 「海法」六人的三十年

人物 | 最高法退休法官回憶錄:衝破禁區糾正「文革」冤假錯案

人物 | 新疆兵團首任法官崔今榮的故事

人物 | 一輛自行車承載的法官父子情

人物 |「紅色基因」 一家三代法院人薪火相傳

法院 | 河北法院司法警察發展歷史回眸

法院 | 69年前 馬錫五回信談了這三個法律問題

案件 |「抬會」的興衰與一個消失的罪名

案件 | 北京軍法處特殊年代的那些重案審判

案件 |「卡式爐爆炸案」 彰顯我國首例精神損害賠償案之標本意義

本期封面及目錄

<<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

《中國審判》雜誌2019年第18期

中國審判新聞半月刊·總第232期

相關焦點

  • 婚姻法與婚姻登記條例的前世今生|婚姻法實施70周年
    1950年5月1日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是新中國第一部法律。她確立了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新型婚姻制度,為婚姻登記機關依法行政提供有力法律保障,更是為之後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強的法治基礎。70年,民政部門在婚姻法和婚姻登記條例的制度框架下,為婚姻當事人雙方提供著越來越規範、越來越人性化的婚姻登記服務。
  •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多少周年 2019新中國成立70周年會有大閱兵嗎?
    新中國第一個國慶節是在1949年的10月1日。2019年是國慶節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  2019年10月1日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紀念日,符合「十年一大慶」原則,應該會舉行閱兵。屆時哪些國家政要將出席閱兵?我軍又會有哪些先進武器裝備亮相……  @人民日報:【重磅!#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10月1日舉行】重磅!
  • 今年新中國成立多少周年?2019十一國慶節是新中國成立幾周年
    今年新中國成立多少周年?2019十一國慶節是新中國成立幾周年  新中國第一個國慶節是在1949年的10月1日。2019年是國慶節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  國慶節快樂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國成立的紀念日。
  • 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法律知識競賽第五期明日開賽
    不忘初心 與法同行 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法律知識競賽第五期將於明天0:00正式開賽!為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複議法》頒布實施二十周年,本期競賽設置為《行政複議法》專題,請大家積極參與。
  • 新書問世 南小迎來《南小娃兒眼中的新中國成立70周年發展史》新書...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記者 趙小倩)12月的一個暖冬,這本書問世了,它就是《南小娃兒眼中的新中國成立70周年發展史》,學校還舉辦了「新書發布會」呢!南肖埠小學的師生迎來了《南小娃兒眼中的新中國成立70周年發展史》新書發布儀式。
  • 中國教師報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活動開啟,快來參與吧!
    導讀2019年,《中國教師報》將舉行尋訪共和國同齡學校、同齡教育人大型活動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全國中小學70年辦學文化成果系列展示交流活動。系列活動3月正式啟動,9月底結束。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中國教師報面向全國尋找與共和國同齡的學校(部分於1949年遷址、改名、重建、撤併等「重生」的優秀學校也可以納入其中),通過梳理辦學歷史、總結辦學文化、提煉辦學經驗,形成辦學成果,並向全國發布。
  • 作為時代的觀察者和記錄者,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典前夕,媒體人用...
    資料圖片  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典在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即將翻開新的詩篇,系列主題報導一一呈現,作為時代觀察者和記錄者的新聞工作者在激情澎湃的同時,也迎來了檢驗「四力」成績單的時刻。細數全國已發布的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系列報導,一方面其內容的廣泛性有了極大提升,涉及各行各業人物、事件,也包括城市建設、社會風貌等,不管是從百姓生活變遷傳遞出的70年發展的點滴,還是從國際視野呈現中國發展的壯麗篇章,由點到線再連成一張巨網,包羅70年的方方面面。
  • 「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優秀國產影片推介」晚會將於9月28日晚在...
    1905電影網訊由國家電影局、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主辦的「今天是你的生日——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優秀國產影片特別推介」晚會,將於9月28日晚在CCTV-3綜藝頻道、CCTV-6電影頻道首播,10月2日晚在CCTV-3綜藝頻道、CCTV-6電影頻道重播。
  • 《婚姻法》70年 帶您了解它的歷史變遷
    伴隨著激昂的口號、飄揚的紅旗,被毛澤東主席譽為「普遍性僅次於憲法的根本大法」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以下簡稱《婚姻法》)正式實施,成為新中國第一部法律。  1950年5月1日——2020年5月1日,《婚姻法》歷經70載,已在實踐中不斷發展完善。今天小編就和您聊聊婚姻——這件關乎每個人人生大事的變化!
  • ...關於開展滄州市統一戰線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講好統戰故事...
    【徵稿啟事】關於開展滄州市統一戰線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講好統戰故事 匯聚奮鬥力量」活動的通知 2019-08-20 16: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活動新聞中心網站21日零時將開通
    新華社北京9月20日消息,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活動新聞中心將於9月23日開始運行。新聞中心網站(網址:http://www.70prc.cn)將於9月21日零時先行開通,為中外記者提供採訪公告等部分功能服務。
  • 新中國成立71周年祝福語 2020慶祝新中國成立71周年祝福祖國一句話
    新中國成立71周年,正是億萬奮鬥的你我他,將榮耀寫在共和國的旗幟上。此刻,一起大聲祝福:生日快樂!  今天是國慶節,也是中秋節,難得的雙節相遇,更加勾起國人的家國情懷。  新中國成立71周年 ,光榮屬於所有中國人民!為了她更美好的未來,我們一起努力!  舉頭望明月,放眼覽河山。天上的一輪明月是人間的團圓,腳下的那片土地是我們生活的根柢。喜迎國慶,共度中秋!新中國成立71周年,傳遞這份祝福:家國共團圓,我愛你中國!  如果奇蹟有顏色,那它一定是中國紅!
  • 國慶70周年作文怎麼寫?2019新中國成立70周年紀念感想作文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國家準備了一系列的慶祝活動,很多學校也會布置學生寫作文,那麼國慶70周年的作文怎麼寫?  慶祝國慶70周年作文範文  又到了豐收的季節——秋天,又即將迎來祖國母親的生日——國慶節。
  • 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祝福語 關於2019國慶的句子賀詞100條
    1949年,新中國成立。革命先烈浴血奮戰、開天闢地創造新的開始,解救中國人民於水生火熱之中。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70周年建設碩果纍纍,新世界創業道路前程錦繡。在新中國70周年慶典來臨之際,整理慶祝新中國70周年的祝福語大全,一起來看看吧!
  • 《今天是你的生日——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優秀國產影片特別推介...
    影片通過再現這份「中國驕傲」,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華誕獻上一份特殊的禮物。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是中國電影人合力而作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上的一份珍貴禮物。通過生活在這片土地上每一個善良、樸實、勤勉的中國人共同的故事,來回望新中國70年的壯闊歷程。
  • 特殊「生日禮物」—工程實踐訓練中心舉辦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
    西工大新聞網10月12日電(譚金強)根據工程實踐訓練中心(以下簡稱「中心」)「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安排,9月24-29日期間,中心舉辦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學生作品展。這些作品是中國學生和留學生在冷加工教學部教師的精心指導下,圍繞中國傳統文化、新中國發展成就,通過手工剪紙與雷射加工相結合的工藝製作而成,表達了中國學生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致敬和對黨領導下的新中國蒸蒸日上新面貌的真情歌頌,展示了留學生對「一帶一路」偉大倡議的讚美和對中國偉大成就的真誠祝願。一幅幅精美的作品,是師生們以工程實踐特有的形式向新中國70歲生日的獻禮,不時吸引了經過的師生駐足欣賞。
  • 2019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眾篆刻作品展時間地點門票指南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眾篆刻作品展開幕時間:2019年9月9日  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眾篆刻作品展觀展指南  展覽時間:9月9日持續至10月10日  展覽地點:北京中華世紀壇藝術館「印記中國(1949-2019)——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眾篆刻作品展」讓篆刻文化不止屬於文人墨客,更是走入尋常百姓家,走近大中小學師生、企業員工和科研單位職工的身旁,讓這些伴隨偉大祖國崢嶸歲月、光榮徵程的勞動者們從心出發、將對偉大祖國的的祝福和頌歌鐫刻在印章上,將千千萬萬顆中華兒女的心匯集在一起,共同組成新祖國成立70年的壯美畫卷。
  • 新中國成立70年,羅平發生了哪些翻天覆地的變化?
    8月21日上午,「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曲靖市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羅平專場新聞發布會在曲靖舉行。羅平縣委副書記、縣人民政府縣長海建才作主題新聞發布,介紹了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以來羅平縣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 新中國成立70周年全國十佳電影金曲提名完整名單與歌曲介紹
    新中國成立70周年全國十佳電影金曲提名完整名單與歌曲介紹  電影是一門綜合藝術,尤其是影片中的音樂,那是對電影本身的解讀,也是情感的升華。這些經典的電影歌曲,不僅傳唱至今,其影響力甚至遠遠超過影片本身。聽著歌曲,一幕幕經典的電影情節浮現在眼前。
  • 百度沸點2019折射國民自信:新中國成立70周年等大事件上榜、文體...
    一方面是因為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事件、大項目較往年有明顯增多;另一方面,也得益於中國在科學、體育、文化等多個領域都實現了重大突破,民族自信再度得到提振。大國有大事,實力是自信的底氣今年當之無愧的熱議事件非「新中國成立70周年」莫屬,而這一話題也順理成章地佔據了百度沸點年度關鍵詞、年度國民驕傲、年度事件、年度熱議等榜單,人們通過百度APP搜索了解與國家發展歷程相關的訊息,感受著新中國成立以來發生的巨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