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蓋臉」是流傳了幾千年的一種喪俗,它始於春秋戰國時期。人死是必然的,在中國人的習俗裡,人死之後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拿一張紙將死者的臉蓋著,人死之後,用東西蓋住臉開始於何時已經無從考證。今天我們就來揭秘"人死蓋臉"的科學之處。
人死後為什麼要蓋住臉
最早記載應該是春秋戰國時期,吳王夫差為報越國殺父之仇,率兵一舉擊敗越國。越國向吳國求和,越王勾踐俯首向吳國稱臣,他來到吳國後,給吳王夫差看馬,還親嘗過夫差在病中的糞便。天長日久,討得吳王夫差的歡心。3年以後,吳王夫差送越王勾踐回到了越國。
勾踐回到越國後,表面上繼續討好吳王夫差,送去了美女西施、鄭旦及大量貢品,暗地裡卻操演兵馬,臥薪嘗膽。吳國大將伍子胥知道後,把越王勾踐的真實情況告訴了吳王夫差,勸他早日滅掉越國,以免成為後患。
誰知吳王夫差是個昏君,不但不聽忠臣良言,相反卻聽信奸臣讒言,對伍子胥大為不滿,最後賜給他一把寶劍,讓他自刎身亡,伍子胥臨死之時,對手下的小校說道:「我死之後,求你們千萬把我的眼睛挖下來,掛在城牆之上,我要親眼看看越國是怎樣滅掉吳國的。」
伍子胥死後不久,越王勾踐便率領大隊人馬攻打吳國,把吳王將打得落花流水。吳王夫君臨死之時,告訴朝中的大臣:「我死之後,求你們千萬用布把我的臉蓋上,不然若是讓伍子胥看見了,我還有什麼臉面呀。」
後來,「人死蓋臉」這喪俗就慢慢流傳下來了,但已失去了原來的含意,只是種形式而已。
"人死蓋臉"的科學之處
答案是肯定的,中國人是世界上最優秀的名族之一,中國的古人也是非常的有智慧的,他們為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人死之後用東西蓋住臉,也無不體現出中國古人的智慧,下面我們就看看死後用東西覆面的科學之處。
1、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人死之後,人體寄生的病菌失去了寄主,會離開死去的宿主,蓋住臉,能防止腸胃中的病菌飛出。
2、人死之後,用紙蓋住臉,因為紙較輕,如果人還沒有死,只是暫時的沒有呼吸,那麼呼吸的氣體會引發紙的晃動,避免人沒死就被埋了的結果。
3、中國人有停屍三天的習慣,人死之後臉色肯定不太好看,這樣能避免引起前來弔喪人的恐懼。
4、遮住塵土,為了防止塵土落到死者的臉上,給死者一片乾淨,也是對死者的一種尊重。
5、在古代的房子是沒有天花板的! 由於房屋年久了房梁上的屋壩(就是高粱杆或蘆葦杆做的)年久了會生蟲子,一旦蟲子從屋上掉下來,很容易從死人的口鼻鑽入體內! 就會造成詐屍! 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發生,所以蓋上紙!
人去世後也就是陰陽兩隔了,證明陽間也就沒有這一人了,蓋上他們的臉也是讓他走自己的路而不被打撓。人走時一般面部表情的樣子不會很舒服,怕親人們看到後又心裡難受。怕會留下難以忘記的痛。也是對逝者的一個尊敬。
不過一般的來講,親人們逝世首先要用: 一盆溫水給親人把臉從上到下的擦試一番然後在由特定人員穿好衣服、鞋帽後在整體的蓋上單子,和被褥。表示是把親人打扮的舒舒服服的在上路,別給活著的人留下遺憾,同時逝世的親人也體面。這也是活著的人最後為逝去親人所做的一點兒微薄之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