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改變二戰進程的騙局:英國用一具屍體騙過希特勒

2021-01-10 中國網文化

碎肉行動曾被改編為舞臺劇

在一本新書中,英國名記者本·麥卿代爾第一次揭示了二戰中最大的騙局———英國情報機關如何用一具屍體騙過希特勒,讓他相信了虛假的盟軍入侵計劃。

1943年4月30日,格林杜爾·麥可的屍體被偽裝成皇家海軍少校威廉·馬丁,再被放到西班牙韋爾瓦附近的海上,在他的皮箱中有一封信,它是英國情報部門小心翼翼的傑作,目的是製造盟軍意圖進攻希臘而非西西里的假象。幾小時後,這具屍體被一位年輕漁民發現,帶回岸上。皮箱被交給西班牙政府。麥可被埋葬在韋爾瓦的墓地。西班牙人是否會把這份文件交給德國人?假如他們交了。德國人是否會上鉤?

碎肉行動的主腦埃文·蒙塔古和查爾斯·查姆利為此而焦躁不安。蒙塔古無法不去想,成千上萬名盟軍士兵正在北非海岸聚集,他們的未來取決於他們的詭計是否能夠成功,這關係到許多人的生死。「如果在準備碎肉行動時犯了什麼錯誤,」蒙塔古說,「我可能破壞哈斯基(入侵西西里的代號)。」

假如蒙塔古能看到馬德裡德軍情報總部的慌亂景象,也許有助減少他的焦慮。德國間諜得知了一份神秘文件的存在,現在他們全部都專注於一件事:鑽進馬丁少校的皮箱。那份文件似乎消失在西班牙軍隊官僚系統的迷宮裡。德國軍事情報機構阿勃維爾迫不及待想要找到它們;與此同時,英國人也決心一定要讓德國人找到文件;唯一的障礙是西班牙人的官僚主義、低效率、傲慢自大和漫不經心。

卡爾-埃裡希·庫侖索爾是最成功的德國駐西班牙間諜。他也在分析琢磨文件在哪裡,需要向誰行賄才能拿到它們。西班牙海軍似乎將東西交給了最高參謀阿爾託·艾斯塔多·馬約。之後文件就蒸發了。連蓋世太保也無法發現它們的蹤跡。但是一番打探之後,德國人開始對消失皮箱產生眾多猜測。一位滲透進西班牙軍隊的英國間諜「安德羅斯」報告說:「這件事引起了巨大的興趣……最後甚至連安全總局秘書長巴倫中校也開始關注這件事。」

這是事情的轉折點。何塞·洛佩斯·巴倫·切瑞蒂是西班牙秘密警察頭目,一名狂熱的法西斯分子,絕對死硬派。他用狡猾、殘忍的手段統治弗朗科的安全局。一旦驚動巴倫,找到文件並把它們交給德國人只是遲早的問題。連柏林高層也得知了失蹤的英國文件箱,其中包括阿勃維爾頭頭威廉·卡納裡斯。庫侖索爾請求他親自幹預,說服西班牙人交出這些文件。抵達西班牙9天後,偽造文件最終交到了德國人手上。

直到兩年後,英國情報機構才得知是誰將碎肉文件交給了德國人。1945年4月,隨著納粹的撤退,一群英國海軍情報突擊隊員———組織者正是後來創作007系列小說的伊恩·弗萊明———在科堡附近的塔姆巴赫堡截獲了整個德國海軍部檔案。其中有幾份和碎肉行動有關,其中一份揭露了將碎肉文件交給阿勃維爾的西班牙參謀部軍官:拉蒙·帕爾多中校。

幾年後,阿勃維爾駐馬德裡長官依然在掩護帕爾多的身份,形容他只是「參謀部的一名西班牙特工」。帕爾多後來繼續高升,先被提升為將軍,又成為西屬沙哈拉總督,最後成為西班牙公共衛生部部長。帕爾多並非單獨行動。德國文件顯示他聽命於一位上級。

英國特工安德羅斯說,來自巴倫中校的壓力最終使西班牙人決定交出文件。很可能是巴倫的間諜成功將這些信件從信封中取出。英國人後來才發現西班牙人是如何完成這一困難任務的。信封被膠水和橢圓形蠟封起來。膠水被水泡掉之後,只剩下蠟封,通過擠壓信封的頂端和底端,較大的底端將裂開一條縫隙。西班牙間諜將一個一頭帶鉤的金屬條塞進縫隙,鉤住信的一邊,轉動金屬條,將仍然潮溼的信紙捲成條狀,再從信封底部的縫隙拖出來。

即使通常對外國間諜不屑一顧的英國人也不得不佩服西班牙人的創造力。這些信被小心地放在燈上烤乾。然後由帕爾多送交給德國大使館,親手交給阿勃維爾的西班牙長官萊斯納。帕爾多告訴德國人,他們有一個小時的時間,這期間他們可以任意處置信件。萊斯納懂英語。庫倫索爾能流利地閱讀英語。德國人立刻意識到他們找到了爆炸性情報,獲得這些文件過程中的重重障礙顯然加深了他們的這一印象。

「在我看來,它們似乎相當重要。」萊斯納後來回憶說。這些信件顯示,盟軍即將登陸希臘,而西西里則是一個假目標。

萊斯納身材矮小,滿頭白髮,長了一對明亮的鷹眼,他給人的印象更像是外交官而不是情報官員。到1943年,他幾乎已經被精力充沛的庫侖索爾所取代,但他絕非傻瓜。只是匆匆讀過一遍碎肉信件,他就覺得古怪:「這些信中提到行動代號『哈斯基』。它深深烙在我的記憶裡,因為在同一封信中提到行動代號和目標登陸地點實在太危險。」因為信件必須在1小時內歸還,德國人迅速行動。「我把它們帶進德國大使館的地下室,」萊斯納後來回憶說,「讓攝影師把它們拍攝下來。我甚至一直在邊上監督,確保他不會閱讀文件內容。」

原始文件交回帕爾多手上,在庫侖索爾的陪同下,他把它們送還給參謀部。德國間諜看著西班牙技師把信重新放回信封,用的方法和取信時一樣,只是顛倒了順序。將一封潮溼信件從信封中取出來已經很困難,再把信放回去,並且不會弄出一點兒皺褶並且保持蠟封的完整就更加困難。負責操作的西班牙人一定非常精於此道。在肉眼看來,「沒有任何痕跡」顯示信件曾經離開過信封。信件重新被放進鹽水裡浸泡24小時,恢復其潮溼的原狀。最後,信封被放回馬丁少校的箱子裡,和他錢包及其他私人物品一起交還給西班牙海軍部。取出信件,將它們轉交給德國人,將信件拷貝,再把原件放回,恢復其原來狀態,這一切只花了不到兩天時間。

5月11日,西班牙海軍參謀長阿爾方索·阿里亞戈·亞當上將拿著一個黑色皮箱和一個黃色信封來到英國駐馬德裡大使館,要求見海軍武官阿蘭·西爾加斯。這位西班牙軍官解釋說,他受命親自交還從一位英國軍官屍體上發現的文件和物品。「它們全部在這,」阿里亞戈上將說。從馬丁少校的鑰匙環上取下鑰匙插在皮箱鎖眼裡,皮箱沒有上鎖。「根據他的態度,這位海軍參謀長顯然知道信件的內容。」西爾加斯寫道。

在英國方面,沒有人知道,當信件交還給英國方面時,德國人已經琢磨了它們至少48個小時。

5月9日,阿勃維爾將信件轉交給德國最高指揮部。檢驗這些信件真實性的任務交給了陸軍最高指揮部情報機構FH W.FH W的負責人是亞歷克斯·馮·羅尼,一個身材矮小,戴著眼鏡的貴族,也是希特勒最信任的情報顧問之一。馮·羅尼曾是一名銀行家,做了間諜後依然不改銀行家的特性:他小心謹慎、書生氣、勢力、篤信基督教、狡猾。他還很討厭希特勒。最後因為參與刺殺元首的行動被處決。5月11日,德國人完成了對信件的評估報告,報告由馮·羅尼親自籤名,標題是:《發現英國信使》。

報告結論認為:「考慮到信件發現的環境,加上它的形式和內容,我們絕對相信其真實性。」

1943年1月,白廳海軍部的一間小小的地下室裡,兩名男子正在冥思苦想:如何無中生有地創造一個人。

較年輕的男子高挑瘦削,戴著厚厚的眼鏡,蓄著顯眼的空軍式小鬍子。他思考的時候總是喜歡撥弄鬍子。另一個沒精打採,氣質優雅,穿著海軍制服,咬著一個菸斗,小房間裡瀰漫著雪茄的味道。這個地下洞穴沒有窗戶,沒有自然光、不通風。這裡原來是一間酒窖。現在是英國情報局17M部的大本營。這個部門是高度機密,房間之外不到20人知道它的存在。

海軍部13號房間是秘密、謊言和流言交流的地方。每天,最致命和最有價值的情報———解密信息、騙局、敵軍動向、加密間諜報告———不斷被送進這個小房間。它們再被分析、評估、派發到世界各個角落。這兩位官員還負責管理雙重間諜、反間諜活動、詐騙和騙局:他們向敵人散布虛假情報和一些真實但無關緊要的信息;他們管理著自願的間諜、被逼無奈的間諜,還有根本不存在的間諜。當戰爭進入白熱化,他們決定創造一個史無前例的間諜:他不但是虛構的,而且已經死亡。

這個計劃是查爾斯·查姆利的主意。這位25歲的皇家空軍飛行中尉,被調到軍情5處。查姆利是個公認的怪人,但也是這場戰爭中最有效的戰士。他的任務是想人所不敢想。1942年10月31日,查姆利向20委員會(監督雙重間諜使用的秘密組織)報告了一個代號「特洛伊木馬」的計劃:「從倫敦一家醫院購買一具屍體(在和平時期價格約10英鎊),然後給它穿上軍銜適當的海軍、陸軍或空軍制服。給它的肺裡灌滿水,再將文件放入貼身的衣服口袋。最後用飛機將屍體扔在一個適合的地點,藉助海潮的力量把屍體衝上敵人的海灘。

活間諜或雙重間諜可能被刑訊逼供,洩露真相。而一具死屍永遠不會說話。拋棄屍體的最佳地點將是西班牙。那裡的親納粹軍官很可能把誤導文件轉交給德國人。

17M部負責人埃文·蒙塔古少校受命幫助查姆利完善這個點子。蒙塔古在戰前是一名優秀律師,他的組織技巧和對細節的把握是查姆利的絕配。這兩個古怪的搭檔將創造歷史上最了不起的騙局。

1943年1月,邱吉爾和羅斯福在北非勝利後達成協議,下一個目標將是西西里。這是個理所當然的目標。這座地中海的島嶼被邱吉爾稱為「軸心國的軟肋」。但是,如果盟軍意識到西西里的重要性,那麼義大利和德國人顯然也知道這一點。邱吉爾談到目標選擇時曾說,「除了傻瓜誰都知道是西西里。」這就給情報官員們製造了一個難題:如何讓敵人相信盟軍不會攻打西西里,雖然這會是任何一個有理智的人的選擇。

「巴克利行動」應運而生。這是一個複雜繁瑣的欺騙計劃,目的是誘使軸心國相信,盟軍要攻打的不是西西里而是東面的希臘和撒丁島,然後再進入法國南部和西部。欺騙計劃在各條戰線上展開,蒙塔古和查姆利著手尋找屍體。

雖然第二次世界大戰比人類歷史上任何戰爭造成死亡的人數更多,但奇怪的是要找到適合的屍體並不容易。需要一個可靠的,願意提供幫助,並能接觸大量新鮮屍體的人。

蒙塔古正好認識這樣一個人:聖潘克拉斯醫院的驗屍官本特利·珀切斯。雖然整天和死亡打交道,珀切斯本人卻非常樂觀活躍。在他看來死亡不但令人好奇而且非常有趣。蒙塔古給他遞了一張條子,說需要面談一件機密事情。珀切斯答覆說:「來這裡的另一方法,當然就是讓車撞死。」

珀切斯經常覺得奇怪,為什麼有那麼多人似乎沒有一個朋友,當他們被送進停屍房後沒有任何人來認領屍體。1月26日,一名年輕的威爾斯人被發現倒在國王十字火車站附近一間廢棄的倉庫裡,他被送進聖潘克拉斯醫院,因為老鼠藥中毒瀕臨死亡。

1909年1月4日,格林杜爾·麥可出生在阿波巴戈德,威爾斯南部一個煤田。他的母親是薩拉·安·查德維克。他的父親是一名煤礦搬運工,託馬斯·麥可。兩人並未結婚。1919年,麥可大約10歲時,他父親的健康狀況急劇惡化,也許是因為梅毒後遺症加上30多年井下工作造成的肺病。1924年,他已經無法工作,頭腦也糊塗起來。一家人靠工會接濟度日。1924年聖誕節前夕,託馬斯把一把餐刀刺進了自己的喉嚨,他死於4個月後。此時,麥可15歲了,他目睹自己的父親從一個精力充沛的人變成了一具病痛纏身的空殼。他目睹他將餐刀插進自己的脖子,看著他在瘋人院裡每況愈下。父親死後麥可變成了乞丐。戰爭爆發時,他和母親住在一起。但1年後,她也死了。薩拉是他唯一的情感寄託。1940年1月16日,格林杜爾把母親埋葬在父親身邊,從阿波巴戈德消失了。戰爭中的國家無暇關注一個無家可歸、窮困潦倒可能還有精神疾病的男人。

麥可可能吃了一種用白磷做的老鼠藥。他也許是自殺,也許是誤食了倉庫裡沾有老鼠藥的食物。

磷中毒的死法緩慢且痛苦,消化系統的酸雨磷反應,產生有毒氣體磷化氫。1943年1月28日,格林杜爾被宣布死亡,死時34歲。當麥可的屍體抵達聖潘克拉斯停屍房,本特利·珀切斯通知了埃文·蒙塔古,找到了一具適合的屍體,「將把它放進冷藏室裡,等待他們取用。」

蒙塔古後來宣稱,騙局所用的屍體死於肺炎;死者的親人被告知軍方需要屍體「為了實現崇高的目標」;死者親屬同意讓軍方使用屍體,「條件是永不公布屍體的身份。」但這一切都是謊言。蒙塔古說麥可是個無用的人。確實,他的生命短暫而不幸,但是,死後這個「無用的人」卻發揮了巨大作用。

在行動正式展開前,它需要一個新的代號。邱吉爾對於選擇重大行動的代號有明確政策:它們決不能輕佻,也不能暴露行動的性質。但這條規定在戰時經常被忽略。因為間諜們發現拿絕密行動開玩笑,或者創造一個提示性的代號有著難以抗拒的吸引力。

特洛伊木馬計劃變成了「碎肉行動」。這一選擇絕非偶然。蒙塔古的「幽默感到這個時候已經接近恐怖」,一個暗殺「死肉」的代號在他看來非常適合。絕不會有悲傷的母親來抱怨這個代號不夠莊重,因為麥可死後沒有一個人哀悼他。

蒙塔古和查姆利接到命令,「行動繼續,給『碎肉』準備必要的衣物、文件和信件,等等。」他們必須給這具無名屍體一個新的名字、身份、個性和歷史。屍體身上除了攜帶包括欺騙內容的官方信件,還需要手寫的私人信件,通過它們可以透露死者的個性。「他給人的印象越真實,這個騙局就更加可信,」蒙塔古說,「德國人肯定會研究每一個細節。」

就像創造小說中的角色,蒙塔古和查姆利在海軍部地下室裡花了許多個小時討論改進這個虛構的任務,他的喜好,他的習慣,他的才能和弱點。他們賦予他信仰、吸菸的習慣、出生地、故鄉、軍銜、部隊、銀行經理、一個私人律師、一對袖扣。他們賦予了他格林杜爾·麥可不幸的一生中所缺少的所有東西,包括一個幸福的家庭、金錢、朋友和愛。麥可變成了皇家海軍的威廉·馬丁少校,身份證號148228.死者和查姆利身材相仿,但新衣服沒有穿過的痕跡。於是這位皇家空軍軍官換上了海軍制服,連續穿了幾個月。

他們虛構的馬丁少校,聰明甚至堪稱「天才」,勤勞但健忘。他喜歡跳舞和戲劇,花錢入不敷出,時常需要父親的接濟。馬丁這個虛構角色的第一個證人是他的銀行經理。蒙塔古找到勞埃德銀行經理歐內斯特·維特利·瓊斯,讓他對一位虛構的顧客,寫一封關於透支款項的憤怒信件。這一要求顯然不屬於英國銀行正常工作範圍。之後是一封來自馬丁少校的父親約翰·C·馬丁寫的信。用蒙塔古的話說,他是那種思想保守的老古板。此外還有一張購買襯衣的帳單。

馬丁人生的大輪廓已經初具雛形,查姆利開始收集一些戰士軍官可能隨身攜帶的小物品:一本集郵冊、一個銀十字架、聖克裡斯託夫勳章、一短節鉛筆、鑰匙和用過的巴士車票。

然而還缺少什麼東西。他沒有愛情生活。威廉·馬丁必須墜入愛河。2月中旬,蒙塔古開始為他尋找合適的伴侶。我們要求「情報部裡比較漂亮的姑娘」上交相片。蒙塔古還特別問軍情5處的漂亮秘書簡·萊斯利是否願意提供她的一張照片。幾周前,簡和一名休假士兵託尼外出遊泳。託尼給她照了幾張相。其中一張照片裡,簡穿著一件連身遊泳衣,腰上圍著毛巾,帶著甜甜的微笑。在上世紀40年代的英格蘭,這張照片不僅吸引人,甚至堪稱放蕩。蒙塔古當然清楚這一點。萊斯利的照片加入了越來越多的馬丁隨身物品,也給他的生活中增加了一個新角色「潘」———他的未婚妻,漂亮、輕佻、有點傻。他們需要和潘的照片匹配的情書。它們由萊斯利所屬的部門頭頭赫絲特·勒吉特提供。赫絲特未婚,被年輕的同事們叫做「老處女」。在潘的情書裡,赫絲特傾訴了它她所有的感情和惆悵。「我們在一起的美好時光!我知道有人這樣說過,假如時間能夠哪怕一分鐘……你暗示要被派去別處———當然我不會對別人透露一個字。但可以告訴我是派往國外嗎?因為我實在是受不了……親愛的,為什麼我們要在戰爭中相遇……」

查姆利和蒙塔古相信,他們創造了一個完全可信的威廉·馬丁。「我們覺得對他了如指掌,就像了解一個老朋友,」馬丁寫道,「埃文真正在扮演這個角色,」簡·萊斯利說。「他就是威廉·馬丁,我是潘。這就是他的工作方式。」

與此同時,查姆利正在考慮如何將一具屍體從倫敦運往西班牙,拋到海上,既不會引起別人的注意,還得讓人以為是墜機事故的犧牲者。

潛艇將是最好的選擇。「雖然在運輸途中保持屍體的新鮮是一個難題。」潛水艇官兵非常能夠吃苦耐勞,但即使他們也不會願意在密閉空間裡和腐臭的屍體待在一起。

4月初,計劃幾乎完全準備就緒:只需要上級的批准。1943年4月15日,總管戰士欺騙行動的約翰尼·比萬上校坐在溫斯頓·邱吉爾的床邊向身穿睡衣的首相解釋碎肉行動。「讓我感到驚訝的是,我被領進了他的臥室。他正在床上抽雪茄。」

邱吉爾對這個計劃很感興趣。比萬覺得有必要說明,這次行動可能徹底失敗。首相簡短地回答,「如果那樣,我們必須把屍體弄回來,再做嘗試。」文:Ben M acintyre譯:宇

007作者的創意

碎肉行動的創意最初可能來自詹姆斯·邦德的創造者伊恩·弗萊明。

1939年,就在英國宣戰幾周後,海軍情報部向英國情報長官遞交了一份絕密備忘錄,建議可以用一具屍體向德國人散布虛假信息。

這份備忘錄由海軍情報部長約翰·戈德弗利上將籤名,但上面布滿了上將私人助理弗萊明少校的個人印記。戈德弗利將成為007小說中的「M」的原型。這份備忘錄提出了「向德國人散播假消息的」51種方法。

戈德弗利自己也承認他缺少琢磨出稀奇古怪計劃的「扭曲頭腦」。比如其中一個點子提到用塗抹螢光漆的足球吸引潛水艇;用一艘假「珍寶船」運輸突擊隊;用假《泰晤士報》散布假消息。

名單上第28號點子特別著名,為「(不太完美)的建議」。它說:下面的建議曾在巴斯利·湯普森的一本書中被採用:一具偽裝成空軍軍官,身上攜帶文件的屍體被投放到海邊,別人也許會猜測他死於降落傘事故。據我所知,從海軍醫院獲得屍體並不困難。當然,它必須是新鮮的。

1937年,曾任湯加首相助手的作家巴斯利·湯普森出版了一本偵探小說(他的第10本)《制帽人的帽子之謎》,其中講到一具屍體被衝上岸邊,它攜帶著高超的偽造文件,創造了一個完全虛假的身份。

4年後,海軍秘密情報部門17M的查爾斯·查姆利和埃文·蒙塔古策劃實施了碎肉行動。幾年後,戈德弗利上將在給蒙塔古的信中說,「17M剛成立時,我給你幾十條建議中就包括將一具屍體投到海邊。」轉自《南方都市報》,來源:中國廣播網

相關焦點

  • 揭秘:邱吉爾曾親自授意 要用佔星術騙翻希特勒
    據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12日報導,二戰期間,由於得知希特勒對佔星術很感興趣,英情報部門「特別行動處」曾制定了一套絕密計劃——在世界各地散布「希特勒將於1942年死亡」的「預言」,試圖令其精神崩潰。  痴迷佔星術  據英國國家檔案館上周公布的解密文件顯示,在納粹德國時期,希特勒對佔星術異常感興趣。
  • 希特勒痴迷佔星術,英國將計就計,動搖他徵服世界的信心
    11月8日,「慕尼黑啤酒館暴動」事件之後,希特勒想利用這個事件,發動政變奪權,最終以失敗告終,希特勒為此得到了5年的牢獄之災,被釋放之後,希特勒就對佔星術,改變了看法。二戰期間,英國知道希特勒痴迷佔星術,於是想將計就計,對希特勒心理上進行打擊。於是英國情報部門「特別行動處」,精心的設計了一個計劃。
  • 二戰期間希特勒曾在南極建立秘密基地,目的卻令人瞠目結舌
    在二戰爆發前一年,納粹德國曾經派出一隻探險隊前往南極洲,目的是:在南極洲尋找一個適宜的地點建立一個秘密軍事基地。德國探險隊找到一個適合的處所,從前奎恩·莫德(探險家)來過的陸地,德國把它命名為「Neu Schwabenland」。1942年-1943年,在該地納粹德國秘密修建一個基地,這個基地黨衛軍代號——211基地。
  • 二戰時希特勒篡改《聖經》 耶穌成雅利安人
    在希特勒以納粹意識形態進行精神控制的進程中,連在教堂裡吟唱的讚美詩也難以倖免,因而在頂替《摩西十誡》的不倫不類的《納粹十二誡》中,塞進了「尊敬你的元首和主人」和「快樂地為人民工作和犧牲」就不奇怪了,前者是要你做「元首和主人」的恭順的奴才,後者是進一步要你去為「人民」(應讀為元首和主人)作「犧牲」,並且是「快樂地」!讀到這則報導,感到似曾相識。
  • 同樣是白種人,希特勒如何分辨猶太人,這一方法一查一個準
    1939年9月1日,德軍閃擊波蘭,隨後英國和法國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不過對於我們來說,從日軍發動「九一八」後,我們就已經戰鬥了。 這次二戰受到最大傷害的還是老百姓,整個二戰時期,世界上就有1.3億人因為這場戰爭而受傷,財產損失更是不計其數。
  • 二戰時期希特勒特意下令,不準招惹這三個國家,結果卻被盟友日本坑慘
    二戰的發動有多種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希特勒無法抑制的野心,他帶領著瀕臨崩潰的德國走向了強大,又帶著德國發起了,危害全人類的戰爭,他也被人們譽為戰爭惡魔,這麼一個有些「喪心病狂」的人,卻在二戰中也有自己害怕的國家。
  • 史上最可怕的金牛座:戰爭狂人希特勒的星盤詳解
    希特勒的偏執對他在戰爭中的決策也有很大影響,由於他有極度狂熱的種族主義思想,導致蘇德戰爭爆發後,他無法採取更理性更實際的方法來處理蘇聯被佔地區的問題,雖然這樣做會有利於德軍。比如在對待東歐猶太人態度方面,在對待大量倒戈投降德軍的俄羅斯人和其他各民族問題方面。
  • 希特勒沒死逃到了南極?納粹在南極研製UFO?為何會有這些謠傳
    1945年4月30日,蘇聯紅軍已攻入柏林,希特勒與前一天才剛剛舉行婚禮的妻子愛娃雙雙自殺身亡。據說希特勒死後,他的屍體由部下焚燒,但骨灰被蘇軍收走,輾轉各地後撒入易北河。之所以沒有為希特勒建立一座墓碑,是因為蘇軍擔心墓碑會成為殘存納粹分子的聖地。▇希特勒與愛娃。在蘇聯紅軍攻入柏林後,雙雙自殺。
  • 希特勒曾在南極建立軍事基地?目的太意外,竟然只是為了一種資源
    軍迷們會發現,很多電影都曾描述過德國納粹希特勒復活的情節,比如《地心納粹》以及《納粹南極基地之第三帝國》等等影片,其內容大多都是一個調調:當年希特勒並沒有死,盟軍發現的屍體只是他的替身,而他的真身早已帶著秘密軍隊逃亡南極,不僅建立了一個龐大的軍事帝國,而且還擁有多項黑科技...
  • 希特勒是如何找出猶太人的?用這種方法一抓一個準,下場悽慘無比
    據不完全統計,一場二戰使得超過600萬名猶太人成為納粹屠刀下的亡魂,其中甚至包括了100萬名兒童。但是猶太人和歐洲白人長得相似,希特勒如何區分猶太人呢?希特勒通過這種方法,加上外貌上的差異,大大提高了逮捕的準確性。
  • 二戰日本兩間諜潛入華盛頓,代號讓人哭笑不得,連名字都查不到
    二戰時期,日本和德國都培養了大量間諜,派往世界各地搜集情報。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分別了解一下,二戰時期這些間諜的奇葩事。1940年秋天,希特勒企圖和英國首相邱吉爾籤訂和平計劃,邱吉爾果斷拒絕,並宣布誓死和納粹鬥爭到底。
  • 高富帥專騙女學生 揭秘怎樣完成騙局的(組圖)
    【高富帥專騙女學生】蚌埠人李某冒充香港「高富帥」,專門物色涉世未深的女大學生、年輕女孩,騙取錢財,其妻子在家和他互相配合,完成騙局。結果可想而知了,小王一眼識破騙局。銅陵刑警迅速將李某當場抓獲。  警花上班途中遇騙子  今年5月6日下午2時許,銅陵市公安局刑警支隊民警小王步行上班,行走至開發區湧銀廣場附近時,一輛嶄新的白色無牌奧迪Q5停在她的面前。車上一名約30歲的男子搖下車窗,探頭用廣東口音向她問路。「美女我請問一下『粵海商會』怎麼走?」
  • 英國俘虜寧死都不敢說出來的秘密,二戰後,一本日記道出了真相
    他正在集中營中對著隊友進行「恐嚇」、「毆打」,將那些還未徹底死去的隊友也用裝屍體的車拉走了;他拼命的給納粹黨幹活,給納粹黨當司機,對納粹主義狂熱;而他卻只是一個被德軍俘虜的英國戰俘。
  • 二戰間諜女英雄獲得五國頒發的勳章,為何老年時靠賣勳章度日
    二戰間諜女英雄南希·韋克,由於表現出色,因此她得到過至少五個國家授予的勳章,是二戰時期榮譽最高的女間諜。可是在她年老後,卻過得窮困潦倒,不得不低價賣掉勳章度日,這是怎麼回事呢?早在1933年,身為記者的她,就曾因工作原因,採訪過才被選為德國總理的希特勒。在採訪期間,她看到許多手無寸鐵的猶太人被納粹黨殘忍殺害,這個畫面深深地刺激了她,同時也激發了她對納粹黨的仇恨。所以,在法國淪陷後,她並沒有逃離淪陷區,而是利用她貴婦的身份,開始為反抗納粹黨的盟軍和法國地下組織,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 二戰日軍老照片:希特勒青年團訪問東京、身穿鎧甲的日本武士
    歡迎來到不二書舊影時光,今天為各位讀者朋友們分享的這一組圖組,是來自於二戰時期的日軍老照片。通過這一組照片,我們可以來回顧一下這段歷史中留存下來的影像。這張照片拍攝於上世紀30年代,為了加固日德同盟關係,希特勒派遣納粹青年團前往東京做友好訪問,在訪問儀式中這些來自德國希特勒青年團的成員們行納粹手禮。這張照片拍攝於1937年,從1931年日本侵佔東北,到1937年日本實施了全面侵華戰爭,照片中為日本海軍陸戰隊進攻上海時穿過被日軍轟炸過後的廢墟。
  • 1945年柏林被包圍,希特勒危在旦夕,為何不調挪威40萬大軍勤王?
    1945年,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戰爭二戰進入到了最後一年,到了4月,隨著阿登反擊戰的失敗,希特勒也失去最後的希望,等到16日,蘇軍集結了270個師,共計250萬的部隊,搭配有2450架飛機和14200架火炮發動了進攻。
  • 收藏家稱湖底發現希特勒戒指 刻姓名、人頭圖案
    中新網9月15日電 據外媒報導,一名收藏家傑爾哈爾德扎烏涅爾,自稱在奧地利的託普利茲湖(Lake Toplitz)湖底,發現了阿道夫希特勒的戒指。據英國《每日星報》(The Daily Star)報導,在這件銀質珠寶上,寫著希特勒的名字,內側還有他的生日--1889年4月20日,上端則刻著人頭骨。據扎烏涅爾介紹,他之前在尋找一個有60多年歷史的戒指。這枚戒指和希特勒的收藏品一起被盜,這些收藏品現在散落在歐洲各地。
  • 二戰名將只有曼施坦因、隆美爾?和龍德施泰特比,前者被秒成渣
    二戰時期,出類拔萃的德國高級將領數不勝數,但要說起聲望、資歷和代表人物的話,龍德施泰特算得上是首屈一指。一方面其本人非常堅定與希特勒的政治立場,雖然多有爭吵但總體線路是相同的;而另一方面,其他對戰國也對其軍事指揮能力報以認可,英國人就稱其為二戰中德國最能幹的指揮官。
  • 希特勒在南極到底幹了什麼?建立秘密飛碟基地,還是德國人窮瘋了
    說得最完整的版本是,在盟軍部隊攻克柏林之前,希特勒和他最後一支部隊,登上潛艇秘密逃到阿根廷。 這支人馬在南美洲最南端,渡海登陸南極洲,最終在通往地球內部的洞穴裡,建立起飛碟基地。 目前地球上的UFO事件,有一多半是希特勒和他的餘黨搞出來的。
  • 雙十一期間十大高發騙局揭秘
    鳳凰網財經凰家反騙局出品 文|反騙大叔我們第29期凰家反騙局給大伙兒詳細的拆解了一下雙十一的營銷套路。有網友留言說,「早就不參加某貓雙十一的各種紅包遊戲了,彎彎繞太多」;還有人詳細記錄了一款飲水機的價格走勢,幾經變化如坐過山車一般讓人捉摸不定。看來大家都跟大叔一樣,的確是「苦雙十一套路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