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該如何愛護這個孩子」,可以見到你對孩子是呵護倍至的。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識抬頭,有著強烈的獨立自主的欲望,因而在生活上往往不願意家長與老師過多的照顧和幹預。是否我們平時不經意的噓寒問暖在他看來就成為了束縛?這個時期的孩子在好勝心、自尊心方面亦是與日俱增。是否我們平時再平常不過的一句話在他看來就變成了貶低和攻擊?......當然,這只是我的猜測,畢竟單憑內容來講,可以給到我的信息不多。就目前來看,我們能夠做到的,就是和兒子開誠布公的談一談。你可以告訴兒子他「每天豎著臉進進出出,不說話不交流」讓你很難受,你不知道為什麼,你希望知道為什麼。當然,兒子回答你的時候,請你不要去評價、也不要去批判。靜靜地聽好麼?你會知道答案的。
高三學生情緒不對的原因有很多種一是學習成績與他人的對比的影響二是學生在校與他人發生矛盾三是學生家長雖然對學生的成績沒有多大要求但學生自己心裡總會有這樣那樣的想法。以上的種種情況導致學生內心就像有一個炸彈那樣,稍微一點點的小事就會引起學生的情緒。下面說一下以上情況具體的情況以及家長遇到這種情況時該怎麼辦。
學習成績
學習成績所引起的學生情緒這個問題其實主要的原因還是學生自己內心比較要強的原因。因為學生的心裡想的是同樣付出了那麼多為什麼我的學習成績卻沒有別人的好?然後更加糾結,長此以往學生的壓力會越來越大,心理承受力也會越來越小,會導致學生沉默寡言等狀況。
遇到這種情況家長需要和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什麼是有效的溝通呢?就是在平時與孩子的交流中儘量選擇一些溫和的事情不要直接問學生在校情況以及學習成績。有的家長因為脾氣比較急會直接訓斥孩子,這樣反而會讓學生的性情更加沉悶。
與他人相處
在高三因為面臨高考的原因,很多學生心裡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情緒,可能會因為某家小事就會與他人發生矛盾。導致學生的心底積壓更多的情緒。
這種情況的發生其實是學生本身的性情所表現的。有的學生本身就是大大咧咧的性格有矛盾或者有情緒的時候就會自己發洩出來。而有些學生則會壓在心底慢慢消化。但是在高考複習期間並沒有過多的時間讓學生消化情緒,才導致學生每天都會豎著臉不與人交流。
遇到這樣的情況有兩種方法一是不要管洋學生自己收拾情緒等到高考結束後自然而然的就會好了。二是家長讓學生回家休息幾天讓學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這個方法很多家長會不樂意怕耽誤學生學習,其實當時我高考那年我媽就直接給老師請了幾天的假讓我回家休息幾天。效果挺好。
他人對學生的看法
學生因為別人對自己期望太高而害怕自己達不到要求所產生的畏懼,放棄自己等想法。就像是一個學生自己今年高考知道全家的目光都在自己身上,而自己卻沒有達到理想的成績,他當然會覺得壓力大。
這種情況家長應該和學生面對面的談一下。告訴學生不要有那麼大的壓力不管你考成什麼樣,家長最大的希望還是希望你開心,如果因為考大學而導致學生心理除了問題,那這個大學不考也罷。
其實很多家長對於學生在高三這年的性格行為大變是擔心和不理解的。但是學生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僅僅是因為一次考試一件小事造成的。因為是高考第一次面臨人生的一件大事所以心理壓力大也是在所難免的。
我高三那年整天在家裡不說話家長也沒有過多的管我,但是我知道我爸我媽都很擔心我這種狀態,怕我以後都會這個樣子。後來上大學以後漸漸明白了父母的苦心,就算在外面遇到再大的委屈回到家還是會對父母笑臉相迎。不表現半分的煩惱。
所以家長們儘量的放寬心因為自己處在高考前的學生,還是個孩子,他們現在的再多壓力再多情緒在後來的慢慢成長中都會以自我治療的方式,消失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