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康網海禪寺廟會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廟會上的商業貿易、文藝匯演、傳統娛樂等多種表現形式,促進了當地的物資、文化交流,增進民族之間的團結、互助,為研究古代建築、佛教文化、民俗曲藝等方面提供了鮮活生動的實物資料。
海潮禪寺,位於河曲縣城東南35公裡處的舊縣村鎮南門外,始建於明萬曆年間,後毀於兵火,清順治年間重建,道光二年(1822)由祖師樸山更為現名,1986年入列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海潮禪寺每逢農曆正月初八舉行廟會,六十年舉辦規模盛大的法會,信眾橫跨山、陝、內蒙三省,最多時曾達數萬人。
海潮禪寺廟會,也稱「萬人會」、「九曜星君平安善會」,相傳農曆正月初八是天空九神(星)下界之日,超度凡人,賜福萬民。屆時,民眾南城祭星,設道場七晝夜,年前九日打會,起會時設會坪,為商賈貿易之場所,擺三堂,備四班鼓手,晝夜輪班吹奏。寺前東山門西山門前各有一棵古槐,上邊各掛一匹白洋布,屆時東槐布上著一條龍,西槐布著一朵花,所以佛門又叫「七晝夜龍花山會」。每逢此會,整個舊縣古鎮,攤點林立,遊客摩肩接踵、寺內香菸繚繞,鐘聲悠揚,炮聲不絕。另外,農曆二月十九、四月初八、六月十九這些佛教節日裡,廟會香火也較為興旺,各地善男信女除了祈求福、求財、求平安外還有諸多來還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