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一詞可以說每個人都知道,相信大部分人都是在各種書籍中或是哪裡聽到的,例如現在網絡上比較火的修仙小說,往往就會採用五行作為基礎,甚至是許多玄幻文也不例外。
從我們所能找到的信息來看,五行的意義包涵了陰陽演變的五種基本動態過程,它們分別是:代表著浸潤的「水」;代表了破滅的「火」;代表了斂聚的「金」;代表生長的「木」以及代表了融合的「土」。
在中國古代,常用五行來解釋世間萬物的形成與相互間的關係,而五行並非我們所以為的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而是把萬事萬物歸類為五個項目中,而這五個項目就是金、木、水、火、土,至於歸類的依據則是「潤下」、「炎上」、「曲直」、「從革」與「稼穡(se四聲)」。古代先民認為,這五種物質的運動關係之間存在相生相剋的關係。
木生火
關於木生火是這麼說的:木生火者,木性溫暖,火伏其中,鑽灼而出,故木生火。
這個是說,木之所以生火是因為木性溫暖,所以火能隱藏在木中,鑽木可生火,所以木能生火。
火生土
火生土者,火熱故能焚木,木焚而成灰,灰即土也,故火生土。
理解後就會發現,火生土是由於火將木頭焚燒之後產生灰燼,灰燼即為土,所以說火生土。
土生金
土生金者,金居石依山,津潤而生,聚土成山,山必長石,故土生金。
這裡的意思是,由於金石需要藏身在依附於山的石頭裡浸潤後才會生成,而積土成山是必然的,有了山就能生出石頭,自然土就能生金。
金生水
金生水者,少陰之氣,潤燥流津,銷金亦為水,所以山石而從潤,故金生水。
這句話是說,「金氣」是少陰之氣,而少陰之氣溫潤流澤,所以金是靠水而生,將金融化後也是水,所以金生水。(此處應該是金融化之後成了液態,所以在古人看來與水相同吧)
水生木
水生木者,因水潤而能生,故水生木也。
水的溫潤使得樹木可以生長,所以水能生木。
水克火
天地之性,眾勝寡,故水勝火。
這裡是說,依據天地間必然的性質來說,由多勝少是理所應當,水於火而言是眾,火為寡,所以水克火。此外火遇水而熄也正是印證了這一點。
火克金
精勝堅, 故火勝金。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這裡的「精」即代表了火 ,金石是堅硬的,但還是會被火所融化,故而火克金。
金克木
剛勝柔,故金勝木。
相比於金的剛強,木可以說十分柔弱,金石鑄就的工具可以輕而易舉地將草木摧毀,由此金可克木。
木克土
專勝散,故木勝土。
土可以說是如同散沙一般,因此草木能夠長在土裡吸取自身所需要的養分供於自身,故而草木強盛,草木強盛則土地即虧損,所以有木克土。
土克水
實勝虛, 故土勝水。
古語有云: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這句話道明了其中的克制關係。
我們常說腳踏實地,地即為土地,所以土為實。至於水為何「虛」,筆者查找了不少資料卻都沒能很好的解釋,但若是與土對比一下,虛實就立見分曉,加上前段說的「水掩土」因此從不難解釋土克水。
此外,在每次發生大水時,我們都利用了土克水的性質。
好了,以上就是開題所說的五行緣何相生相剋,感興趣的讀者不要忘了點個關注一起探討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