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豬年「無春」 天文曆法是主因

2021-01-11 新華網客戶端

來源:科技日報

隨著春節的臨近,一則這樣的消息在網上甚為流傳:根據農曆,2019年兩頭沒有春天(立春),民間俗稱「寡婦年」,不宜婚喪嫁娶。事實真的如此嗎?

「這種說法完全沒有科學根據,出現這種現象與天文曆法有關。」1月21日,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副研究員黎耕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說,沒有立春的現象是由於農曆和公曆的推算方法不同產生的,而「無春年」不宜嫁娶更是無稽之談。

不同曆法差異導致「無春年」

民間所謂的「無春年」「兩頭春」等都與春節的陽曆日期不固定有關。「至於春節的陽曆日期為何不固定,那就要從曆法的來源說起。」黎耕說。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經常會把農曆和陰曆畫等號,誤以為是一回事。其實,曆法分為3種,即陽曆(公曆)、陰曆和陰陽曆(農曆)。

陽曆將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即一回歸年定為一年,一年劃分成12個月,平年365天,每隔4年便要閏一天,加在2月的天數上,即平年2月28天,閏年便是29天,其餘每月的天數不變。根據陽曆日期,可知寒來暑往的四季變化,但它不能顯示月亮的圓缺,這對那些需要根據月相了解潮汐變化的人來說是不便的。

陰曆則以月亮的圓缺周期作為一個月,一個月29.5天,一年12個月,它完全不考慮太陽的運動規律,因而陰曆的日期不能顯示四季冷暖。這種曆法實用價值太小,現在僅有少數國家使用。

我國現行的農曆即是一種陰陽合曆,它揚陽曆之長避陰曆之短,根據月亮的盈虧周期確定「月」,以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即一回歸年作為一年的平均長度。農曆規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一年12個月共354或355天,比回歸年少11天左右。

「如果只考慮月亮周期,一年12個月就少了10多天,10年下來就是100多天。久而久之,就會出現時序和天時錯亂的現象,如冬夏顛倒。」黎耕說。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便需要添加閏月。中國古代曆法很早便採用「19年7閏」法,即在19個農曆年中規定12個平年,每年12個月;另7年每年增加1個月,變成13個月,這個增加的月便叫「閏月」。

對此,北京天文館古觀象臺王玉民也曾指出,農曆19年增加7個閏月後,就大致保證了農曆19年內平均一年的長度約為365又1/4日。由此,如果上一年農曆沒有閏月,那麼下一年的春節就會比上年提前11天左右;如果上一年農曆有閏月,下一年的春節就會比上年推遲19天左右。所以春節的陽曆日期是不固定的。

今年立春是在公曆2019年2月4日,轉換為農曆則是戊戌年十二月三十日。可見,2019年沒有立春,只是因為立春趕上了農曆除夕夜。

有無立春無關人類吉兇禍福

「由此可以看出,『無春年』完全是正常現象。」黎耕說,因為農曆平年355天,可能會有這一年恰好落在兩個立春之間的情況,就像今年。還有之前的2013年。那年2月4日立春,但農曆正月初一為2月10日,臘月三十為2014年1月30日,整個農曆葵巳年內都沒有立春節氣。

再就是「一年兩頭春」現象。「一般有閏月的年份都是兩頭春。」王玉民說,2014年馬年插進一個閏月,共385天。因為一年開始得早,所以正月初五(即2014年2月4日)立春,又因為農曆年結束得晚,因此下次立春——臘月十六(2015年2月4日)也在本農曆年內,一年兩頭都是立春,故稱「兩頭春」。當然,也有農曆年只有一個立春日的,又稱「單春年」,如2011農曆辛卯兔年。

「『兩頭春』『無春年』或『單春年』都是經常發生的,只是正常的曆法演變所致,公眾不必大驚小怪,更沒有必要將其與吉兇禍福等相聯繫。」王玉民強調。

對此,也有專家認為,寡婦年可能是來自寡年的說法,寡是缺乏的意思,沒有立春的年份為寡春。事實上,這種無春年和寡婦完全沒有關係,更不用說與婚喪嫁娶有什麼關聯了。

相關焦點

  • 豬年無春不宜嫁娶?天文專家:「兩頭無春」是正常曆法現象
    在即將到來的豬年中,將出現中國傳統曆法中的「無春」現象,即農曆的一年中沒有「立春日」。民間相信這樣的年份不適合嫁娶,但天文專家表示,此說法毫無根據,千萬不要被誤導。 依照天文年曆顯示,從2019年2月5日至2020年1月24日,為農曆的己亥年,亦即豬年。2019年的立春在2月4日,而此時仍然是農曆狗年,2020年的立春同樣也在2月4日,但那時已經是農曆鼠年了。所以,即將到來的農曆豬年沒有「立春日」。
  • 2019農曆豬年「無春」不宜嫁娶?天文專家:「兩頭無春」是正常現象
    農曆新年漸近,馬上就要進入豬年啦!但天文專家表示,農曆豬年為「無春」年,全年沒有「立春日」!怎麼回事?
  • 即將到來的農曆豬年「無春」,天文專家:不宜嫁娶說法無根據
    新華社天津1月8日消息,進入臘月後,農曆己亥豬年漸行漸近,年味愈來愈濃。天文專家表示,即將到來的豬年中,將出現我國傳統曆法中的「無春」現象,即農曆的一年中沒有「立春日」。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春的時間一般都在公曆年2月4日前後。
  • 2019的農曆「無春」 天文專家:不宜嫁娶說法無根據
    進入臘月後,農曆己亥豬年漸行漸近,年味愈來愈濃。天文專家表示,即將到來的豬年中,將出現我國傳統曆法中的「無春」現象,即農曆的一年中沒有「立春日」。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春的時間一般都在公曆年2月4日前後。
  • 農曆豬年「無春」?專家釋疑:無關人類吉兇禍福
    農曆豬年「無春」,天文曆法是主因本報記者 付麗麗身邊的天文學隨著春節的臨近,一則這樣的消息在網上甚為流傳:根據農曆,2019年兩頭沒有春天(立春),民間俗稱「寡婦年」,不宜婚喪嫁娶。事實真的如此嗎?「這種說法完全沒有科學根據,出現這種現象與天文曆法有關。」1月21日,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副研究員黎耕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說,沒有立春的現象是由於農曆和公曆的推算方法不同產生的,而「無春年」不宜嫁娶更是無稽之談。不同曆法差異導致「無春年」民間所謂的「無春年」「兩頭春」等都與春節的陽曆日期不固定有關。「至於春節的陽曆日期為何不固定,那就要從曆法的來源說起。」
  • 農曆豬年「無春」 專家:不宜嫁娶更是無稽之談
    農曆豬年「無春」 天文曆法是主因  隨著春節的臨近,一則這樣的消息在網上甚為流傳:根據農曆,2019年兩頭沒有春天(立春),民間俗稱「寡婦年」,不宜婚喪嫁娶。事實真的如此嗎?  「這種說法完全沒有科學根據,出現這種現象與天文曆法有關。」
  • 即將到來的農曆豬年為「無春」年
    原標題:即將到來的農曆豬年為「無春」年   據新華社天津1月8日電(記者 周潤健)進入臘月後,農曆己亥豬年漸行漸近,年味愈來愈濃。天文專家表示,即將到來的豬年中,將出現我國傳統曆法中的「無春」現象,即農曆的一年中沒有「立春日」。
  • 猴年「無春」系正常曆法現象 僅本世紀就有37次
    猴年「無春」系正常曆法現象 僅本世紀就有37次 2016-02-12 15:37:30:猴年「無春」系正常曆法現象,僅本世紀就有37次  剛剛到來的農曆猴年是「無春年」,即,全年沒有立春之日,民間盛傳這樣的年份「不宜婚嫁」,這也引發了一些人的擔憂。
  • 專家:庚寅虎年「兩頭無春」是正常曆法演變所致
    對此,天文專家表示,庚寅虎年「兩頭無春」是正常曆法演變所致,與兇吉禍福無關。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說,從2010年2月14日至2011年2月2日,為農曆的「庚寅年」,俗稱「虎年」。由於立春節氣在每年的2月4日,因此,「虎年」確實沒有立春。天文專家表示,相對於「無春年」,還有「雙春年(即在農曆的一年中有兩個立春之日」和「單春年(即在農曆的一年中只有一個立春之日」)。
  • 農曆雞年將現「一年兩頭春」曆法現象 什麼是一年兩頭春
    ­  新華社天津12月24日電(記者周潤健)再有一個多月,農曆丁酉雞年就將到來。天文專家表示,雞年將會出現我國傳統曆法中的「一年兩頭春」現象。­  從2017年1月28日開始到2018年2月15日,為農曆的丁酉年,俗稱「雞年」,長達384天。
  • 農曆豬年"無春"? 專家釋疑:無關人類吉兇禍福
    &nbsp&nbsp&nbsp&nbsp「這種說法完全沒有科學根據,出現這種現象與天文曆法有關。」1月21日,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副研究員黎耕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說,沒有立春的現象是由於農曆和公曆的推算方法不同產生的,而「無春年」不宜嫁娶更是無稽之談。
  • 天文專家有話說
    進入臘月後,農曆己亥豬年漸行漸近,年味愈來愈濃。天文專家表示,即將到來的豬年中,將出現我國傳統曆法中的「無春」現象,即農曆的一年中沒有「立春日」。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春的時間一般都在公曆年2月4日前後。
  • 天文專家:不宜嫁娶說法毫無根據
    進入臘月後,農曆己亥豬年漸行漸近,年味愈來愈濃。天文專家表示,即將到來的豬年中,將出現我國傳統曆法中的「無春」現象,即農曆的一年中沒有「立春日」。  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春的時間一般都在公曆年2月4日前後。
  • 豬年沒有「立春」 不宜嫁娶?
    在即將到來的豬年中,將出現中國傳統曆法中的「無春」現象,即農曆的一年中沒有「立春日」。民間相信這樣的年份不適合嫁娶,但天文專家表示,此說法毫無根據,千萬不要被誤導。圖自臺媒據臺灣《旺報》1月10日消息,翻開2019年日曆,竟然找不到立春這個日子,這可不是日曆印錯了。依照天文年曆顯示,從2019年2月5日至2020年1月24日,為農曆的己亥年,亦即豬年。
  • 蛇年無春是啞年?專家:屬曆法推演正常現象
    記者從天津天文學會獲悉,22日可再次看到木星合月。記者了解到,自去年12月3日木星衝日過後,雖然其亮度已經開始逐漸降低,但本月還處於比較明亮的階段,亮度約為-2.5等左右。天黑後,明亮的木星高掛於東南方高空,在金牛座逆行,適合觀測。
  • 蛇年「無春」不宜婚嫁? 專家:曆法推算與吉兇無關
    農曆癸巳蛇年即將到來。細心的人們發現,蛇年將出現全年「無春」現象。這種農曆全年都沒有立春的年份,被民間視為「無春年」,一些市民甚至認為,「無春年」不宜婚嫁、生育。  福建天文學會常務理事、泉州一中地理高級教師陳華彪介紹,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首,2013年的立春在2月4日,仍是農曆龍年,2014年的立春在2月4日,是農曆馬年。因此,蛇年沒有立春。但這是曆法推算所致,純屬湊巧,與民間所謂吉兇禍福、不宜結婚生子說法無關。  專家說,立春在公曆年中的日期基本固定,大多在2月4日,個別年份往前或往後推一天。
  • 農曆雞年「一年兩頭春」,天文專家:勿迷信不宜嫁娶之說
    農曆雞年「一年兩頭春」,天文專家:勿迷信不宜嫁娶之說 「喝春酒,吃春餅,打春牛。」2月3日將迎來立春。天文專家介紹,農曆雞年裡包含有兩個「立春日」。
  • 農曆己亥豬年只有354天 全年沒有"立春日"
    進入臘月後,農曆己亥豬年漸行漸近,年味愈來愈濃。天文專家表示,即將到來的豬年中,將出現我國傳統曆法中的「無春」現象,即農曆的一年中沒有「立春日」。  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春的時間一般都在公曆年2月4日前後。
  • 明晚將出現「四豬喜迎小雪」天文曆法現象
    大洋網訊 明天開始進入小雪節氣,將出現罕見天文曆法現象,這就是「四豬喜迎小雪」。何謂「四豬」?這就是豬年、豬月、豬日、豬時。何謂「小雪」?這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當太陽運行到黃經240度時是「小雪」節氣的開始。今年「小雪」時間出現在11月22日22時59分。
  • 2017年雞年竟然有384天 一年兩頭春有兩個農曆六月!
    據福建新聞聯播報導,從2017年1月28日開始到2018年2月15日,為農曆的丁酉年,俗稱「雞年」,長達384天。二、「一年兩頭春」!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說,所謂「一年兩頭春」是指在農曆的一年中有兩個立春日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