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即將過去。
每一年的這個時候,我們總要做一個總結,回望一下:
我們經歷了什麼,我們記住了什麼;我們得到了什麼,我們又失去了什麼。
我們總是在跟往事的糾纏中,步履蹣跚,我們也總在焦慮與失望中,重新充滿希望。
盤點2019,看一看,這些影片是不是都曾看過,或許,它們就代表了我們曾經歷過的這一年。
1月:《白蛇·緣起》
國產動漫從「三大」系列(《大魚海棠》《大護法》《大聖歸來》)之後,越來越呈現出一種崛起的狀態。
《白蛇·緣起》這部影片取自中國傳統神異志怪故事《白蛇傳》,可以算是《新白娘子傳奇》前傳。
這種從古典中取材最大的好處就是因為原來的人物形象已經深入人心,所以受眾容易入戲,只要肯花心思,很容易讓觀眾「找到回憶中的感覺」。
所以當影片中《渡情》的音樂一響起,一下就讓大家深陷《新白娘子傳奇》的回憶中。
但是,一件事情最大的優點往往也是最大的缺陷所在。
因為角色已經深入人心,稍有不慎,也會成為「毀童年」系列。
《白蛇》的畫面非常精美,故事結構也很不錯,只是在結尾部分過於匆忙,感覺並沒有完整講好故事。
2月:賀歲檔,佳片扎堆
一部《流浪地球》號稱「開創中國科幻片元年」,相較於影片本身,「吳京帶資入劇組的題外故事」更打動人。
據說吳京本來只是來客串,但看到劇組缺錢,因為被導演和主創們的堅持和追求打動,於是不僅自己不要片酬,而且投資六千萬,最後,《流浪地球》成了賀歲檔最佳影片。
在這裡,不僅讓我們看到電影人的一種奉獻精神,更重要的,是我們看到了電影人的抱團取暖。
細心的觀眾一定發現了,《流浪地球》和寧浩導演的《瘋狂外星人》,人物造型有些相似。
的確相似,兩個劇組在一起拍戲,因為《流浪地球》劇組資金短缺,所以很多道具是兩個劇組共用。
如果《流浪地球》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好的劇本的強大作用,一個好編劇可以拯救一部戲,那《瘋狂外星人》就讓我們看到演員的演技,可以將劇情推演到什麼程度。
沈騰和黃渤,兩位影帝只要站在那裡,就是讓人開心的原因。
3月:《老師好》
郭德綱曾經在相聲裡說過:老一輩給我們留下的經典段子差不多有一千多段,經過我們的不斷努力,差不多還剩下四百多段吧……
當郭德綱聲稱進軍影視的時候,觀眾們充滿了期待,但經過他的不懈努力,終於讓大家知道了什麼叫「絕望」,尤其是被《祖宗十九代》打腫的臉還是那麼生疼。
但在3月,德雲社的張欒作為導演,喜歡「抽菸喝酒燙頭」的于謙作為主演,還是給大家獻上了一部經典之作。
《老師好》講述了師生之間鬥智鬥勇的各種趣事,它的巧妙就在於,讓我們每個人都能記起,自己讀書時的故事,而且在我們畢業之後,終於明白——
有些人,是在自己離開之後,才知道他的好。
4月:《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
去年的《復仇者聯盟3》給大家留下了懸念,這應該是為數不多的一部主角竟然被反派輕鬆滅掉的電影。
英雄們一頓操作猛如虎,但滅霸的一個響指秒變土。
或許是我們的「正義之心」隱隱不安,於是終於等到了最後一部的到來。
《復聯4》作為一個系列的終結,在宣傳上佔盡優勢,但這樣的影片,對電影的發展卻很不利,這樣的影片,並沒有考驗到導演的功力以及演員們的演技。
不是因為演員的表演讓人牢記,而是因為電影中的人物讓人記住演員,這是一件很滑稽的事。
5月:《阿拉丁》
這是幼年童話故事的「真人版」。
迪斯尼竟然開始走上印度寶萊塢路線,演員們一言不合就唱歌又跳舞。
影片保持了迪斯尼一貫的細膩。
在人物刻畫上,阿拉丁與公主之所以能走到一起,是因為雖然他們身份不同——一個小偷和一個公主,但他們的靈魂深處的追求是相同的,他們渴望被認可,渴望愛。
孤獨的靈魂總是渴望相互依偎,而人可以不認識人,但靈魂一定會認識靈魂。
所以阿拉丁贏得了魔毯,最後抱得美人歸是一個必然的故事。
6月:《千與千尋》
宮崎駿這個有趣的老爺子,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在做出一部動漫後,對外宣稱太累了,我要隱退。
然後幾天之後,他會發現自己熱愛工作,熱愛動漫,於是復出。
所以對於宮崎駿,我們最不害怕的就是他隱退,因為知道,他一定會回來。
而宮崎駿的動漫,不僅是那些乾淨的畫面與背後關於愛的思考讓我們感動,還有一種堅持。
所有經歷過時間考研而保留下的東西,一定會閃閃發光。
所以宮崎駿的動漫,一旦重映,總能吸引那些嚮往著光的人向前圍攏。
7月:暑期檔,《哪吒之魔童降世》
這是2019最為驚豔的影片。
它被稱為「國漫之光」,國產動漫在這裡,似乎達到了一個高峰,而且因為取材的原因,甚至喚起了影迷們強烈要求製作「封神宇宙系列」的呼聲。
臺詞充滿「現代梗」而又燃到爆,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讓人熱血沸騰;
情緒引導張弛有度,一瞬間讓你哄然大笑,一瞬間又讓你忍不住痛哭流涕。
所有用心製作的東西,都值得被好好欣賞,並獲得稱讚。
8月:《烈火英雄》
根據真實事件改編,所以影片從一開始就具備了接近我們日常生活的真實性。
在電影中,緊張激烈的節奏,會讓我們在烈火中看到那些平凡的偉大。
樸樹在《平凡之路》中唱過:
我曾經跨過山和大海也穿過人山人海我曾經擁有著一切轉眼都飄散如煙我曾經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見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其實我們不一定要一味歌頌偉大,因為平凡中的那些感動,就是偉大。
在凡庸的生活,很多時候我們的心已經變得堅硬,我們已經忘記了,所有的堅硬的外殼,其實是為了保護某些柔軟的存在。
電影的一個功效,就是提醒我們,我們的心是柔軟的。
9月:國慶檔,影片扎堆,神仙打架
《我和我的祖國》最為做強旋律,必然熱映,《中國機長》和《攀登者》都有著真實人物及背景故事支撐。
在這裡,我們能看到三部影片的內在一致。
導演們已經開始放棄宏大敘事架構,而是從小人物身上作為切入點,從一件小事來映襯大環境的變化。
正如前面所說的那樣,我們能夠從平凡中獲得力量,這種力量,會讓人變得偉大。
無論是《我和我的祖國》中的七個故事,還是《中國機長》中對航空機組工作的真實復現,還是《攀登者》在險惡環境下刻畫人物的內心。
我們能從這些故事裡,看到小人物的堅韌——這也是能夠打動我們的地方,我們知道,那些人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和我們一樣,他們經歷的事情,我們也可能會經歷。
因為熟悉,所以感同身受。
有時候不再去片面追求偉大,在那些微小的縫隙裡,反而能看到人性的光。
10月:《少年的你》
有時候你會感慨,生命裡有一些事情,真的是機緣巧合。
當年,曾志偉、陳可辛等人一起成立電影公司UFO,他們選擇帶有文藝氣質的商業片作為選材方向,不久,拍出了第一部影片《甜蜜蜜》。
影片《甜蜜蜜》的導演是陳可辛,曾志偉主演,許月珍監製。
後來,「UFO」電影公司因為意見不合解散,但幾位合伙人的關係一直不錯。
曾志偉有個兒子曾國祥想當導演,陳可辛就讓他到自己劇組做「跑腿小弟」,積累經驗。
曾國祥想拍電影,陳可辛就讓自己的御用監製許月珍去做了監製。
後來電影拍成了,好評如潮。
這部影片就是《七月與安生》。
影片殺青後,許月珍又找到曾國祥,說手頭有一部校園霸凌題材的故事,要不要拍?
曾國祥看完劇本後很感興趣,於是拍出了這部電影——《少年的你》。
11月:《兩隻老虎》
集結了葛優以及喬杉、潘斌龍等笑星,甚至已經很久沒拍電影的趙薇也參與其中,並把它當作自己的「復出之作」。
但很遺憾,這部影片反響並不如預想中那樣好。
劇情本身存在欠缺,而且欠缺很大,好在葛優大爺這位老戲骨,他們是用人物硬生生支撐了一部電影。
很多人看過後表示看不懂。
看不懂就對了。
黑色幽默題材,這種類型電影國內導演界拍的最好的就是寧浩,當初的《瘋狂的石頭》就是這種類型。
或許是導演並不能完全掌握節奏,總之這部電影不推薦去看。
12月:《誤殺》
本以為年末不會有什麼出彩的影片,或者大家注意力集中在黃渤的新片《背光抓走的人》,但沒想到這部翻拍片竟然獲得了觀眾青睞。
這部電影翻拍自印度電影。如果去影院觀看,印度電影是最適合的選擇,因為時常有保證,而且動不動還能看到歌舞表演。
這部影片對原作的翻拍很深入,而且能融入當下的一些社會問題。
總之,影片不錯,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