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都講述了哪些做人的道理?

2021-01-19 大咖說史

在科技社會高速發展的當今,曾經毫無社會經驗的年輕人,逐漸變成了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而有一部分人,甚至已經成為一個機構組織團體中的領導人物。

可是儘管發展的勢頭一片大好,一些昔日毫無經驗的年輕人在不斷吸取教訓之後,變成了一個企業或者公司當中最為重要的核心骨幹,但還是會有一些人認為自己缺少相應的能力,正因如此,自己只能成為團隊中隨大流的跟隨者,而不能成為引導潮流的中心人物。

這些人可能缺的並不是經驗能力,而應該對自己的個人性格和秉性做出一些改正,正如先祖代代相傳的一句話,「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如果可以知曉這句話的真正內涵,那麼相信每一個年輕人在步入職場後都可以將危機轉為機遇,更好地解決擺在自己面前的困難,這句話講了哪些做人的道理呢?

圖片:水至清則無魚劇照

一.古語內涵

1. 上半句:水至清則無魚

這句話只看表面字意可以知道它的內涵,翻譯成現代漢語也就是,如果水無比純淨,那麼任何魚都無法在裡面生存,因為接近理想純淨值的水,內部幾乎不含有任何雜質,而魚想要在水中生活的話,還需要依靠水中的氧氣、透射進來的陽光以及漂浮在水中的各類有機物等。

如果在水中沒有這些物質的存在,那麼魚根本無法在這樣的環境中生存,迎來它們的只有死亡,要知道,在古代根本沒有相關的檢測儀器,而古人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很是讓人傾佩。

2. 下半句:人至察則無徒

下半句主要針對的就是普通人了,這裡的「察」指的是對人要求過高甚至不近人情,而「徒」指的朋友,而非日常生活中指代的徒弟。

將後半句文言文翻譯成普通話,意思就是如果一個人對別人太嚴厲,不允許別人有一點閃失,那麼他很難找到知心朋友。同樣,這也適應於當今職場,在職場中這樣的人無法和他人交流溝通,進而會被團隊孤立。所以說,我們可以對自己制定一套高標準的評價方案,但這並不適用於其他人。

圖片:對別人太嚴厲劇照

二.古語記載

1. 大戴禮記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這句話在幾千年前就已經膾炙人口了,隨後代代相傳至今,一直都是千古名句。《大戴禮記.子張問入官》中敘寫,子貢在做官前問孔子,「人做官是應該做什麼事情呢」?

孔子隨後對他的弟子在為人做官方面連篇暢談後,用一句話總結了他的想法,那就是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他對子貢表示為人處事時要有容人之心,不可挑刺兒,這樣才能博得他人的尊崇。

2. 漢書

這樣的事例在《漢書·東方朔傳》中也有記敘,在東方朔勸諫漢武帝時,也說「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他還表示:「皇帝戴的禮帽前飾有玉串,這是用來遮擋視線的,同樣普通人用棉球塞住耳朵,這樣就聽不見流言蜚語了。看見了當做沒看見,聽見了當做沒聽見,好的德行應予以肯定,原諒人犯下的小過錯,人無完人,不應求全責備。」

在勸諫的過程中,他從多方面闡述了這句話,所以說,公嚴明正是一件好事,但是一旦做得過了度,也就是說人一旦過於察,往往會收到適得其反的效果。

圖片:東方朔勸諫漢武帝劇照

三.古代反面事例

1,海瑞的背景

明代的名官海瑞在做官時十分中正,從古至今有著「海青天」的稱號。他糾正冤案,處置土豪,一味追求不欺騙任何人,貪官汙吏們對海瑞又恨又怕,可是海瑞卻從未有任何弱點展露在他們面前。

正如此,在渾濁的政界他猶如照妖鏡般閃爍,貪官們只好極度誇讚海瑞中正,實際是想這位「閻羅」趕緊離開他們的所在地。

圖片:海瑞做官時劇照

2.直言勸諫

在嘉靖四十五年,海瑞看到嘉靖皇帝每天沉溺在求仙問道中,對政治事務毫不上心極為荒唐,他解僱了所有傭人並且和親屬離別,抬棺上疏。

他在勸諫的文章中大力指責嘉靖皇帝,甚至還聲稱嘉靖皇帝的名字其實就是將家產敗乾淨。海瑞為何不顧自己性命也要勸諫嘉靖呢?海瑞這樣做的目的是希望通過聖人所說,懇求皇帝治理盛世,那麼他的性命不值一提。可嘉靖皇帝極為聰敏,在經過勸諫過後並沒有打算殺他。

因為嘉靖知道如果殺了海瑞,那麼「昏君」這一千古罵名將由嘉靖一人擔下,而如若嘉靖認為自己的做法無可非議,那麼海瑞的行為就是在抹黑皇帝,恐怕誅他九族都不過分。

嘉靖帝想了許多,在決定赦免海瑞的同時,又把海瑞投入監獄處以死刑的決定寫在聖旨當中,他的計劃是讓官員自己拿著聖旨,不可以騎馬也不可以乘坐車轎,在中午時分抵達監獄,如若午時三刻聖旨沒有送達,那麼就是老天爺不打算讓海瑞死。

由於運送聖旨的官員腿部有疾病走不快,所以聖旨並沒有在午時三刻前送達,也就是說老天赦免了海瑞。

圖片:海瑞被投入監獄劇照

3.後世影響

海瑞求死不成,而且也沒有完成自己勸諫的初心,對此他表示自己求仁力所不及,甚至還無法捨生取義,皇帝並沒有打算取我性命,我又怎敢妄言自己是替代聖人在說話呢。

從此以後,海瑞名聲大振,不過他為之後的官員文人做出的並不是好榜樣,之後以中正自居的官員為了讓自己以直言勸諫這樣的名聲流芳千古,居然都把在朝廷上公然挑釁皇帝威嚴當做光榮之舉,這也使得明朝的壽命急劇縮短。

圖片:明朝的官員文人們劇照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表明為人處事要遵循適度原則,海瑞以及身後的明朝百官,對明朝的影響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同樣,如果想在當今社會當一個合格的領導者,嚴於律己寬以待人永遠都是最好舉措。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製作!

相關焦點

  •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的含義,我們真正弄懂了?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是《大戴禮記·子張問入官篇》中的名句,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至理名言。其中的「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還分別成為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成語。但是,可能很多人沒有注意到,「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這句名言本身的含義,及「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兩個成語的含義,它們都可能與我們看到大多數辭書闡釋的含義有差別。《大戴禮記》第六十五子張問入官篇寫到:「……故君子蒞民,不臨以高,不道以遠,不責民之所不能。今臨之明王之成功,而民嚴而不迎也;道以數年之業,則民疾,疾者闢矣。
  • 我們真的理解「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的意思嗎?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是《大戴禮記·子張問入官篇》中的一句名句,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句至理名言。其中,「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也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成語。然而許多人可能沒有注意到「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和「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的含義可能與大多數詞典的不同。《大戴禮記》張文儒的第65個兒子寫道:「……故君子蒞民,不臨以高,不道以遠,不責民之所不能。今臨之明王之成功,而民嚴而不迎也;道以數年之業,則民疾,疾者闢矣。故古者冕而前旒,所以蔽明也;統絖塞耳,所以弇聰也。故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 君子之交淡如水「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人與人之間相處,如何處理正常朋友的關係,往往見仁見智,「人至察則無徒」君子之交淡如水,我們怎樣對待呢?  成語云:「水至清則無魚 人至察則無徒」,用現在的白話來說就是:「水太清了,魚就無法生存,要求別人太嚴格了,就沒有夥伴。現在有時用來表示對人或物不可要求太高。
  • 水至清則無魚 女人想要一個完美的婚姻 千萬不要輕易說出這三個字
    幾乎在所有的愛情裡,都是女人不厭其煩打破砂鍋問到底地糾纏一個問題:「你愛不愛我?」而男人說「我愛你」基本只是在剛開始追求一個女性的時候才捨得奉上的三字經。一旦女人點頭關係確定下來之後,情況便急轉直下。這三個字變成了女人的口頭禪,而男人基本不會這麼理會,甚至感到厭倦和壓力。聽見一個條件十分優秀的男人抱怨真愛難覓。
  • 周公解夢:夢見魚,心情爽;夢見水,財源廣
    《周公解夢》井內有魚,遷官至。《周公解夢》夢大魚躍水盆中,吉。婦夢此,主生貴子,以名問世。《夢林玄解》夢釣得大魚,吉。魚為陽物,夢得大吉,為聯姻巨豪之兆。娶女必得富貴 家之女,納寵必逢舊族之人,求財定能稱心,謀望自然如意。《夢林玄解》夢釣得大魚。為聯婚大家之徵。求財主能稱心,謀望自然如意。《斷夢秘書》夢釣魚,主得酒食。
  • 雙魚座的愛魚說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當下不見熊出沒,只有愛魚一說。雙魚座的男生,浪漫滿屋,少不了的愛魚說。小時候回佛山鄉下,媽媽會找表弟去田間捕魚,給我樂趣一番。有了期盼,廣州輾轉公車、輪渡和火車,也不覺累。如今,捕手成了鋼材老闆,田也沒了,魚兒遊在記憶中,那來時的美好時光。
  • 做人,真正格局大的人,往往有一個特徵,必為人中龍鳳,你有嗎?
    做人,真正格局大的人,往往有一個特徵,必為人中龍鳳,你有嗎?這個特徵就是能夠容人之短。你的格局越大,越能容人之短,你的對手就越少,你的朋友就越多!「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做人格局大的人,不僅能承認別人的長處,積極學習,也能容人之短處,甚至是在旁人看來不可容忍之事,懂得一個「恕」字嗎,如此,對手自然越來越少。比如,韓信未出名時,在鬧市上曾被無賴逼迫從胯下爬過,稱為「胯下之辱」。後來,韓信成為一代名將、西漢開國功臣後,不僅沒有找無賴報復,反而對其任以官職,其格局之大實非旁人所不可及,實為「豪傑之舉動也」。
  • 人品端正,無懼流言蜚語,清者自清,內心無愧一生
    有智慧的人都喜歡大道至簡,因此,功和利,不可趨之若鶩;名和財,不可為之所累。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我們要簡簡單單的做人,踏踏實實的做事,用智慧化難為簡。為名利盡拋寵辱,清純似兒時天真的童貞,樸實如父輩耕耘的沃土,只有心情平靜的人方能視見「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的悠閒,聽聞「荷風送秋氣,竹露滴清響」的天籟,感受那「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的空曠。
  • 俗語說「麻面無須不可交」,含義是什麼?說的很現實
    如「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顴骨高,殺夫不用刀」等等,這些名言警句,或帶有深刻的哲學意義,或幽默風趣,貼近現實生活,給人以指導意義。而在這些名言警句中,還有很多是對人外貌的描述,比如剛才所舉例的「顴骨高殺夫不用刀」等,就是古人日常生活經驗的總結。眾所周知,在人際交往中,相貌是一個人最為直觀的外在體現,也容易讓人形成第一印象,從而從中判斷出其人真實人品的真偽。
  • 農村俗語「年逢雙春雨水多,年逢無春好種田」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人們根據生活和勞作經驗總結而來。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二十四節氣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年逢雙春雨水多,年逢無春好種田」,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還有道理嗎?
  • 做人,糊塗一點,挺好!
    人生在世,難得糊塗,寓意凡事不必過於計較,也在告訴我們,有時候明明心裡明白卻裝作糊塗的人,才是真正的清醒,才是真正的大智慧。做人糊塗一點,是一種意境,也是一種修行。人的一生,每個人都會有屬於自己的與眾不同,面對殘酷的現實,有時我們還真的需要一點「糊塗」,所以才有了鄭板橋的這句「難得糊塗」作為人們行於社會的處世警言。
  • 農村俗語:「人無毛髮,富貴一生」有什麼道理,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農村俗語:「人無毛髮,富貴一生」有什麼道理,老祖宗的經驗之談。生活在農村中,常常被一些農村老俗話所折服,因為這老俗話不僅包含著一些生活的道理,而且也教會我們怎樣去為人處世。因此今天我們就說一下農村老話:「人無毛髮,富貴一生」到底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呢?
  • 俗語說″兩腮無肉不可交″,其實下一句更經典,你聽說過了嗎?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古人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耐人尋味、富有哲理的民間俗語。大家有沒有聽說過一句古人察人識人的俗語?叫做″兩腮無肉不可交″,其實除了這一句,下一句更加經典,那便是″滿臉橫肉是兇者″。這兩句話到底表達什麼意思?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慢慢討論。花開兩朵,各表一枝,首先說說上一句:″兩腮無肉不可交″。
  • 曾國藩:人交往中,銘記這三條中庸之道,讓你風調雨順!
    ——曾國藩意思就是說:做人太過於清高,就會有損與他人的相親相愛;太過於和順,就會有失自身正直的行為,所以為人處世貴在秉持中庸之道。曾國藩認為為人處世不能太清高、孤傲、不合群,也不能盡做」老好人「,這樣都是沒有把握好做人的尺度。
  • 農村俗語「男人無妻財無主,女人無夫身落空」這句老話有道理嗎?
    而農村老話,「男人無妻財無主,女人無夫身落空」,正是這種生命觀和中華文化的體現。農村俗語「男人無妻財無主,女人無夫身落空」啥意思?這句話最早見於書面語言是在《西遊記》中,原畫是說「常言道:『男子無妻財無主,婦女無夫身落空。』」意思是說男人不娶妻子,錢再多,也無人掌管;女人沒有丈夫,自身空落落,沒有依靠。
  • 俗語:「廟小妖風大」,下半句大多數人不知,教你四個做人的道理
    俗語是我國勞動人民根據多年的生活實踐經驗總結出來的一種優秀的文化形式,俗語用簡單易懂的詞語揭示了深刻的生活哲理,俗語不僅生動有趣,並且非常實用。有一句俗語「廟小妖風大」就是用於指導人際交往的俗語。首先,從字面的意思來看,這句俗語就是說,如果廟宇太小了,一些稍微有一點本領的妖怪就鎮不住了,廟裡的妖氣就會很大。引申到現在的職場中,一些小的單位,往往不良風氣會很嚴重。這是因為,在相對小的圈子裡,往往更容易引起勾心鬥角,為了一些很小的利益,都會爭得雞飛狗跳。一些大一些的單位,一些鼠肚雞腸的人反而不敢隨便造次,這是因為,一旦他們的陰謀詭計被人們拆穿,他就在單位就混不下去了。
  • 子水至清至寒,戊土堵子水的作用更大
    戊土生子月養殖甲木的道理與亥月戊土相同,不在重複。但是養殖乙木卻不一樣,戊土生亥月是乙木死於亥,研究的方向是如何處理這個死乙木。而戊土生子月是乙木病於子,需研究的是該如何對付這個生病的乙木。戊土是長草的不能長禾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