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PM2.5,還有別的傢伙在空氣中作妖?

2021-01-09 果殼網

|· 本文來自「我是科學家」·|

飽受空氣汙染的地球 | 圖片來源:http://secondwindairpurifier.com

你還記得一年中有多少日子都被霧霾嚇得戰戰兢兢地出門?毋庸置疑,以霧霾為代表的空氣汙染等問題,正在越來越多地入侵我們的生活。

一說到空氣汙染,有人會習慣性地把它等同於PM2.5(細顆粒汙染物)。但事實上,評定空氣汙染的指標裡,可不單單只是這個傢伙。目前的空氣品質評價使用 AQI(Air Quality Index:空氣品質指數),它衡量了6種主要汙染物,分別是SO2、NO2、PM10、PM2.5、O3和CO。

隨著環境問題被廣泛關注,以及防治措施的實行,在許多報告中都顯示,空氣中有害細顆粒物的數量正在慢慢下降。但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一篇文章卻指出:PM 2.5的減少,卻導致了另一種汙染物——臭氧汙染的增加,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圖片來源:Pixabay

什麼?你不知道臭氧汙染

臭氧的好與壞 圖片來源:https://ecology.wa.gov

提起臭氧,很多人都會想到臭氧層,也就是距離地球表面15-50km的平流層中,一層高濃度的臭氧區域。它能吸收掉陽光中的大量紫外線,所以被稱為地面生物的「保護傘」。

但由於臭氧的強氧化性,當它分布在地面上時,就變成了另一種角色。濃度超過一定值的臭氧,是光化學煙霧的主要成分。此時的它就化身了「惡魔」:高濃度的臭氧會損害眼睛、呼吸道等,嚴重的還會導致肺氣腫、意識障礙和死亡。以呼吸道疾病為例,0.1-0.2mg/m³的濃度,就會引起哮喘發作。高濃度臭氧對老人和孩子的影響最為嚴重。

這個透明殺手是什麼來頭?

空氣中的臭氧汙染主要來自於化學反應,有三個主要因素:氮氧化物(NOx)、揮發性有機物(VOCs)和強烈陽光。

化石燃料燃燒時,會向大氣中排放 NOx 和VOCs 等汙染物,在強烈陽光下這些汙染物間會發生光化學反應,就會產生臭氧。

臭氧並不像細微顆粒物那樣會讓空氣混濁,而強烈光照下會誘導臭氧生成,所以臭氧汙染常出現在風和日麗的日子。有時候出門看到晴空萬裡,你會覺得空氣清新通體舒暢,殊不知臭氧汙染可能悄悄地在傷害著你。此外臭氧汙染並不能用口罩抵擋,除了在汙染時避免外出,沒有更好的抵禦方法。

美國洛杉磯的光化學煙霧,褐色為NO2汙染。圖片來源: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

PM2.5 的降低讓臭氧汙染加重了嗎?

2015年平均臭氧汙染含量 圖片來源:http://ccacoalition.org

從2013年起,為了遏制空氣汙染的情況,國家制定了嚴厲的措施。包括限制上路汽車數量,關停燒煤舊式發電站或者改建為天然氣發電站等等。

這些措施看上去頗有成效:在一篇文章中,研究者們統計近幾年空氣品質,發現2013年到2017年,中國東部PM2.5的濃度下降了近40%。但在同樣的時間內,大城市的臭氧濃度卻上升了5%-10%。

臭氧的生成(圖中溫度為華氏度,即32℃左右)。圖片來源:https://slideplayer.com

其實在之前就有很多調查報導,指出PM 2.5降低和臭氧汙染加劇存在著相關性,那這二者究竟有什麼淵源呢?

研究者通過進一步實驗發現,空氣中的這些顆粒物就像小海綿一樣,能吸附化學自由基,以阻止臭氧的產生。當PM2.5濃度降低,細微顆粒減少時,對反應物的吸附量也會減少,最終導致大氣氧化性增加,促使VOCs和NOx轉化成了臭氧。

此外,如果PM2.5濃度過高,光照和輻射就會減弱,達不到臭氧生成的條件,反過來,PM2.5等細微顆粒降低,光照增強可能會促發臭氧的濃度增加。

研究大氣化學與環境工程的教授Daniel Jacob,在一篇新聞稿中指出:環境治理導致臭氧汙染加劇的現象,在其他國家都未曾觀測到過,看上去中國在環境環境治理問題上,似乎有些太著急了,對於PM2.5的治理上,中國只用了4年的時間,就得到了美國在30年所完成的效果,如此引發的新的問題也應該帶來一點反思。

雖說目前臭氧汙染的危害還遠不及PM2.5,但其上升的趨勢還是需要及早被遏制。生態環境部的專家劉炳江在一次發布會上談到了解決之道。他認為這二者之間的聯繫,起到了很好的提醒作用,能督促在重視PM2.5治理的當下,同時去注意臭氧汙染的防治。而目前最好的方法還是控制VOCs的排放:「因為VOCs既可能轉化成PM2.5及PM10,又是形成臭氧的前體物,控制它可以起到一箭雙鵰的效果。」(譯者:小刀;編輯:大慶)

參考資料: https://sites.google.com/site/pm25opendata/what-is-pm2-5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7%AD%E6%B0%A7 https://cn.nytimes.com/china/20150812/cc12ozone/zh-hant/ http://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15/201901/t20190122_690319.html (臭氧的汙染的危害、成因、和防治):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78403749_chouyangwurandeweihaichengyinyufangzhi 文章來源:http://www.anthropocenemagazine.org/2019/01/chinas-particulate-pollution-is-plummeting-but-thats-not-good-news/ (本文由Storythings供稿)

相關焦點

  • 《空氣中PM2.5》20問
    雖然自然過程也會產生PM2.5,但空氣中PM2.5的主要來源還是人為排放。人為直接排放主要來自燃燒過程,其次還有道路揚塵、建築施工揚塵、工業粉塵、廚房煙氣等。自然來源則包括:風揚塵土、火山灰、森林火災等。 9. 哪種汙染源對PM2.5的貢獻最大?
  • 北京市PM2.5數據實時監測發布
    坐落在北京市東城區東四六條東城區環保局的pm2.5監測點是北京市環保檢測中心35個pm2.5監測站點中的一個。監測點內有一臺監測pm2.5的檢測設備,一臺數據傳輸設備。pm2.5監測數據通過樓頂的空氣採集管道進入監測設備得出,檢測設備將數據傳輸到傳輸設備裡,傳輸設備通過3G網絡將數據回傳至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
  • 空氣品質隨身看——智米PM2.5檢測儀
    PM2.5對於人體健康的危害我們都很清楚,平常我們一般都是依靠天氣預報來判定每日的空氣品質的,比如我們會根據天氣預報中當日空氣PM2.5的濃度來判斷是否適合出門晨練、出門是否需要戴口罩、是否適合開窗通風、是否需要開啟空氣淨化器等,但天氣預報畢竟帶有局限性,測點分散且固定,不能實時、完全體現出個人身邊的空氣品質狀況以及室內
  • 空氣汙染檢測專屬設備—PM2.5傳感器
    例如車載淨化器、PM2.5檢測儀、氣體檢測儀、帶淨化功能的空調、抽油煙機、新風系統、煙霧警報器、掃地機、吸塵器、智能垃圾桶、掃地機器人......等等領域都有PM2.5傳感器的身影,可見PM2.5傳感器似乎無處不在。下面工採網小編和大家聊聊空氣汙染檢測專屬設備—PM2.5傳感器!
  • 對抗霧霾第一步,PM2.5檢測儀對比評測
    在做這次對比評測前,先說兩個關於PM2.5檢測儀的基本要點:1,如何看待便攜檢測儀和官方公布的數據。測量空氣中pm2.5細顆粒物汙染的方法有很多,目前便攜檢測儀使用比較準確的技術是雷射檢測,測量的是單位空氣中顆粒物個數。
  • 空氣品質不僅是PM2.5,檢測VOC更重要
    說到空氣品質的指標,絕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應該都是PM2.5。這也是霧霾天氣的最主要汙染源。PM2.5,也就是細顆粒物,只是在空氣中當量直徑小於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它能夠較長時間的懸浮在空中,容易附帶有毒有害物質,對人體的健康和環境質量影響很大。不過就室內空氣而言,僅一個PM2.5指標就有些太單薄了。
  • 室內使用加溼器,PM2.5數值會上升?記者體驗,真相是
    這到了冬天,天氣就是太乾燥,再把空調,暖氣啊一開,越發讓人覺得空氣幹得讓人不舒服,這個時候有個東西一定可以幫到大家,空氣加溼器,緩解乾燥的神器。今天的娜樣生活就跟大家說道說道有關加溼器的事。記者在街頭採訪了一些市民,對於網上所傳使用加溼器會使房間內PM2.5數值升高的說法,不少人表示不太相信也不能理解。記者檢測:使用加溼器 PM2.5數值確實升高為了驗證網上的說法,記者準備了一臺家用加溼器,以及礦泉水、純淨水,還有自來水,試驗前用專業儀器檢測出房間內的空氣品質為優,PM2.5數值為30多。
  • PM2.5傳感器用於室內空氣清新機的空氣品質監測
    原標題:PM2.5傳感器用於室內空氣清新機的空氣品質監測   現在,許多室內空氣品質檢測報告顯示,家庭生活中會產生一些PM2.5粉塵顆粒物等空氣汙染物,會對人們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影響
  • 北京市民今可上網查詢空氣品質 今年將建PM2.5監測站
    ,就可以隨時了解自己生活工作區域的空氣品質現狀。  今天開始,北京27個監測子站的空氣品質單站數據將在環境保護監測中心網站滾動發布,市民上網可隨時了解自己所在區域的空氣品質情況。  記者今早打開了北京市環保監測中心的網站,在網站左側邊欄十分醒目的位置能一眼看見天藍色的空氣品質實時發布的專欄,專欄最上邊標明了今天的日期,緊接著下面就是空氣品質日報。
  • PM2.5是什麼意思?
    雖然PM2.5隻是地球大氣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組分,但它對空氣品質和能見度等有重要的影響。與較粗的大氣顆粒物相比,PM2.5粒徑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且在大氣中的停留時間長、輸送距離遠,因而對人體健康和大氣環境質量的影響更大。2012年2月,國務院同意發布新修訂的《環境空氣品質標準》增加了PM2.5監測指標。
  • pm2.5確認為致癌物 pm2.5是什麼意思?
    [潘小川]應該說嚴重的大氣汙染確實是對健康有危害的,這些年我們也都做了一些研究了,像北京等國內一些城市坦率地講現在的空氣品質水平,或者說是空氣汙染的水平,客觀上說確實已經對我們人群的健康產生一些影響了,我們原來也發布過一些科研的結果,確實是產生一些超額的死亡率,就是由於PM2.5的汙染,確實造成了更多的人的死亡,還有一些像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都會增加,你剛才提到,我們最近也是有一些研究發現人的一些生殖
  • 空氣重汙染呈現四大變化 PM2.5的主要組分變了
    這兩天,霧霾又來了,北京處於空氣重汙染橙色預警之下,全市PM2.5平均濃度在200微克/立方米上下。這一次重汙染過程將持續三天,「比起以前動不動就長達一周的重汙染,現在的重汙染『溫柔』了不少。」市民薛女士調侃道。經過5年的大氣治理,雖然目前的北京仍有重汙染發生,但實際上霧霾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
  • PM2.5,準確預報到底難在哪?
    原標題:PM2.5,準確預報到底難在哪?   「不到10小時,PM2.5的實時濃度就從50微克/立方米上升到了七八百微克/立方米,並最終攀升到1500微克/立方米,成霾速度之快,數值之高,我們的空氣汙染預報模式真是沒『見過』啊。」對於北京那場快速成霾的空氣汙染,中科院大氣物理所研究員王自發仍然記憶猶新。
  • 北京PM2.5監測方案確定 環路設PM2.5交通監測站
    記者6日從北京市環保局獲悉,PM2.5監測布點方案已確定。本市原有的27個空氣品質監測子站新增PM2.5等汙染物監測設備;另外新增8個監測站,分別是5個交通站、3個區域站。35個監測站涵蓋了空氣品質評價點、對照點、區域點、交通點四種類型,均勻分布於各區縣,逐步具備按新國標監測6項汙染物的能力。
  • 廣州PM2.5有望納入天氣預報
    3月13日,廣州市環保局新聞發言人、副局長楊柳做客大洋網,暢談廣州新公布的PM2.5(可入肺顆粒物,又稱「灰霾元兇」)。據悉,自3月8日公布以來至13日早上8點,公布的228期PM2.5數據中僅8期超標。
  • PM2.5檢測儀概述
    品牌:深新地標環保型號:XDB-PC-3A一、 PM2.5檢測儀概述袖珍式雷射可吸入PM2.5粉塵檢測儀主要用於公共場所空氣中可吸入粉塵(PM2.5)濃度,也可用於潔淨環境測量單位體積空氣裡粒徑為0.3—2.5μm塵埃粒子的數量。
  • PM2.5實時監測 思樂智 MEP-101 PM2.5檢測儀保衛你我健康
    針對愈發嚴重的室內空氣汙染,思樂智藍色智能家居生態鏈又潛心研究,生產出了一種能夠實時監測PM2.5的高顏值監測儀,時刻監測,讓室內空氣汙染毀於一"蛋"。  霧霾高峰季已來臨,出門隨處可見帶著口罩的人們。現在,在外防著PM2.5,到家了還要擔心室內汙染。
  • PM2.5有什麼危害呢?具體的測量方法是?氧風新風系統有用嗎?
    PM2.5是指大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雖然PM2.5隻是地球大氣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組分,但它對空氣品質和能見度等有重要的影響。PM2.5粒徑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且在大氣中的停留時間長、輸送距離遠,因而對人體健康和大氣環境質量的影響更大。
  • 深圳「一街一站」空氣監測體系上線 PM2.5數據實時可查
    新華社深圳6月6日電(記者王豐)記者6日從深圳市人居環境委員會獲悉,深圳市「一街一站」網格化空氣監測體系6日正式啟動上線,全市74個街道的PM2.5監測站點的監測數據均已接入該系統。深圳市人居環境委員會副主任盧旭陽介紹,近年來,深圳市空氣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 科普:PM2.5怎麼測出來的?
    如何從看不見的空氣中被監測出來的?PM2.5的標準是什麼樣的?PM2.5是什麼意思?PM其實是顆粒物的意思,是英文particulate matter的簡稱,2.5表示的是每立方米空氣中這種顆粒的含量。例如PM2.5為0.042mg/m³,就表明每立方米空氣中PM2.5的含量是0.042毫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