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是「世界嗓音日」。您知道嗎?除了我們熟知的喉炎、聲帶小結、聲帶息肉外,「娘娘腔」、「男生女調」、「娃娃音」也是嗓音疾病。專家表示,很多嗓音疾病可以通過嗓音治療來糾正,有的可能還需要做手術。
■新快報記者 梁瑜 通訊員 靳婷
嗓音發聲訓練可糾正「娘娘腔」「男生女調」「娃娃音」
30歲左右的林先生因為總被人嘲笑說話像女人、「娘娘腔」到嗓音門診諮詢,他自稱自己的嗓音問題讓他很自卑,他想知道自己的問題是不是能改變。醫生分析後發現,林先生說話語調不高,不是「男生女調」,而是俗稱的「娘娘腔」,可以通過嗓音發聲訓練改變。可模仿男播音員的播音尤其是語氣,每天讀兩次,每次15分鐘,訓練6-9周,慢慢糾正說話語氣,可擺脫「娘娘腔」。
「人們常形容一個人說話『娘娘腔』,這和『男生女調』不是一回事。」廣東省人民醫院咽喉頭頸頜面外科葛平江主任醫師指出,影響嗓音有四要素:音色、音調、音強和音長。「娘娘腔」主要是男性在說話語氣上與女性相似,例如,女性說話最後一個字的音調上升,而男性則是下降。而「男生女調」是男性的音調處於女性音調範圍。「成年女性的音調為200-300赫茲,成年男性為100-200赫茲,小孩的音調為300赫茲以上。」葛平江指出,「男生女調」就是男性的音調在200-300赫茲。「男生女調」90%是功能性的,可通過嗓音發聲訓練改變到正常音調,少數是器質性原因,嗓音發聲訓練修正不了,只能通過手術鬆弛聲帶糾正。
有些成年女性有「娃娃音」,即是她們的音調在300赫茲以上。「是否糾正,看個人是否需要,若覺得很困擾,若是功能性的,也可以通過嗓音發聲訓練修正。
葛平江告訴記者,一般來說,有嗓音問題,會先進行嗓音疾病評價,就是評價音色、音調、音強和音長,可通過患者自身主觀評價、醫生對嗓音的主觀評價、頻閃喉鏡評價、空氣動力學評價和音聲學評價完成。現在還有計算機嗓音分析,就是通過計算機平臺分析音色、音調、音強和音長,只要懷疑嗓音疾病時都建議做。
兒童不宜唱成人歌曲
兒童嗓音健康常被忽視。不少家長為了展示孩子的唱歌天賦,會讓孩子學唱成人歌曲,甚至樂於讓孩子演唱《青藏高原》、《天路》等高難度歌曲,葛平江認為,這是很不妥的。
「兒童的音調高,在300赫茲以上,似乎很適合飆高音,但是,他們音域比成年人窄,只有1個半八度,而成人有2個半八度,演唱3個八度的《天路》對孩子們來說是超過他們音域範圍的,為了唱上去,孩子們扯著嗓子唱,容易把嗓子唱壞,出現聲帶息肉、小結等。」他認為,兒童就該唱兒歌,因為兒歌都是按兒童的嗓音特點設計的,音域在1個半八度以內,唱起來不傷嗓。
Tips
愛護嗓音,從日常生活開始
一、儘量改善發音行為,合理使用嗓音。不良發聲行為包括大聲喊叫、噪聲環境中講話、咳嗽和不斷清喉嚨、抽菸、過多的說話或是唱歌、過敏或是上呼吸道感染時說多話、大聲哭或笑等。
二、減少導致嗓音問題的行為。包括多飲水、少喝酒和牛奶、少吃酸、戒菸、少含片和口香糖、及時就醫。葛平江稱,牛奶易飽脹,造成胃酸反流,腐蝕喉黏膜,少吃酸(包括酸性水果如桔子、檸檬等)也是這個道理;含片和口香糖含有薄荷,刺激咽喉,還會造成依賴,不含就不舒服。
以上內容版權均屬廣東新快報社所有(註明其他來源的內容除外),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報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布/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