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那方心靈的天地」,希望我的文字能給你以溫暖,給你以啟發,讓你熱愛生活,也熱愛笑。
我們身邊可能不乏這樣的人,一邊抱怨著自己遇不見愛情,一邊對愛情的到來又有一種莫名的恐懼感。
愛情沒有出現的時候,期待著愛情能早點到來,給自己一段甜蜜或轟轟烈烈的愛情,可真正當愛情到來時,又變得唯唯諾諾,不敢接受,不敢向前,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害怕什麼,是害怕失去,還是害怕自己傷心。
期待愛情卻又懼怕愛情。
人們都說一個人成熟的一個重要標誌就是能夠獨立,能夠自己照顧自己,能夠自給自足。
找一份工作,租一座房屋,每天聽著鬧鐘的聲響,開啟一天的生活,把自己收拾好,開始自己一天的工作。
工作日便努力工作,周末便讓自己好好放鬆,在自己租的房屋中養一些綠植,聽說養綠植能讓一個人內心變得平靜,能讓一個人變得有耐心。
天氣好時,便出門曬曬太陽,去逛逛花店,買幾束漂亮的花兒送給自己,裝飾一下自己的房間,讓自己心情好起來。
偶爾去書店走一走,找幾本自己喜歡的讀一下,別人說喝茶和讀書很配,其實賞花和讀書才是最好的搭檔,聞著花香,感受著書中的內容。
為自己做一頓可口的飯菜,聽著音樂,或者打開電視追著劇,享受著自己做的飯菜,吃飯要細嚼慢咽,匆匆吃過,是無法品嘗食物真正味道的。
每月的錢要精打細算,不讓自己負債纍纍,也不讓自己的生活質量下降,規劃好每筆工資的用途。
白天努力讓自己忙起來,努力把每一天的事情做完做好,晚上做到床邊,打開檯燈,讀自己喜歡的書,聽自己喜歡的音樂。
偶爾也會釋放一下天性,為自己化一個從未嘗試過的妝容,穿一件自己從未嘗試過的衣服,拍個照,讓自己體會一下另一種裝扮的樂趣。
白天太過勞累的話,晚上就洗個熱水澡,舒舒服服地睡一覺,不去想任何煩心事,睡覺便只是睡覺。
自己一個人去醫院看病,自己一個人做飯吃飯,自己一個人打掃衛生,自己一個人追劇,自己一個人聽音樂,自己一個人度過生活中的每一天。
記得網上有這樣一句話:
長期自給自足的人,會變得比較冷漠。我不開心的時候不喜歡說出來,會變得話少,會自我治癒,會崩潰到極致,會莫名其妙的心情不好,然後睡覺、逃避。遲來的陽光救不了枯萎的向日葵。
喜歡自己一個人獨行,喜歡自己一個人做著所有的事情,本以為只要自己把每一天過得充實,過得有條理,一個人的生活是不會變得孤單的。
可是人生活在社會中,生活在群體中,可是後來發現人是需要家人,是需要朋友的,生活不會事事如意,自己扛得久了,就會越來越感到勞累,是一種身心俱疲的勞累,這種勞累不來源於工作與生活,而來源於自己內心的孤獨。
因而人要學會交朋友,那怕只有一兩個知心朋友也是好的,至少在有些話不能對家人說的時候,可以有一個傾訴對象,至少我們能夠分享生活中的美好事情。
我們為何會期待愛情,因為我們渴望被愛,因為我們孤單,我們想要找一個人陪伴自己,關心自己,不用一個人去醫院,不用一個人洗衣做飯,不用每天只能自己和自己對話。
還因為我們不甘心,不甘心來這世界上走一趟,卻從未體驗過愛情的滋味,不甘心只能看著甜蜜的愛情,而自己卻從未體會過。
為何我們又會懼怕愛情,因為一個人生活得太久了,害怕自己的生活中突然闖進來一個人,打破自己原有的生活,害怕自己無法適應,害怕自己學不會如何去愛一個人,害怕那個人有一天會離自己遠去,又要重新適應一個人的生活。
還因為我們嫌麻煩,需要去了解一個人的性格,一個人的喜好,需要去努力讓彼此融入自己的生活,需要去考慮對方的感受。
兩個人有矛盾時,需要想著如何去調節,害怕因為對方而失眠,害怕因為對方而讓自己無法專心工作。
我們期待愛情又懼怕愛情,說到底就是,我們害怕一個人的孤獨,也害怕兩個人的不合,我們想要享受一個人的快樂,又希望得到另一個人的關心與在乎。想要一個人三餐四季,也想要兩個人陪伴快樂。
因而我們期待愛情又懼怕愛情。
記得有這樣一句話:
如果你愛一個人,一定要告訴他,不是為了要他報答,而是讓他在以後黑暗的日子裡,否定自己的時候,想起世界上還有人這麼愛他,他並非一無是處。
我們期待愛情是因為我們渴望被愛,我們懼怕愛情,是因為我們不懂得」愛「這個字的定義,愛是給人力量的,而不是給人恐懼,給人黑暗的。
愛是在我們難過的時候給我們安慰,在我們無助時給我們力量,愛是不需要過多猶豫的。
我們喜歡獨行,享受獨行,但同時也要時刻準備著那個人的加入,有期待又嚮往,也有準備,有準備愛一個人的勇氣,有準備適應兩個人生活的勇氣。
一個人生活久了,兩個人的並行會體會到生活中不一樣的樂趣,即使兩個人的並行會存在問題存在矛盾,但生活不就是讓人來體驗的嗎,體驗愛情的滋味,無需懼怕。
完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