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郭文韜以總分671分的高分獲得了青海省高考理科狀元、就讀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和數學雙學位;
2016年,主演微電影《少城舊事》、《浮沉瀰漫》、《趙姑娘》,參加湖南衛視《天天向上》脫口秀節目;
2017年,作為「北大戰隊」隊員參加江蘇衛視答題闖關類節目《一站到底》世界名校爭霸,並首次在螢屏上彈唱了一首《貝加爾湖畔》;
2019年,作為「名偵探學院學員」參加芒果TV自製明星角色扮演推理節目《明星大偵探第五季》首播;
2020年,作為常駐嘉賓參加的芒果TV益智成人真人秀節目《明星大偵探之名偵探學院第二季》開播、為綜藝節目《名偵探學院》演唱的主題曲《NO.1--南波萬》發布。
此外,他還是青海省桌球團體冠軍、單打亞軍。
真正的學霸並不只是擁有優異的學習成績,在興趣發展方面和其他方面基本是全能型發展。同樣,這樣的全能型學霸少之又少,大部分人都只是平凡的普通人,接受自己的平凡並為之努力改變才是我們應該做的事情。
前幾天在某網上看到一位二胎媽媽分享自己的經驗,35歲懷上了第二胎,辭職考研和CPA,這樣勵志的媽媽為自己的孩子樹立了良好的形象。
ted上有一篇演講,改變自己只需要兩年的時間。那麼如何能夠改變自己呢?
刻意練習
一萬小時定律、21天養成好習慣……都是基於時間和堅持所引發的一些定律,可是真的一件事情堅持了就會有效果嗎?
在高中時代,有一位舍友,因為英語不好,每天早起一小時背單詞,高三那一年把3500個必備詞彙背下來了,可成績並未提高。努力的意義不是純粹的賣苦力,更多的是利用自己的技巧去學習。
任何習慣都是可以通過刻意練習養成的,刻意練習的本質不單純只是大量的重複性練習,而是在每一次練習結束後,都能夠對自己的結果進行復盤,通過不斷地復盤學習,對自己自身能力有更好的總結與反思。
刻意練習是超越我們舒適區範圍的任務,需要我們付出極大的時間、精力以及努力。在這個練習的過程中,讓練習成為日常生活工作的一部分,讓其融合在自己的生活中,儘管遇到瓶頸期也會更加容易地解決。
認清自己的優勢
大部分人都是平凡的普通人,但大部分人平凡人卻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不平凡的人。哈佛大學有關研究表明:28%的人尋找到了自己最擅長的職業,並且徹底掌握了自己的命運,將自己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從而成為了一名成功者。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優劣勢,可能你暫時沒有發現,或者這個優勢在你的認知裡不足為奇。成功人士的共同特點就在於:他們都在做自己擅長且喜歡的事情。
一個能將自己的優勢發揮到極致的人,無論在哪個行業,都會成為一個人生贏家,實現自己的價值。如果你已經找到了自己擅長的事情,那麼請繼續保持熱愛和堅持;如果還未找到,那麼請相信,有一天你的優勢會日益發生差異化,定位好自己的人生方向和目標,並為之努力。
只有當自己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優勢在哪裡,才能夠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不要盲目的與他人比較,貴在適合,而非高貴。
擺脫他人所束縛的枷鎖
請問自己一個問題:我們為什麼要學習?為了家人?為了自己?
想要很好地完成一件事情,最好的辦法就是擁有強大的驅動力。大部分之所以覺得學習無趣乏味、厭學等情緒幾乎都是來源於並非真正的熱愛學習,只是在某些環境下被迫學習。
近兩年,考研、考公成為了很多人的選擇,想一想真的是為了考研而考研嗎?還是家裡人的期望、就業門檻所迫、還是自己隨波逐流的心理呢?
能夠活在自己世界生活中的人少之又少,大部分人總是盲目的羨慕他人生活,在意他人的想法,活在與他人比較的生活中。要知道,持續的活在他人的模式下,會漸漸的與自己原本的生活脫軌,漸漸地迷失自己原本的方向。
無論是原生家庭的束縛,還是人際關係中所碰到的問題,試著讓自己的內心安靜下來,去摸索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目標。
你會發現,活在適合自己的世界中,你的生活不會再因為比較而變得疲憊不堪,不會因為他人的看法使自己浪費過多的精力。
關於如何擺脫這個社會和生活所帶給我們的枷鎖,以及內心如何平息他人對自己的看法,你有何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發表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