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炒盲盒最高溢價近40倍」登上微博熱搜榜,截止小編發稿,該話題已收穫近1億閱讀。
有報導顯示,盲盒俘獲了大量忠粉的心,一對來自北京的夫婦,4個月花了 20萬在盲盒潮玩上;還有一位60歲的玩家,一年花費70多萬購買盲盒。
溢價近40倍
盲盒又叫做忙抽,內容物是有具有收藏價值玩具,人用肉眼無法知道盲盒裡的東西。盲盒一般在商店可以看到,充滿未知和不確定性。
目前,人們逛商場最常見的盲盒品牌,除了泡泡瑪特,就是IP小站 (IP Station)。一套盲盒有幾個到十幾個不等,還有一或兩個隱藏款。所以,抽盲盒,就和抽SSR卡一樣,全憑運氣,有時候你會抽到喜歡的那款,甚至是隱藏款,如果運氣不好,就可能抽到你不喜歡的或者重複的。
小編朋友圈也有人玩盲盒。
一個盲盒玩具的單價約在59-69元之間。如此算來,集齊一套12個玩具的系列,運氣極好的情況下,也要花掉近千元。
此外,盲盒還有固定款和隱藏款之分,隱藏款出現的概率極低。隱藏款的設定很好地抓住了消費者的心理,大家都想試試自己的運氣,一旦抽中隱藏款,原本幾十元的盲盒身價就會翻倍。
在網購平臺上,隱藏款人偶玩具價格不菲,熱門的品種都在千元以上。
圖片來源:淘寶搜索
粉絲眾多,但爆款卻有限,由此也形成了一個巨大的二手交易市場。
閒魚數據顯示,盲盒交易已是一個千萬級的市場。過去一年,閒魚上有30萬盲盒玩家進行交易,每月發布閒置盲盒數量較一年前增長320%。
閒魚上交易最熱門的十大盲盒產品分別是:Molly、獨角獸、L.O.L、sonyangle、畢奇、littleamber、吾皇萬睡、actoys貓鈴鐺、lego迷你人仔、sml盲盒。其中,泡泡瑪特出品的Molly成為名副其實的盲盒代表,過去一年,閒魚上的Molly娃娃交易超過23萬單,均價270元。
漲價榜上,第一名要數泡泡瑪特的潘神聖誕隱藏款,原價59元,現在在閒魚已經賣到2350元的高價,狂漲39倍。
另一款泡泡瑪特的molly胡桃夾子王子隱藏款漲幅也很高,原價59元,現在閒魚均價1350元,漲幅22倍。另外,labubu的太空人隱藏款原價699,在閒魚的價格已經漲到3000元,漲幅3.3倍。
據了解,閒魚上有多個盲盒魚塘,主要話題是換娃和改款,不少魚塘都已經滿員,發帖熱烈。盲盒儼然成為了年輕人的新型社交貨幣,閒魚上的盲盒愛好者年齡在18-35歲,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廣州、天津、杭州年輕女性。
鹹魚數據顯示,一位上海閒魚用戶轉賣盲盒一年就賺10萬元之多。
為何一款內涵並不新鮮的盲盒遊戲能有俘獲如此多年輕人的心?
有分析指出,盲盒作品形象可愛,潛在受眾廣泛,不少設計師也有粉絲基礎。盲盒「入坑」門檻只有幾十元,很多消費者就不知不覺的入了坑。此外,盲盒隱藏款設定很好地抓住了消費者的心理,抽中隱藏款無論是留或者賣都給消費者帶來極大的心理滿足,從而不斷強化消費者的購買慾望和行為。
「盲盒」起源於日本
「盲盒」營銷起源於明治末期的日本,當時日本百貨公司在新年期間都會銷售福袋,福袋中內容不會事先公開,但往往會放入高於福袋標價的商品,比如福袋售價1萬日元,福袋內的商品標籤價通常是1.1萬日元。
儘管福袋的價格通常並不高,但百貨公司福袋的生意卻好起來,久而久之就成為了新年期間的常規促銷手段。但福袋促銷的方式通常用來作為商品尾貨處理,用戶既能獲得趣味性體驗,商家也成功清理庫存。後來也開始有了一些透明福袋玩法,讓用戶能知道福袋裡的內容。
福袋的營銷思路延續到了1980年代的日本模型市場中,當時大量模型愛好者製作模型並將其商品化,於是出現了「扭蛋機」的線下機器。「扭蛋」與「福袋」大致相同,只是更集中在二次元、ACG等領域出現,銷售的商品也大多是動漫IP 手辦、玩具模型、飾品掛件等。扭蛋已經在日本風靡了近50年,近年來國內線下商場中也時常能看到「扭蛋機」,扭蛋用戶中還有「扭蛋毀一生、入坑窮三代」的說法。
90年代中國開始了一系列的「集卡式營銷」,可以看做是「盲盒」營銷在本土的早期應用,最為典型的代表案例就是小浣熊、小當家等乾脆麵的水滸英雄卡,當時其實還有很多類似的卡片營銷,比如笑傲江湖人物卡、遊戲王周邊卡等等,但水滸英雄卡由於人物多、收集挑戰大、乾脆麵單價低、面向學生兒童,成為幾乎整個90後的集體童年回憶,而卡片人物的一些攻擊力、防禦力等設定,已經可以作為桌遊道具來二次應用。
後來到了21世紀,「盲盒」的概念已經逐漸定型,在國內2012年左右就開始有少量「盲盒」討論,但直到2016年泡泡瑪特大力發展「盲盒」產品,才讓「盲盒」營銷逐漸風靡,並一舉激活了成人潮流玩具市場。泡泡瑪特不僅衝到天貓「模型玩具」品類第一,還在2018年底北京西單大悅城限量發售時造成了清晨6點2000多人排隊的盛況,堪比當年iPhone4發布時的場景。
今天「盲盒」已經成熟應用在各種營銷場景,尤其受Z世代人群的喜愛。線上可以通過「拼手氣」購買的方式購買隨機商品,線下商超還有「盲盒機」的設置,逐漸成為「抓娃娃機」之後另一個線下流量入口。
Molly背後的操盤手——泡泡瑪特
Molly背後的操盤手——泡泡瑪特,已成巨大贏家。天眼查數據顯示,泡泡瑪特的主體公司為北京泡泡瑪特文化創意有限公司,成立於2010年10月,公司法定代表人為王寧,是泡泡瑪特的創始人和董事長。
據媒體報導,該公司曾於2017年2月登陸新三板,在2019年4月終止掛牌。掛牌以來,公司主要財務數據實現了大規模增長,而公司銷售毛利率超過55%。有投資界人士分析,公司摘牌不排除是為了謀求香港或者美國上市。
天眼查數據顯示,8月6日,該公司投資人信息發生變更,原有的投資方全部退出,由一家名為POP MART(HONG KONG)HOLDING LIMITED 的主體全資控股。
網友:我太落後了……
yangawsd歐式:成本不到10塊的玩意,有些人的錢真好賺
不怨你是真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買盲盒跟喜歡吃喜歡包喜歡旅遊喜歡彩票喜歡買衣服也沒有啥區別,都是花錢買開心你怎麼就覺得買盲盒是傻,子非魚,勿言水寒盲盒的成本確實不值這個錢,但是我願意為他帶給我的快樂買單 。
你怎麼看?
來源:綜合中國證券報、江蘇商報、新浪微博等
新媒體編輯:武兵
中國網財經官方微信(ID:zgwcjz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