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具梟雄之資,心無梟雄之志,這本書為你還原最真實的北洋軍閥

2021-01-21 無齋公子曰

俗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從春秋戰國的紛爭,到秦王掃六合;從東漢末年的亂世,到三國終歸晉;從魏晉南北朝的分裂,到隋唐大一統……幾千年來,這條規律一再被歷史所驗證。

1911年,統治中國近三百年的清王朝政權覆滅,中原大地戰火重起,手握重兵的軍閥們割據一方,各自為政。在史書上,這群軍閥有一個統一的名字,那就是「北洋軍閥」。

北洋軍閥集團及其所掌握的北洋政府,是執掌中華民國政權十六年之久的實際統治者,也是作為中華民國政權代表的實體。這個短暫且鬆散的政權,既是中國由統一走向再統一的過渡,也是由舊時代走向新時代的過渡!

01

1928年12月29日,位於遼寧瀋陽的大帥府門前,代表奉系軍閥的五色旗緩緩降下,取而代之的則是國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滿地紅」。與此同時,少帥張學良當眾宣布:東北從即日起遵守三民主義,服從國民政府,改變旗幟。

儘管此前與之後的國號並無二致,都叫做「中華民國」,但從本質上講,「東北易幟」卻是改朝換代的一道分水嶺:從這一天開始,以五色旗為代表的北洋時代徹底成為歷史,取而代之的,則是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國民黨政權。

從1895年袁世凱小站練兵開始,到1928年國民革命軍北伐成功、東北易幟結束,在長達30餘年的時間裡,以袁世凱為代表的北洋軍閥集團,逐漸取代了清王朝,成為中國實際上的統治者。縱觀整部中國近現代史,與北洋軍閥和北洋政府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而近代中國的內憂外患,更是與這個龐大的軍閥集團息息相關。

在這段血與火的歷史中,統一與分裂、中興與沒落、革命與保皇、共和與立憲、忠誠與背叛交替出現。這是一個狼煙四起的年代,這是一個梟雄並起的年代,這也是中國數千年歷史上,思想碰撞最為激烈的年代。正因如此,這段歷史才顯得格外紛亂和複雜,讓人難以理清頭緒。

臺灣著名史學家和政治家丁中江先生,曾歷任雲南省政府代理秘書長、「軍委會」特派員等重要職務,並長期在臺視、中視、華視等媒體擔任政治評論員。丁先生對北洋軍閥時代的歷史有著深刻而獨到的見解,在潛心研究、積累多年後,他與商務印書館合作,推出了自己的力作——《北洋軍閥史話》。這套書上起袁世凱小站練兵,下迄張學良東北易幟,歷時五十年,勾畫出清末民初軍閥紛爭的歷史畫面。

丁中江先生以新聞分析的手法,對各種歷史資料進行處理,條理井然、眼光獨到、資料翔實、記述完整。書中還附有大量珍貴資料和圖片,對填補坊間有關民國初年歷史著作的缺失極有助益。無論是研究中國近代史,還是研究北洋軍閥史,這套書都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這樣一部既能增長知識,又可閱讀欣賞、宛如文學作品的歷史讀物,自然會深受廣大讀者的歡迎和追捧。該書自1964年問世以來,行銷華語世界數十年,至今已累計印行十餘版。古人云: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照我說,在世界各國的大圖書館裡,凡有中文藏書,必有《北洋軍閥史話》。

02

要說北洋軍閥,有一個人是無論如何也繞不開的,那就是北洋軍閥的鼻祖——袁世凱。

袁世凱是一個頗有爭議的人物,有人誇他是「濟世安邦」的能人,有人罵他是竊國的「獨夫民賊」。袁世凱遊刃於晚清政府和革命黨人之間,以麾下的北洋新軍為倚仗,迫使清政府遜位,客觀地講,對革命進程起到了推動作用。但他卻又貪戀權位,強行復闢帝制,終究身敗名裂,落得個千古罵名。正如丁中江在《北洋軍閥史話》這本書裡評價的那樣:

「也許袁世凱的醜惡還不及歷史上的董卓,可是他的煊赫卻比董卓大膽。董卓自己不敢做皇帝;而袁世凱則因緣時會,篡奪了辛亥革命的果實,竊取了中華民國的大總統,他可以為中國的華盛頓而不為,卻要龍袍加身,做中華「帝」國的皇帝,以致眾叛親離,抑鬱而死。」

袁世凱及北洋軍閥的歷史淵源,最早可追溯到清末的湘軍與淮軍。清朝末年,湘、淮兩個軍事集團,長期盤踞著兩江總督兼南洋大臣,和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的重要職位,形成龐大的地方勢力。而袁世凱的新建陸軍,正是繼承了湘、淮軍的衣缽,並在此基礎上,逐步發展成後來的北洋軍閥集團。

因袁世凱是河南項城人,故人稱「袁項城」。他非常崇拜曾國藩「起自團練,創辦湘軍」的治軍方法,後來他在奉清廷之命,於天津小站操練新軍時,最根本的一條思路,就是培植親信,網羅心腹,組成宗派勢力,打造出一支「其心理中不知有清廷,而唯知有項城耳」的北洋新軍。就這樣,晚清政府寄予厚望的新式軍隊,變成了掌握在袁世凱手中的私人武裝。

袁世凱推翻清廷之後,本來大總統做的好好的,為何非要搞復闢呢?丁中江在書中記載了一段掌故:

袁世凱有午睡的習慣,睡醒後,必會用自己最心愛的玉制茶杯喝上一杯茶。有一天,袁世凱身邊的小廝端茶時,突見袁所睡的床上躺著一隻大癩蛤蟆,嚇了一跳,失手把玉杯跌落地上,這個小廝也被嚇得魂不守舍。一位老家人見這小廝可憐,便動了惻隱之心,教他一套說辭。

等袁世凱一覺醒來,小廝換了一個茶杯奉茶,袁世凱大為疑惑,便問道:「我的玉杯呢?」小廝戰戰兢兢地回答:「玉杯不小心被我打碎了。」袁大怒:「你這個混帳!來人吶,給我拖出去!」這時小廝慌忙說:「大人息怒,方才小的端茶進來時,看見床上睡的不是大人。」袁世凱厲聲問:「是什麼?」小廝說:「是一條五爪金龍躺在床上,小的被嚇了一大跳,一不小心便把玉杯跌碎了。」

聽了這話,袁世凱的面色好轉過來,聲調也緩和下來,對小廝說:「這事不許在外邊亂講,讓我聽見打斷你的狗腿。」說完便從抽屜裡掏出十塊大洋賞給小廝,讓他退下,一場天大的禍事也就化為烏有了。

由於這件事,袁世凱便真以為自己有九五之尊,因此才有了後來稱帝一事。

不過在民間,老百姓都說袁世凱是癩蛤蟆所化,傳說他出生時,他父親袁保中就夢見一隻大蛤蟆爬到他的身上。這個傳說在北方流傳很廣,在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時,就出現過蛤蟆結隊朝王的怪事。後來袁世凱稱帝,舉行祀天大典時,百姓們也爭傳「蛤蟆祭天」。中國有句俗語叫:「癩蛤蟆難過端午節」,巧合的是,袁世凱就死於民國五年的6月6日,恰是當年的端午節。有人說,袁世凱斷氣時,從床底下跳出一個大蛤蟆,怒目而視,不知所終。

03

袁世凱死後,北洋軍隊群龍無首,於是就出現了軍閥割據混戰的局面。其中勢力最強大的,就是被稱為「北洋三傑」的王士珍、段祺瑞、馮國璋。

王士珍善於機變權謀,因此被稱為「北洋之龍」,而行事兇殘的段祺瑞,則被稱為「北洋之虎」,至於對北洋政府忠心耿耿的馮國璋,則被稱為「北洋之狗」。在北洋軍閥中,王、段、馮三人是除袁世凱外,最有才幹與聲望的人,而徐世昌、梁士詒、黎元洪等人的影響力,要介於袁世凱和北洋三傑之間。至於曹錕、張作霖、吳佩孚、孫傳芳、張宗昌、馮玉祥等後起之秀,只能勉強算作是第三級了。

身為「北洋三傑」之首的王士珍,因其為人謹慎、待人誠懇、辦事穩重、救人急難,所以在北洋軍中頗有人緣。袁世凱稱讚他「聘卿乃北洋第一軍事人才也」,而軍機大臣榮祿更是給出了高度評價:「此人負治國之才,不第長於軍事也。」

不過,這位「治國之才」,滿心想的卻是復闢大清,在張勳復闢之際,王士珍不僅積極響應,還擔任了內閣議事大臣、參謀部尚書等職務,張勳兵敗後,王士珍不僅執迷不悟,還想請東北王張作霖派兵進京「勤王」,維護復闢的溥儀。

這條「北洋之龍」,不僅不以天下蒼生為念,反而抱著封建帝制不肯放手,難怪他後半生隱居鄉野,再也沒有絲毫作為,無論是名望還是實力,與段祺瑞、馮國璋相比,簡直是天差地遠。

「北洋之虎」段祺瑞是北洋集團的二號人物,此人素有「六不總理」的美名,即「不貪汙肥己、不賣官鬻爵、不抽大煙、不酗酒、不嫖娼、不賭錢」,在魚龍混雜的北洋軍閥中,算得上是私節無虧。但段祺瑞輸就輸在政治野心太大,太熱衷於權力。

袁世凱死後,段祺瑞一心想博取北洋軍閥的最高領導權,通過槍桿子實現自己的政治目的,但他的心機太甚、操之過急,加上段祺瑞在某些方面,頗有點西楚霸王項羽的影子,為人自負、無法容人、有過不罰、有功不賞,因此不得軍心。

在整個北洋時代,段祺瑞麾下的皖系軍閥,一向是戰鬥力最弱的,最後,段祺瑞本人也被馮玉祥趕下臺,從此退出政界,以「正道居士」為名,潛心佛學,不問世事。

北洋三傑中最擅長帶兵打仗的人,當屬「北洋之狗」馮國璋。但用今天的話講,馮國璋缺乏政治敏感性,毫無權謀手段。武昌起義之後,他沒有領會袁世凱「慢慢走,等等看」的策略,不僅發兵連克武漢兩鎮,還向袁世凱邀功請賞,結果袁世凱勃然大怒,還把湖廣總督的位子給了段祺瑞。

袁世凱死後,段祺瑞想獨掌大權,但馮國璋卻心有不甘,處處給段祺瑞唱反調。結果等馮國璋自己當上代總統後,又處處受到段祺瑞的掣肘。最終,代總統的位置還沒坐熱乎,就匆匆下野。積鬱成疾的馮國璋,次年病故於北京。

除了煊赫一時的北洋三傑之外,北洋軍閥當中還有很多名噪一時的人物,例如,妻妾成群的狗肉將軍張宗昌、鼓動溥儀復闢的辮子將軍張勳、曾經登上過美國《時代》雜誌周刊封面的吳佩孚、一生倒戈八次的大樹將軍馮玉祥、土匪出身的東北王張作霖等等,都足以稱之為當世梟雄。

但正如丁中江在書中指出的那樣,北洋軍閥畢竟不能代表歷史前進的方向,終究是要退出歷史舞臺的。

為了徹底推翻北洋軍閥的統治,1926年7月9日,由蔣介石擔任總司令的國民革命軍,從廣東起兵北伐,連克長沙、武漢、南京、上海等地,消滅了直系軍閥吳佩孚、孫傳芳的主力部隊,而西北的馮玉祥和山西的閻錫山見勢不妙,也紛紛棄暗投明,加入蔣介石的國民革命軍。

就這樣,1928年,勢如破竹的國民革命軍就攻克了北平。恰在此時,奉系軍閥的首領張作霖被日本刺殺於皇姑屯,年僅27歲的張學良為報父仇,果斷拒絕了日本人的拉攏,毅然宣布東北易幟。至此,北伐戰爭圓滿結束,北洋軍閥在中國長達17年的統治也徹底覆滅。此刻,積弱已久的中國依稀看到了新時代的曙光,就在不遠的未來。

相關焦點

  • 《凡人修仙之仙界篇》魔域梟雄天鉞侯,身在曹營心在漢
    《凡人仙界篇》魔域梟雄天鉞侯,身在曹營心在漢其實韓立二人回到雄踞城的時候天鉞侯就已經知曉了二人的行蹤:「兩人穿過門洞時,上方的探測法陣光芒微微一閃,其上警示用的赤紅光芒忽然一閃,正要亮起,石穿空就從懷中翻出一小面圓形銅鏡,悄悄朝著上面照了一下。」
  • 一代梟雄——北洋軍閥十巨頭
    1、袁世凱 袁世凱(1859年—1916年),字慰庭,號容庵,是中國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北洋軍閥鼻祖、中華民國大總統,風雲一時,叱吒中國政壇。1859年9 月16日,他出生在河南項城縣一個世代官宦的大家族。父祖多為清朝顯貴,權重一方。袁世凱早年科舉不第,又逢清季兵燹,便棄文投軍,依附淮軍將領吳長慶門下。
  • 善於謀略,精於詭道的3個星座,註定能成「梟雄」
    雖說事在人為,但性格卻是與生俱來的,在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些人性格外向,能言善辯,在人群中就如同鶴立雞群般,惹人注意;有些人內向,不愛說話,只願做靜靜地美男子;還有些人擅於謀略,精於詭道,他們有目標,有韌性,有著「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的氣概。下面我們就以星座的角度,聊一下天生有「梟雄」氣質的3個星座,看看都有誰?
  • 為什麼民國的軍閥叫「北洋軍閥」?
    首先要糾正一點,民國軍閥並不僅僅指北洋軍閥,還有後來國民黨的新軍閥階段,只是北洋軍閥的勢力範圍偏向當時的政治中心,所以北洋軍閥廣為人知。北洋一詞來源已久,最早出現於宋朝,到了清朝時期,北洋泛指上海吳淞口以北、包括江蘇、山東、直隸等口岸的地區。
  • 在《紅樓夢》裡賈雨村配得上梟雄的稱謂嗎?
    這不過大家對奸雄的定義,似乎就應該是這個樣子,這仍舊是以貌取人而已,至少脂硯齋的批語,就落了以貌取人的俗套。梟雄的定義是什麼?或者說歷史上有哪些人能被稱為梟雄?《三國志·吳志·周瑜傳》:「 劉備 以梟雄之姿,而有 關羽 、 張飛 熊虎之將,必非久屈為人用者。」而在三國演義裡, 劉備 世之梟雄,久留於此,後必為害,可就今日除之。」
  • 北洋軍閥個個是梟雄,為何卻只服袁世凱?他的一次請客說明了一切
    一次次的落榜要是放在普通人的身上,肯定這一生都會鬱郁不得志從而泯與眾人。但袁世凱並沒有這樣消沉,他則在那個年代,一步步走向巔峰。雖然他也憑藉很多能人貴人的相助,但是都知道這樣的俗語:扶不起的阿鬥。倘若他自己沒有一些真才實學,他也是沒有辦法得到這些願意相幫他的人的人心。他善於交際與識人,當然最重要的是如何將這些有著才幹的人籠絡起來才是最大的考驗。
  • 俞敏洪:劉強東身上有梟雄的特徵
    不管對面的你屬於哪一種人,都希望在判斷一個人尤其是這樣一位知名人物之前,都要思考自己的所言是否得當,所行是否得體。劉強東身上有梟雄特徵俞敏洪曾說:我和劉強東吃過兩次飯,他身上有梟雄特徵。提到梟雄,大家不免得會想到俞敏洪這是在貶低劉強東嘛,梟雄聽起來像是貶義詞,其實不然。
  • 這8本書讓你理性思考,釋放正向情緒
    這本書非常系統的教你如何正確使用你的大腦主動進行全面思考,幫助你解決大腦運轉不靈光的問題。在每一章末尾,作者都設置了極具挑戰性的練習題,方便讀者邊學邊練,將學到的知識融會貫通,是一本兼具科學性與實用性的思考技能訓練書。2.
  • 榮祿和段祺瑞的為官之道:名在利之前,明白不可能名利雙收
    清流一脈的扛纛人翁同龢,點撥練字時的光緒「意在筆先」,醉翁之意是在攛掇向慈禧宣戰,畢竟光緒執韁大清,他這位老師自然跟著雞犬升天。而慈禧曾經倚為柱石的「北洋團體」掌門人李鴻章,對在晚晴宦海為官看得也透徹,那就是兩件事。一是親疏有別,二是慈禧太后的臉色。不過在翁、李兩個人之間,卻因一位匪氣十足的袁項城而盤根錯節。
  • Saber的三種寶具,誓約勝利之劍為最強聖劍,最愛曾經的理想鄉
    Saber是《fate》中的一個職階,但一般情況下,Saber通常是指阿爾託莉雅·潘德拉貢,Fate線的女主角,身份為古不列顛傳說中的亞瑟王,這種上得廳堂,下得廚房,上過戰場,能做新娘的女孩子,簡直太迷人了。言歸正傳,今天的文章是來聊聊Saber的三大寶具。
  • 最具「梟雄」氣質的星座,野心十足,非常自信,成功概率很大
    但是現在梟雄這個詞更多的是對這個人能力和野心的雙重肯定。他們有野心,更有能力,有想法,更有實現想法的格局,所以往往成功概率很大。也就摩羯座能夠與之比肩。而且天蠍永遠都是不服輸的,命運可以一次次讓他跌倒,但他永遠不會低頭。哪裡跌倒就一定要哪裡爬起來,這就是天蠍座的堅持和偏執。不是每個人都有一顆抗打抗壓的內心,而天蠍座做到了。所以我們看到很多商業大佬都是天蠍座,因為天蠍真的能堅持,肯堅持,哪怕備受打壓,也要扶搖直上。
  • 才華橫溢卻無施展之地,抑鬱不得志的八字類型!
    年輕人都愛談才華與夢想,經常說「你的才華要配得上你的夢想,才有實現夢想的可能,如果才華低配不上夢想,那夢想可能就要落空了」。可是實事有時並不這麼簡單,能實現夢想的不一定都是有才華的,夢想實現不了的也不一定都是沒有才華的,有時候運氣和機遇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 雲頂之弈梟雄福星陣容玩法詳解 完善形態連勝起飛
    雲頂之弈10.22福星梟雄陣容怎麼玩?雲頂之弈10.22福星梟雄運營思路是什麼?很多玩家還不太會玩福星陣容,一起來看看吧。
  • 龍是否真實存在,如果是虛構之物,為何古人將其列為十二生肖之首
    我們都說自己是龍的傳人,所以龍在中國人的心裡分量是非常重的,但是翻閱史料你會發現,雖然也有一些關於龍的記載,但是卻沒人真的見過真正的龍,這也是很讓人疑惑的,因為中國的十二生肖裡面所有的動物都是生活中能找到的,唯獨龍沒有人見過,所以很多人都對龍是否真的存在爭論不休,那麼龍是真實存在的生物嗎?
  • 《重生之出人頭地》:作者身披馬甲卻寫出香港電影味道的神作
    這本書是近三年來最為大家所看好的一本都市商戰流小說,也有人說這是一本歷史文,今天就隨著小白的推薦來看看這篇小說吧,文章末尾有小白為大家推薦的同類型小說。小白之所以說作者身披馬甲是因為在以「鬧鬧不愛鬧」寫出《重生之出人頭地》之前,其實作者已經在網文中有了一席之地。作者原來的筆名叫做「滄海煮成酒」,曾被馬伯庸在微博上大力推薦。
  • 「疫」線故事激發報國之志
    聯勤保障部隊政治工作部某中心組織抗疫一線人員講述身邊人身邊事「疫」線故事激發報國之志來源:解放軍報作者:賴瑜鴻責任編輯:李晶2020-07-07 08:39 「人是需要一點精神的,這是我在執行任務中最大的感受
  • 還原古代四大美女真實樣貌,看古代美女長什麼樣
    在古代中國最有名的美女莫過於「四大美女」:西施,貂蟬,王昭君,楊玉環,她們都擁有著閉月羞花,沉魚落雁之貌今天就來看看最新的科學技術還原古代美女的真實面貌,當然,今天說的並不是這四大美女,而是另外的四美女。
  • 《追龍番外篇之十億探長》揭梟雄往事 王浩信徐冬冬亂世結緣
    海報電影《追龍番外篇之十億探長》今日曝光「愛恨糾葛」版海報和終極預告,該片由王晶監製,王浩信、徐冬冬、雲千千、鄭則仕、李子雄、尹揚明主演。這兩位深受內地宅男喜歡的女神將成為總華探長徐樂身邊的紅顏知己,三人共同上演令人揪心的感情戲碼。海報中,徐樂身著警服、白珍妮一身紅裝、阿貞則滿面失落憔悴,在這段感情中充滿羈絆的三人佔據不同位置,一句「愛恨難圓」道盡了他們愛而不得的傷感。會否如電影《五億探長雷洛傳》中雷洛的選擇一樣,此次的徐樂將如何面對這段感情?
  • 海拉魯老流氓之淚:帶你還原《塞爾達傳說 曠野之息》100年前的真實故事!
    眾多不願、不敢、不想為外人道的事件被悄悄遮掩在海拉魯大陸的陰暗角落,在一萬年的歷史長河中等待著被發現。與這段歷史最直接相關的,既非塞爾達的海利亞王族、也不是卓拉、鼓隆等誕下四英傑的種族,而是一直位於幕後,沉默無聞的希卡族。
  • 書單推薦,這16本書,讓你2020年迅速與別人拉開距離
    ①提升文學素養:1《人間失格》太宰治——被村上春樹譽為國民級的作家,這本書是太宰治最具影響力的作品,是一部自傳體的小說。它創造了日本史上銷量前三的文學奇蹟。4《萬般滋味,都是生活》作者:豐子愷這本書收錄《漸》《大帳簿》《夢痕》《給孩子們》等40篇豐子愷經典散文作品,精選40餘幅全彩漫畫,完美還原豐子愷漫畫清新、自然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