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璞原文】
蓋穴有三吉,葬有六兇,天光下臨,地德上載。
【解讀】
有三種吉穴,有六種兇穴。
【郭璞原文】
藏神合朔,神迎鬼避,一吉也。
【解讀】
筆者認為原注未能深入領會原文的意思,這句話說的是再好的穴場,假如下葬時間不吉,一樣能轉吉為兇,這也是筆者的風水恩師錢老師反覆講解的時空理論。風水學理論博大精深,其理論的複雜性堪比中醫,其傳承面臨危機,一般人不願深入學習,難以悟透其中玄機。凡有志於風水學的朋友,請您認真閱讀本書,便能把握風水學的梗概,為深入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郭璞原文】
陰陽衝合,五土四備,二吉也。目力之巧,工力之具,趨全避缺,增高益下,三吉也。
【解讀】
陰陽衝和,五色的土和四方具備,這是第二種吉。眼力靈活,下的功夫尋龍點穴
到位,完善周圍環境,避開不利因素,增加或減小一些地方的地面,這就是第三種吉。這句話的已經在前文中解釋過了。
【郭璞原文】
陰陽差錯為一兇,歲時之乖為二兇。
【解讀】
這裡說的是下葬不能選擇在兇的時間,比如陰陽差錯日和衝年、月、日的時間。
【郭璞原文】
力小圖大,為三兇
【解讀】
一個品德差或運氣差的人,卻想讓風水師選擇一個能出王侯的好風水,這是自不量力的表現。當然大家也不能拘泥於這句話。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其實我們每個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好風水並非到處都是,假如能遇到一個好的風水師,而且與風水寶地有緣的話,是可以奪神功、改天命的,暴富或發跡是完全有可能的。
【郭璞原文】
憑福恃勢為四兇
【解讀】
富貴的人,憑藉眼下的福運,依仗自己現在的權勢,就自認為未來也會像今天一樣可以坐享富貴,而不深思遠慮。一旦父母中有去世的,就隨便找個地方埋葬了。正像程子說的:「一葉蔽目,就認為陰陽風水的理論是無稽之談。」真的是這樣嗎?〈魏志》記載:管輅在徵東將軍毋丘儉的墳墓錢嘆息說,松柏雖然茂盛但沒有什麼形態之美,石碑上的文字雖美,但沒有後人可守。玄武垂頭,青龍無腳,白虎銜屍,朱雀悲泣,四種危機已經全部具備,按照風水理論會導致後代家族滅亡的。後來果然如同管輅所說。《左氏春秋傳》上面記載:魯文公十三年,邾文公佔卜預測把都城遷到繹這個地方如何,懂周易會預測的史官說:遷都有利於百姓,而不利於君王您啊。邾文公說:假如對百姓有利,那麼對我就是有利的。左右的臣子都說不遷都的話君王您的壽命可以延長,你為什麼要遷都呢?邾文公說:我的使命就是養育這片土地上的百姓,對百姓有利的事情,我怎麼能不做呢?於是遷都,到了五月,這位愛民如子、百姓的好君王邾文公果然與世長辭。這位邾文公愛民之心天地可鑑,可謂世之楷模,然風水之無情,白白葬送了一個好人的性命,希望這位君王的不幸能喚醒後世之人對風水的重視,無獨有偶,當今好人因為葬墳、遷墳、住新房等造成的家族災難比比皆是,等我們深入研究風水後再來談論風水、批判風水也為時不晚。
【原文】
僭上逼下為五兇
【解讀】
僭上指的是普通老百姓的墳墓不能像大官的墳墓一樣奢華,窮人辦喪事不能炫「富」,不可太過奢華,更不能浪費,這樣做對於死去的人來說沒有好處,對於活著的人來說會招致災禍。逼下指的是有些地位和錢財的人辦喪事過於節儉而不合禮數,過於吝嗇,在對待父母墳墓以及埋葬過程也沒有按照一定的風水原則進行,能簡單就簡單,忽略了風水,導致家族出現兇災變故。明堂如何處理,水流如何處理,截取支流,疏通淤塞,哪裡應該墊高,哪裡應該挖低,如何才能藏風聚氣等問題,都要慎重考慮。
【郭璞原文】
變應怪見,為六兇。
【解讀】
筆者從事風水研究這麼多年,有時間眼睜睜的看著某些親戚朋友遭受災難而無能為力,為什麼呢?有的不信風水,多說無益,反而有可能被誤解為「別有企圖」,有的出問題的時候再調理為時已晚,有的兄弟不和睦,無法達成共識等等。本書也列舉了很多無奈的情況。天時、人事往往不能兩全。有的人有吉地和吉穴,但這家主人由於種種原因遲遲才將父母葬在此處,或者有是非爭執而耽誤的下葬時機,或者貧困疾病而無法下葬,或者有水平高的風水師年老不能再來看風水,或者屍體停放太久而遭遇刀兵或火災,或者子孫心不齊,或者有官司牢獄之災而無能為力,或者明日復明日,每天懈怠,以致忘記,最後放棄安置,或者全家滅絕,都暴死在外,都是不能馬上下葬而夜長夢多造成的意外。唉!作為人對於葬事不可不慎重啊!
【郭璞原文】
《經》曰:「穴吉葬兇,與棄屍同。」
【解讀】
經文上說:有好風水但如果沒有葬好,就如同把屍體隨意拋棄在荒山樣這裡說的是形勢雖然吉,但點穴位置不對,或者已經下葬,點穴也正確,但深淺不合適,這些都和隨意把屍體拋棄在外有什麼區別?《錦囊》這本書總體看是主要講生氣的,以太極為體,其次分為山地和平地講解風水的判斷。其次,講解風水、止聚、形勢、骨脈,接下來講山貌紋理,是俊秀還是粗頑,是正常還是奇特,便可以知道對人會產生什麼作用。讀者應當熟讀,仔細玩味,就能領悟郭璞的風水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