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場個人簡介
品甲午書畫,鄧世昌精神歷久彌新
陳可之「品道甲午」畫展在廣東番禺舉辦
【本刊訊】(記者田生廣東報導)天地輪迴,甲午戰爭距今已一百二十周年。甲午歲末,乙未新初,當代著名藝術家陳可之的新作油畫《中華英雄——鄧世昌》來到鄧世昌的家鄉廣東番禺,把作品承載的鐵血悲壯的報國精神傳遞給英雄的家鄉,獻給一切熱愛和平的人。
品道甲午------陳可之番禺書畫展,1月21日至2月1日在番禺區博物館展出。在21日的開幕觀摩中,廣州軍區原政委劉書田上將等一百餘各界人士及鄧世昌家鄉觀眾觀看畫作,並對畫家的藝術水平予以高度的評價。本次展覽除鄧世昌油畫外,還能欣賞品鑑他的其他油畫國畫和書法系列39件作品,是一次具有中西文化特色和藝術個性的畫展。
星轉鬥移,世事滄桑,甲午那段令人痛心疾首的失敗和恥辱的歷史記憶,是中華民族永遠的傷痕,也正是進步的階梯。在兩個花甲這樣重大的歷史節點,陳可之交付了一份厚重的答案。據了解,這是120年來第一幅關於鄧世昌的肖像畫。一百多年來,甲午之戰,中華大地殊有表現這場戰役的作品,甚至中國出版的史書畫冊也只好借用國外作品,然而,面對史海鉤沉,痛定思痛,對近代歷史的理性審視和認知,甲午戰爭的真相是什麼?中國的話語權在哪裡?有哪些細節值得我們去批駁和緬懷?這些迷茫正是值得今人反思的大課題。在陳可之看來,甲午痛失鐵血男兒鄧世昌,但不應失去鄧世昌那種氣壯山河的精神,甲午仍是一幅沒有完成的畫卷。基於這種思考,經過長達八年的醞釀和考查,今天人們才看到了這幅英雄的油畫肖像,集中表現了鄧世昌在殉國瞬間複雜的內心世界,眼淚、血淚、海水頃刻奔湧讓人震撼,那時的驚心動魄,至今盪氣迴腸!鄧世昌是一個有血有肉、可敬可嘆的鐵骨男兒,畫家撰寫的書法對聯「回首風雲際,長嘯宇宙間」掛在油畫肖像兩側,時空仿佛在展廳中穿越,鄧世昌精神歷久彌新。
陳可之,擅長歷史人物和風景繪畫,成功創作過《長江魂——三峽縴夫》、《重慶大轟炸1938——1943》、《冬日晨曦》和《東方之子》等作品,是當代中西合璧的藝術名家。他1961年生於重慶市白沙鎮,現居北京市。獲首屆中國油畫展「中國油畫獎」、國家文化部第八屆「群星獎」金獎、日本廣島和平貢獻獎等獎項。多件作品由美國林肯藝術中心、中國美術館、多倫多大學東亞圖書館、北京人民大會堂重慶廳收藏陳列,以及被薩馬蘭奇主席選入瑞士國際奧委會博物館收藏等;參加日本東京國際藝術博覽會、香港繪畫精品博覽會、新加坡國際藝術博覽會及多種聯展;在北京中國美術館、日本、加拿大及香港等地成功舉辦個人畫展;評為文化部《藝術市場》雜誌評為2010年中國藝術市場最受關注人物;2011年獲加拿大大雅文化國際(Da Ya Culture International Inc。)「終身藝術成就獎」。
.當地記者採訪
.開幕式上嘉賓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