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見你》劇照,施柏宇飾演莫俊傑(最右)。
導演與施柏宇一起商量,為莫俊傑設計了人物規則。
送福利
掃描二維碼下載「新京報」APP,搜索「施柏宇」即有機會贏取他的親筆籤名照,還有視頻福利哦!
施柏宇
生日:1996年8月9日
代表作:《想見你》《電競紀元》《越界》
《想見你》在2020年初悄然走紅,而《想見你》講述的故事也跨越了時間,是一個雙線穿越的愛情故事,一個2019年,一個1998年。施柏宇在劇中飾演莫俊傑,是1998年這個時間段出現的主要人物。莫俊傑從小因為一邊耳朵需戴助聽器,經常被人嘲笑,那些看怪物一般的眼神讓他變得自閉。施柏宇說,在接到劇本準備人物時,覺得自己和莫俊傑的性格很像,「我其實也有一點自閉,比較在意大家的感受,愛別人總比愛自己更多一些。」他還透露,自己上學的時候,也「遇到」過像李子維一樣的好朋友。
●問劇
為人物設定自我規則
施柏宇在確定飾演莫俊傑之前,先後見了五六次導演和製作人,在這個過程中,大家越來越覺得他和莫俊傑很像,先後幾次試戲,也讓施柏宇有這樣的感覺,「我沉默寡言,比較內向,而且容易想非常多,內心敏感,其實也有一點自閉。莫俊傑好像是自己的一個影子,我內在的某種個性跟莫俊傑很像,我從小就是少說、多聽多做的人,比較在意大家的感受,愛別人比愛自己更多一些。」
施柏宇說自己從小的性格很孤僻,但是好在也有和李子維一樣的朋友,中午會拉著他去打球,約他出去玩,「我自己幾乎不會主動去跟別人講話。」《想見你》有將近兩個月在臺南拍攝,所有演員早晨四五點鐘起床化妝,然後再一起坐巴士去拍攝現場,「這種感覺很像以前學生時代校車的感覺,包括在學校裡,我們三個一起互動、一起玩、一起上課、學習,放學去吃東西。」這樣的生活,讓施柏宇很快就進入到了人物的狀態中。
有一場快接近結尾的戲,是莫俊傑出獄後準備去跳樓,在這之前他跟李子維喝酒乾杯,「因為那個時候拍攝也快接近結尾了,我對他們真的有點不舍,然後我自己內心其實也承受很大壓力。」那場戲拍完,施柏宇一度覺得自己就是莫俊傑,那個時候他和莫俊傑離得最近。「我的性格也是習慣性去接受很多事情,但是我選擇不講出來。」
還有一場戲讓施柏宇印象深刻,「是劇中莫俊傑奶奶病重去世,在靈堂,還有在墳前,那天都是情緒非常重的戲,剛好我手機裡有動態回顧,兩三年前的那天,恰好是我阿公(爺爺)去世的日子,我情緒進入得特別快。」
為了更好地展現莫俊傑的人物特點,導演和施柏宇討論後設定了一些規則,「比如,莫俊傑從小右耳有問題,所以他每次都習慣站在人右邊,用左耳去聽,所以我每次都是站在大家的右後方,也不會超過他們,我覺得就是應該默默站後面聽他們,然後再跟他們一起去行動。」
●經歷
第一次拍戲就是男主
施柏宇說自己平時其實非常宅,這也是處理情緒和消化壓力的一種方式 ,「出門還要整理儀容,太麻煩了,我的最高紀錄是10天沒有出門。聽音樂、看電影、打電玩,這些都是一個人的時候,打發時間很好的方式。」
施柏宇最早是模特出身,第一次拍戲被選中出演《電競紀元》,「我不是學表演專業,第一次拍戲又是主演,其實壓力非常大。我們同組的好多其他演員都是很優秀的院校畢業的,專業都很厲害,我很感謝他們的鼓勵和照顧。」
第一次拍戲在北京西五環外首鋼附近,施柏宇如今回憶起來,印象還非常深刻。「那個時候別說看機位了,連劇本都是第一次讀,更別提什麼分析劇本,好在那次拍攝時間比較短,只有二十多天。」這二十多天的拍攝經歷,讓施柏宇被演員這個行業吸引,「但是那個時候,其實自己在表演上並沒有很大的進步,就是開關被打開了,直到這一次拍《想見你》,才第一次有喜歡上拍戲的感覺。」
施柏宇說如果有機會回歸普通人的生活,他最想要體驗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的生活,「早上打卡、上班、下班,跟同事聚餐、吃晚飯、睡覺這樣。」
採寫/新京報記者 張坤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