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濟時通」APP電子證照應用暨人社綜合服務應用場景上線新聞發布會。記者了解到,今年7月份,「濟時通」進行了升級改造,推出了數字保險箱功能,解決市民忘帶證件帶來的辦理煩惱。市民通過「濟時通」APP進入數字保險箱,可以實現14類常用電子證照一鍵領取。這是區塊鏈技術在政務服務工作中的一次全新亮相。
不帶身份證也可掃碼識別電子證件
記者從市大數據中心獲悉,以「市民用一個APP暢享城市服務」為目標,該中心建設了全市統一的移動政務平臺——「濟時通」APP,全面匯聚政務服務、公共服務和便民服務資源,提供政務服務事項掌上統一入口,實現「一部手機走濟寧」。即日開始,市民通過下載「濟時通」APP,點擊右下角「我的」功能鍵,找到數字保險箱即可領取電子證照,領取後,到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綜合服務中心辦理時,即使不帶身份證,也可通過掃碼識別辦理個人參保繳費證明查詢列印、流動人員人事檔案證明開具、考試證書發放等多項業務,解決了群眾因為忘帶身份證而造成的麻煩。同時,市大數據中心還打通了「三孔」景區應用場景,市民點開數字保險箱領取電子證照後,出示旅遊惠民卡電子碼和電子身份證即可入園遊覽,快捷方便,避免了旅遊惠民卡、身份證等實體卡或丟失帶來的困擾。教師、醫生、護士等通過「濟時通」APP出示教師資格證、醫師執業證、護士執業證,即可免費換取景區門票,享受「三孔景區」入園優惠政策。
區塊鏈技術保信息安全數據流轉所有權最終回歸個人
數字保險箱動能強大,其核心技術為何,是否有洩漏信息的風險?據悉,「濟時通」APP底層技術使用的是區塊鏈技術。「濟時通」聚焦政務治理、民生服務和行業應用三大場景,依託政務雲部署區塊鏈節點,全面推進濟寧鏈應用實施落地。將身份證、教師資格證、醫師執業證、護士執業證等個人證照數位化,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數字籤名、加密,保證其不可篡改、否認、洩露,並且將數據的所有權返還給上傳主體,形成數字資料,使得上鏈後的數字資料不可偽造、不可篡改、永不丟失、授權使用、可溯可查,顯著降低了電子證照的信任成本,有效保障了各場景推廣應用電子證照。簡單說,只有資產擁有者主動出示、授權才能從區塊鏈中獲取到授權數據,其他任何對象均無權限獲取服務對象數據。同時用戶對自己所擁有的數字資產授權時限可自己定義,可隨時結束授權以保障自己的數據安全,且可以全程追溯資產過程。資產流轉過程中通過區塊鏈特有的技術手段保證數據安全流轉,使得數據的所有權最終回歸個人。下一步,市大數據中心將推動更多電子證照上鏈、入箱、亮證,讓信用、金融、惠企等數據上鏈共享,實現電子證照信息「一次生成、多方復用、一庫管理、互認共享」,讓群眾和企業辦事更便利,真正打通政務服務和公共服務的最後一公裡,以數字生活提升市民幸福指數。
新聞1+1
全市人社部門線下所有業務實現電子證照辦理
在推行電子證照亮證工作方面,市人社局積極將人社業務系統與市大數據中心電子證照系統對接,圍繞人社服務線上線下應用場景,推進服務對象通過「愛山東」APP和「濟時通」APP等渠道亮證。
線上,申請人登錄濟寧市社會保障個人網上服務系統辦理業務時,點擊「電子社保卡用戶登錄」,自動關聯進行身份核驗,取代以往的輸入用戶名和密碼;線下,在人社業務服務窗口辦事時,群眾出示電子社保卡或電子身份證,掃碼就可以替代身份證、社保卡實體證照及紙質複印件。
目前,人社綜合服務大廳的自助機也已實現電子社保卡掃碼登錄。目前,濟寧人社部門線下所有業務都實現電子證照辦理,社保業務實現了線上身份核驗,就業和人才業務也會在近期實現線上身份核驗。在現場,像個人參保繳費證明查詢列印、流動人員人事檔案開具存檔證明、考試證書發放等20餘項業務辦理不再需要帶任何證件。
記者:萬德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