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國際禁毒日(圖) 2004-06-25 15:05 罌粟花,看上去是如此美麗,如此妖豔,然而它謝去之後留下的果實卻是毒品最主要的原料。「金三角」、「金新月」、「銀三角」……這裡是它們滋生的溫床,也是全球毒品貿易的發源地。聯合國的統計表明,全世界每年毒品交易額達5000億美元以上,全世界吸食各種毒品的人數超過2億。毒品的泛濫直接危害人民的身心健康,販毒、吸毒誘發的各種犯罪更是嚴重危害許多國家和地區的治安秩序,給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帶來巨大威脅。
毒品是人類公害,這已經成為了世界共識。我們欣慰地看到,各國政府打擊種毒、製毒、販毒、吸毒的力度不斷加大,禁毒國際合作也收效顯著。在國際社會的共同努力下,「金三角」毒源地的罌粟種植面積已由1998年的195萬畝減至2003年的110萬畝。然而嚴峻的現實並不允許我們有絲毫樂觀的心理,依然有無數的罌粟花灼灼盛開,依然有無數的人在毒品裡墮落沉淪。
其實罌粟本身並沒有錯,它只不過是被罪惡的人利用了而已。人們對金錢的貪婪、對誘惑的妥協和對自身的放縱遠比罌粟花可怕得多。禁毒不僅僅是砍掉一片罌粟,燒掉一堆鴉片,而是要讓所有人都能認識到毒品的危害,都能自覺與毒品作鬥爭。「
抵製毒品,參與禁毒」,這是今年禁毒日的主題,也是地球上每個人的責任和義務。
2002年06月25日,重慶市公開銷毀毒品
2000年5月7日,哥倫比亞警方在北桑坦德省實施掃毒行動。
2002年5月1日,哥倫比亞警方在麥德林市向公眾展示一批繳獲的毒品古柯鹼和毒販。這些都是哥警方在麥德林和卡利開展的「黎明」行動中繳獲的。
2002年7月22日,在阿富汗首都喀布爾的一座體育場內,一名警察從正在焚燒的鴉片旁走過。當天,阿富汗政府在這裡焚毀了665公斤毒品。
2002年8月27日,一名墨西哥士兵在墨西哥南部的格雷羅州一處罌粟種植園內警戒。
2002年11月2日,在巴基斯坦南部城市圖爾伯德,一名武裝緝毒人員在銷毀毒品的現場警戒。當天,巴基斯坦緝毒部門在這裡集中焚毀了17.2噸毒品,其中包括820多公斤海洛因。
2003年12月16日,一名哥倫比亞警察在邊境城市庫庫塔查看一批繳獲的大麻。
2004年4月10日,兩名阿富汗警察持槍在南部城市坎大哈附近的罌粟地裡監督根除當地人種植的罌粟。目前世界上非法生產的鴉片有77%來自阿富汗。[新華社照片]
我國現有吸毒人員超過74萬 記者21日從公安部獲悉,截至2003年底,我國有吸毒人員超過74萬,1998年至2003年,全國共強制戒毒149.3萬人次。
目前,全國登記在冊的吸毒人員累計超過105萬,其中濫用海洛因人員64.3萬。各地把禁吸戒毒工作作為解決當地社會治安問題的突破口,嚴格落實對吸毒人員的摸排登記制度,積極開展對吸毒人員的調查摸底工作,努力掌握全國吸毒人數。
公安部禁毒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各級公安、司法、衛生行政等部門組織開展了強制戒毒、勞教戒毒、自願戒毒和限期戒毒等多層次的戒毒工作,對戒毒人員積極進行脫毒治療、生理康復、心理矯治和法制教育。各地深入推進「無毒社區」創建工作,普遍採取試點先行、積累經驗、穩步推進的做法,緊緊抓住禁吸戒毒這個關鍵環節,以整治吸毒人數千人以上縣(市)為重點,進一步深化了「無毒社區」「無毒村」創建工作,逐級落實禁毒工作責任制,嚴格落實對戒毒出所人員的幫教措施,有些地方有效降低了復吸率。目前,一些地方濫用海洛因問題蔓延的勢頭已得到初步遏制。
「各地還積極探索多種形式的戒毒康復模式。」這位負責人說,為切實提高戒斷鞏固率,有效降低復吸率,雲南、甘肅、海南等地積極探索戒毒康復模式,特別是雲南省積極探索建立了強制戒毒與勞動康復相結合的戒毒康復模式,通過開展戒毒勞動康復工作,有效促進了社會治安的好轉,進一步提高了戒毒效果。
目前全國共有583個強制戒毒所,床位116054張;勞教戒毒機構165個,勞教戒毒床位14.3萬多張;自願戒毒所共有247所,自願戒毒床位8000餘張。同時,各級公安、衛生、司法行政部門進一步加強了藥物濫用監測工作,全國31個省區市都建立了藥物濫用監測站,基本建成了覆蓋全國的藥物濫用監測網絡。
環球時報:中國西南邊境遭遇「毒」「賭」挑戰 在雲南的邊境地區採訪時,記者碰到了一批又一批媒體同行,他們幾乎都是在「六二六」禁毒日之前到雲南來做掃毒報導的。確實,對於有著4000多公裡國境線的雲南省而言,打擊來自緬甸「金三角」的毒品走私是維護中國西南邊疆安定的重要任務。與此同時,在與緬甸、寮國、越南發展睦鄰友好關係的基礎上,鞏固長期以來的「和平邊境」,力爭通過區域合作建設一條南抵印度洋的陸水聯運通道,同樣是中國人非常關心的。
雲南的邊境是幾乎沒有天然屏障的和平邊境
地處我國西南邊陲的雲南省,與越南、寮國、緬甸三國接壤,省內的國境線約佔我國陸地邊境線的18%。中緬邊界線全長2185公裡,其中在雲南的部分超過1997公裡;中老邊界線全在雲南境內,長約710公裡;中越陸上邊界線的雲南段接近1354公裡。
記者去的是中緬邊境的雲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下簡稱德宏州)。為了讓記者實地了解雲南邊境的特點,德宏州公安邊防支隊的警官直接帶記者到了瑞麗一個叫「銀井」的村寨,看「一寨兩國」的情況。
「一寨兩國」,準確地說是「一寨跨兩國」。一塊界碑豎在寨中街道上,同一個村寨,這一半屬於中國,那一半屬於緬甸。據說,早先這裡還有一戶人家的房子正騎在邊界線上,廳堂在中國,廚房在緬甸。但堂學少校是銀井邊防檢查站站長,他告訴記者,地圖上的邊界線實際是一個地帶。雲南省境內的邊界,絕大多數都不是以河流、山脈等天然屏障作為分界線的。在沒有天然屏障的地方,兩國根據劃界協定實地確定界碑,雙方商定,以兩塊界碑之間的直線為基準,各向後讓出相同的距離,比如20米,在這個地帶內誰都不許有建築,從而形成兩國之間的邊界。按照這個規矩,「一家兩國」的情況即使過去有,現在也應該遷走了。據陪同記者採訪的雲南公安邊防部隊的警官介紹,在雲南的陸地邊界上,一步就可以邁過國界的地方非常多。
記者走進了銀井寨距離界碑最近的一戶傣族人家。女主人巖靜剛從緬甸那邊回來。正是農忙季節,她給同寨的緬甸人插秧,一天有15元收入。巖靜說,說是兩個國家的人,其實都是一個寨子裡的鄰居,互相往來很多,做買賣、打零工,不少人家還通婚成為親戚。更有意思的是,因為邊界線是彎彎曲曲的,不少人去自家的田裡幹活,要抄近道就得穿幾步緬甸的領土。但堂學少校說,中緬兩國政府都給邊民發了邊民證,嚴格地說,出國必須要走邊檢站辦出入境手續,但為了方便邊民的生活,只要持證,當地邊民也可以從一些習慣性的通道出入境。當然,邊防也隨時會在一些習慣性通道上設卡抽查,邊民必須依法接受檢查。
這種靈活變通的基礎是邊境的安定與和平。雲南省公安邊防總隊的一位高級警官說,雲南的邊境和中國的絕大多數陸地邊境一樣,基本上是和平邊境。
中國和緬甸、寮國一直保持著傳統友誼,中老、中緬的邊界沒有什麼爭議。中越雖然在上個世紀70年代末發生過邊境衝突,但兩國已經在1999年年底籤署了《中越陸地邊界條約》。據云南省一位參與了中越勘界工作的官員說,20多年前,中越邊境地區遍布地雷,是一個「死亡地帶」。而現在,拿兩國邊境線上規模最大的邊貿市場浦寨來說,一個大約2平方公裡的山坳裡竟集中了1000多家設施齊全的商鋪,來自越南、泰國和中國20多個省市的商家每天接待著兩三萬遊客和商人。邊境上存在諸多挑戰
不過,在領土和主權上相當穩固和安全的雲南邊疆,還是存在著對中國邊境治安的挑戰,其中最突出的是「毒」和「賭」。
中國雲南與緬甸「金三角」為鄰,中緬邊境缺少天然屏障、容易跨越,使雲南成為中國打擊毒品犯罪的主戰場。
不久前,中國公安部禁毒局的一份報告指出,地處「金三角」的緬北地區今年罌粟種植大幅度反彈,達9萬公頃,預計可產鴉片900噸左右。「金三角」毒品的主要市場是美國、澳洲和歐洲。 近年來,由於毒品南下通道(從緬北進入緬甸南部或泰國,從印度洋海上通道運往其他國家)受阻嚴重,大量毒品囤積在緬北靠中國邊境一側,向中國「多頭入境,全線滲透」。去年,中國共繳獲海洛因5.364噸,主要來自「金三角」地區;破獲冰毒案近兩百起,其中雲南破獲的「金三角」冰毒滲透案佔了近八成。記者在德宏州公安邊防支隊了解到,這支配備了3000名警力的隊伍現在每年打擊繳獲的毒品量都在1噸左右。
中國雲南邊防打擊毒品的力度相當大,中國分別與緬甸、泰國、寮國、越南等周邊重點國家籤署了禁毒合作諒解備忘錄,建立了中老緬泰印五國禁毒部長會議等合作機制,特別是中緬的禁毒執法合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多次組織邊境會晤和聯合掃毒行動,抓獲了譚曉林、楊茂賢等一批境外大毒梟。在破獲譚曉林販毒集團中立下大功的劉曉晴警官告訴記者,警方在一年左右的時間裡繳獲譚曉林販毒集團的海洛因就有3噸多,打掉這個集團,相當於打掉了當時「金三角」進入雲南毒品的一半。記者還了解到,情報工作在緝毒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去年9月,雲南邊境進行了換防,解放軍邊防部隊從公安邊防部隊手中接過了守衛邊境線的任務,這使公安邊防部隊能夠集中力量,專門對付包括毒品出入境在內的各種邊境犯罪,維護邊境治安。
近年來,「賭」也是危害我國邊境安全的一大因素。一些周邊國家紛紛在鄰近我國邊境的地方開設賭場,帶來的危害性極大,同時也有損中國與周邊國家的友好合作關係。
維護這一地區的和平穩定對雙方都有利
雲南有十餘條主要公路或水路通往越老緬等中南半島國家。
以緬甸為例,縱貫緬甸的伊洛瓦底江在仰光入印度洋,而在伊洛瓦底江上遊地區有個城市叫臘戍,它是滇緬公路的終點,同時有鐵路通到港口仰光。戰略家們認為,中國如果能和緬甸等國進行深入的區域合作,就有可能用上這一連接印度洋的陸水聯運通道。一旦脆弱的馬六甲海峽有問題,石油等物資就可以走這條捷徑。
研究東南亞問題的戰略專家們認為,一來中國和包括緬甸在內的中南半島鄰國有傳統的友好關係,能夠在這個方向上發揮區域性大國的作用;二來中國改革開放以後的持續發展已經積累起了可以在這個地區進行重點投入的經濟實力。我國及早參與這些區域、次區域經濟合作,可以求得更大發展。
戰略家們還認為,從長期來看,合作建設水陸聯運大通道,對中緬雙方的意義和作用非常重大。緬甸方面過去不是太熱心,認為還沒有足夠的貿易量來發揮這個大通道的作用。現在越來越關心起來,不久前主動向中國提出了啟動這條通道的時間。
由於這一地區靠近印度洋,也越來越引起外界的關注。美國早已意識到緬甸重要的戰略地位。它一方面想在緬甸扶植一個親西方的所謂「民主政府」,對現在的軍政府進行經濟制裁;另一方面又圖謀在緬甸有軍事存在。另外,日本、印度等國也都在謀求對這一地區的主導權。(本報記者程 剛)
新聞資料:毒品的危害 盛開的罌粟花鴉片
海洛因
目前國際公約明令禁止的睹品約有200餘種。其中對人體危害最大的是鴉片、嗎啡、海洛因、古柯鹼和大麻。
罌粟是製備毒品鴉片的原料,最早產於南美洲和亞洲。它是二年生草本植物,花有紅、紫、白等顏色,果實球形,似核桃大小,未成熟時果實有白漿,在它皮上劃些小口,便會滲出白色液汁。將凝固的液汁收集起來,經過煉製就成了鴉片。
古埃及人很早就知道鴉片能當藥用。古希臘醫生常用它為病人鎮痛、止咳止瀉和鎮靜。1803年,德國藥劑師澤爾蒂納爾從鴉片中分離出嗎啡和海洛因。嗎啡毒性較小,但也限量生產;海洛因毒性很大,在醫學上禁止使用。現在毒品販子走私販賣的大多數就是海洛因。因為它的外觀是白色粉末,所以人們稱它為「白粉」或「白面」。
海洛因之所以可怕,主要是因為它會使人上癮。只要你吸了第一次——產生少許快感,便想吸第二次——明顯的快感,還會想吸第三次——「旱禾甘雨」之感,第四次更覺如痴如醉,不能自拔,就這樣一次比一次過癮,一次比一次量大,直至成癮。一旦停吸,便會陷入失望驚恐之中,嚴重者似發瘋發狂,痛不欲生,對其它事情全然不顧,只有一個念頭——再吸一次鴉片。於是在毒癮的驅使下,為了得到錢去買毒品,便會變賣家產,乃至偷竊、搶劫,最後鋃鐺入獄,家破人亡。
近年來,我國雲南、廣西一帶靠近「金三角」地帶,吸毒者有大幅增加,造成了很大的社會影響,而且有向其它省份擴散的趨勢。
毒品對社會治安、人民健康的危害自不必多言。
新聞背景:「國際禁毒日」的由來
1987年6月12日至26日,在維也納召開了由138個國家和地區的3000名代表參加的「麻醉品濫用和非法販運問題」部長級會議。這次會議提出了「愛生命,不吸毒」的口號。同時,為了進一步引起各國、各地區對毒品問題的重視,號召全世界人民共同抵禦毒品的侵襲,
與毒品犯罪活動作堅決的鬥爭,也為了紀念這次意義重大的國際禁毒會議,大會結束時,與會代表一致建議,將每年的6月26日定為「國際禁毒日」。
這項建議被聯合國採納。同年召開的第42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正式確定每年的6月26日為「反麻醉品的濫用和非法販運國際日」。
從1990年起,中國每年在「6·26」國際禁毒日前後均集中開展大規模的禁毒宣傳活動。全國各地特別是毒品危害嚴重的地區,公安、宣傳和教育部門積極行動,通過報刊、電視、廣播、電影、圖書、掛圖以及禁毒知識競賽、有獎問答、巡迴演出等多種形式,廣泛開展了面向廣大人民群眾的經常性的禁毒宣傳教育活動,提高了全民的防毒拒毒意識。
吸毒為什麼會成癮? 人吸毒為什麼會成癮?這個問題至今還沒有統一確切的答案。以吸食海洛因為例,對成癮機制比較一致的認識是:人體內本身就有一種類似阿片類物質的存在,當從外部大量攝入阿片類物質時,外來的阿片類物質逐漸取代了原來內在的阿片類物質,扼制了原來人體內正常阿片類物質的形成和釋放,從而破壞了人體內的正常平衡,形成人體在生理、心理上的依賴,只有不斷的遞增這種外來?quot;攝入",才能保持人體生理、心理上的平衡。如果中斷外來的毒品供應,吸毒的人就會因"犯癮"而引發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
(1)吸毒成癮是服用毒品後人的機體生理和心理發生某種變化的一個過程。有的專家將吸毒成癮視為一種腦疾病。
(2)人吸毒後,毒品物質會迅速傳送到人的腦部,並與人的某種受體物質結合,反覆多次後,人體對毒品的耐受性提高,藥物的作用逐漸減弱,吸毒者只能以更大的劑量連續不斷地來抑制身體反應,滿足生理渴求,從而愈陷愈深不能自拔。
(3)吸食毒品,使人在生理上形成獎賞性強化的後果,導致在心理上產生依賴性,即強烈的渴求感,也稱為「想癮」或「心癮」。
(4)人一旦吸毒成癮,生理依賴與心理依賴又互相強化,因心理依賴而加重生理依賴,生理依賴產生的戒斷症狀又反覆加重了心理上的依賴。
吸毒多久會成癮? 每個吸毒人員對毒品成癮時間的快慢,往往與其所使用毒品的性質、類別、毒性的強弱、吸毒的方式、吸食的劑量、次數和吸毒者個人的心理素質、身體耐受程度以及文化素質、社會環境等諸多因素直接有關。一般來講,毒性強的成癮快,毒性弱的成癮慢。嗎啡、海洛因,如採用靜脈注射的方式,每天兩次,每次0.1克,2至3天即可成癮。 來源: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