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昨天過完了自己的19歲生日,雖然年紀不大,但是在IG隊內,小孩確實一名老將了,無論是在IG雙子星的年代還是在現在的IG打野鱘將軍,都是他不甘心與平凡的見證。
生日
「又長大一歲了,時間過的好快啊,謝謝大家的祝福。」8月23日凌晨0點,小孩發出了這樣一條簡短的微博,才忽然發現,今天竟是他的生日。
默默地發一條微博,請基地的人去吃一頓大餐,然後,歸於沉寂,無人提起。與之前一直被稱為IG天才雙子星的時代相比,已經是隊內老將,位置也從耀眼奪目的ADC轉向需要做更多團隊貢獻的打野後,這個97年出生的小胖子似乎慢慢開始脫離舞臺的中心和觀眾的視野。
印象
可能你有無數個標籤,無數個特點,但人們對於你的印象,往往是你最最讓人矚目的一些地方。這好比高考:你所掌握的知識套路很多,但真正能拿到考場上的,往往也就那麼一些。
「請迅速說出你對小孩的印象。」
「鱘,點菜,443!」
一直以來,他都被觀眾們當作背景板的代言人,甚至還有「細心」的觀眾整理出了「小孩精彩操作集錦」——集錦中的小孩甚至還不如王者五的某些高玩:比如腳神和鴨哥哥。正是這樣不斷地傳播,加上小孩本人低調,不發聲的行為,這種「小孩就是菜」的印象不知不覺已經深入人心。以至於當我們如今提到他時,首先想到的關鍵詞竟無一是「正面形象」。
那,他真的菜嗎?
我不知該如何回答。
就好像我們現在津津樂道於:「嬌妹嬌妹,我是騷豬」的時候,很多人都會慢慢忘記,那個搞笑的大胖子,曾經是上路最嗜血的魔王。
就像是我們都已經忘記,KID曾經也是國服的三大腿之一,曾經也是帶起IG的無敵維恩,曾經也被寄予了下一代ADC領袖的期望。
我想,我們的學生時代都會有這樣一類人:他們普通憨厚,有時會耍個聰明,講講騷話,成績中上,但或許因為數次出醜,就在班級裡留下了種種「雅號」——比如唱歌走調的「麥霸」,上課被老師體罰過的好動的「猴兒」。但實際上,如果我們真正去了解他們,就會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哇,原來他成績也不錯;喔,原來他xx方面也很厲害。」
可惜沒有那麼多如果,沒人會刻意去了解你的一切。人們看到的,或者說願意看到的,只會是你最閃亮,最外露的一面,儘管這一面可能是汙穢的,是不堪的。當多年過去,同窗再見時,人們記得的依舊是,也只會是你的「雅號」——即使那時你已經出人頭地,即使他們那時已經沒有了惡意。
平凡
說來也奇怪,小孩雖然在觀眾印象中很菜,但卻不討人厭煩。
「為什麼他這麼菜,卻不討人厭煩呢?」
因為我們眼中的他很真實,真實地就像我們自己。
在老IG時代,他可以安心的做一個普通人:有無所不能,強勢的大哥;有騷話不斷,鬼點子多的二哥;有老實憨厚的三哥;甚至還有和自己差不多的四哥。而自己,就是最不起眼的小弟。
在新IG時代,他也還有可以依靠的臂膀:轉型上路成功的姿態,世界最強中單之一的ROOKIE,前世界野王Kakao,他只需要安穩的發育,再安穩的輸出,他藏在後面就行。
所以當隊伍需要他承擔最後的希望時,KID總是有些茫然而手足無措:怎麼了?無所不能的大哥們也打不過對面的強敵麼?那我又該怎麼辦?
S5之後,IG的慘敗受千夫所指,KID也不例外,要求他退役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
但是他還是留了下來,並且轉型成了一名打野。
世界上沒有那麼多英雄,嚴格來說,KID確實沒有達到人們對他的期望。但即使不停的被指責浪費天賦,日漸平凡,他起碼還在通往不平凡的路上走著。
長大
長大了嗎?
從年齡上看,是從18到19的變化。但更深層的,卻是內心的變化。
野區的他不再像從前那樣畏手畏腳,不知所措,反而屢屢有勇敢出擊,果斷開團的表現。而那句「如鱘得水」的調侃,也在慢慢走向現實。
變了嗎?
也許還是沒有
他還是那個憨厚的kid,一本正經的kid。偶爾的兩句騷話也是帶著不確定的語氣,顯得生硬。「古拉嘎斯」「我要養廠長豬」這兩句也成了觀眾的談資。但無論如何,職業賽場只看勝負。輸的時候,就沒有任何藉口。
而對於2016夏天的IG來說,這顯然又是一個找不到藉口的賽季。
平凡或者不甘於平凡,19歲的KID,路還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