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關於古人留鬍子的問題,早在60年代王力和沈從文兩位大家就曾經爭論過,原因是王力寫了一片古人鬍子的文章,沈從文為了反駁,動用了很多考古資料,從春秋戰國開始一個朝代一個朝代整理下來,這樣的嚴謹性真的十分讓人佩服,感興趣的網友們可以搜一下沈先生的這片文章《從文物來談談古人的鬍子問題》。
大致概括一下沈先生的觀念。
第一:古代男子並不是一定要留鬍子的,鬍子也不和美男子直接掛鈎。
第二:以美髯為英雄男子的象徵,只是某一個時間段某一個區域之內的現象。
第三:唐朝之後鬍子的式樣有了變化,但是並非人人都要留它,這種風氣一直延續到晚清時期。
而王力反駁的文章也很有意思,他堅持認為古代根本沒有刮鬍子的觀念,更提不上留鬍子這個概念了。因為沒有刮鬍子的工具,所以留鬍子成為一個男人普遍的現象,一直到滿清入關之後將人們的頭髮剃了,才讓剃鬍子成為一種風俗。而且王力覺得古人以美髯為美是普遍現象,並且列舉除了古代的刑罰之中以剃掉鬍鬚和眉毛為一種懲罰的方式,說明古代人對剃鬍子這種事情是比較反感的。
綜合兩位大神的看法,不能絕對認為古代男人就是會留鬍子的,對鬍子的態度也要分年代、地域和環境來討論。還有古代人留鬍子的原因最開始並非是為了好看,而是沒有趁手的剃鬍子的工具。至於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這種我們普遍會想到的解釋,兩位大神倒是沒有提到。
至於我們今天為什麼很多男子不喜愛留鬍子,其實還是因為個人衛生問題。留鬍子不僅僅會讓男人自己難以打理個人衛生,也會讓異性覺得懶惰和整潔。你看,現在「鬍子拉碴」是不是一個貶義詞呢?
中國近代的男子們受到西方傳入的先進思想的影響,在一段時間之內對於去舊革新有些矯枉過正,比如倒黴的鬍子就被視作陳舊的象徵,以剃鬍子來彰顯自己的先進性。加上後來希特勒和小日本的衛生胡形象太過衝擊人心,中國人很少會留上鬍鬚。
現在中國人的審美已經改變了,沒有鬍子的男性看起來更加年輕有朝氣,留了鬍子之後,會讓人們感覺到迅速老了十幾歲。所以留不留鬍子已經不是臉型好不好看的問題了,整個審美的大趨勢會逼著你將留鬍子的念頭扼殺在萌芽期,對現在的年輕人來說,留鬍子這種富有個性的事情,實踐起來還是需要勇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