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代雖是亂世,卻也有著它輝煌的一面,那就是在人才方面。將星薈萃自不必說,劉備手底下的五虎上將,個個都勇猛無敵。曹操的典韋、許褚、張遼、夏侯惇等,孫吳則有甘寧、凌統、呂蒙等等,皆是能打之輩。謀士同樣也很多,陳宮、田豐、許攸、荀彧,算盡天下事。不過在眾多謀士之中,有這麼一句話,那就是郭嘉不死便無三國。
歷史上的郭嘉有多恐怖,為何會讓後世流傳出這麼一句話?其實說有了郭嘉一人,曹操就能統一天下顯然不太可能,畢竟一統的因素很多。但既然能傳出這句話,郭嘉自然是能幹的,歷史上的他十分擅長揣摩人的心理。輕易找到人的弱點看清他,給曹操獻策,幫助他取得勝利。這點從很早就能看出來,他最早並非是曹操手底下的謀士,而是在袁紹手下幹活。
年少的時候,郭嘉眼見天下逐漸混亂,從弱冠之後便開始隱居。同時秘密結交英傑,因著不跟世俗接觸,所以並不出名。二十一歲那年,他去見袁紹,一番了解之後對袁紹其人做出了評價。袁紹效仿周公禮賢下士,卻並不知道使用人才的道理,跟他共同建稱王稱霸的大業很難。從這之後便果斷的選擇離開袁紹,寧願在家賦閒,直到遇上曹操。
郭嘉顯然看得很透,田豐、許攸、沮授在三國謀士裡算得上數一數二的人物,結果不是被袁紹殺了就是被他趕走。而跟了曹操之後,郭嘉的這種算盡人心體現得淋漓盡致,常常是曹操制勝的關鍵。建安二年(197年),因討伐張繡失敗,袁紹便寫信侮辱曹操。曹操便開始琢磨跟袁紹對打能有幾分勝的希望,郭嘉見此提出著名的十勝十敗之說,分析曹操勝的可能性很大。
十條包含了整治措施、政策法令、組織路線甚至個人的思想修養、文韜武略等多個方面,是涉及事業成敗興衰的關鍵。十勝十敗雖沒有隆中對全面,但對於曹操來說,作用十分之大。就連偉人都曾說十勝論切中要害,博大精深,古今罕成。再接著是提出軟禁劉備的計策,劉備被呂布大敗後投奔曹操,曹操本來想殺了他被郭嘉阻攔。
他想到之前因為殺了邊讓,導致陳宮等人謀反,便作罷。不過郭嘉同時認為劉備身邊有萬人敵跟隨,且得人心,將來必定會成為禍患。可曹操只聽了前半句,後半句沒聽,後來的事實再次證明郭嘉又算對了。最精彩的一次應該是在建安五年(200年),曹操準備將來與袁紹作戰,但必須先除了劉備。很多人都怕滅劉備的時候,袁紹趁機偷襲許都,到時候前後為難。
郭嘉卻給出了相反的意見,他認為袁紹向來優柔寡斷,劉備立足未穩,正是進攻他的好時機。這一戰劉備大敗,不光妻子丟了,就連大將關羽都被擒了。後來官渡之戰,許都被孫策所奪,曹營一片混亂。因為他們沒法抽兵力保衛許都,只有郭嘉依然鎮定,說孫策必然會被刺客刺殺。當孫策抵達江邊之後,還沒渡江,就被仇敵的門客殺了。
這五件事還是郭嘉算盡人心的冰山一角,如此一個從無失算的謀士,在那個亂世何嘗不可怕。只可惜郭嘉在幫助曹操徹底平定北方,統一整個黃河流域以北地區之後,便黯然去世。他死之後,曹操十分懷念,哀哉奉孝!惜哉奉孝!痛哉奉孝!這才有了那句,郭嘉不死便無三國,他若活著曹魏統一的步伐想必還能更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