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植物已經廣泛成為人們生活中的小調劑品,有的人買來放辦公室裡辦公桌上,有的人買來放家裡陽臺上,有的人買來擺在大廳之內……然而一段時間之後,你們會發現多肉植物漸漸的失去了光彩,失去了肉葉片上的粉,失去了多肉厚厚的迷人的肉葉,失去了緊湊的造型……養活多肉不難,但是養好多肉,不易。今天我來淺談一下四年的多肉養殖經驗,希望大家能養好每一棵多肉。
水是生命之源,但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對於新手來說想養好多肉就有很多煩惱,比如用什麼樣的花盆?怎麼配土?什麼時候澆水?澆水間隔幾天?什麼時候施肥?用什麼肥?這一堆問題都很煩惱,但是對於老玩家來說就輕而易舉的掌握在手心。水和土、花盆、天氣成一體,具體看各地天氣如何,看自己配土和配盆的相結合來決定澆水的。單獨把一個條件拿出來研究並沒有任何意義。如果花盆很通透,配土大多用粗顆粒土,通風比較好,氣溫適宜,那肯定要多澆水。
一、配盆
本人喜歡用粗陶盆,通透性好,並且我的配土主要用的是珍珠巖,質地比較輕,和粗陶盆配合使用不用擔心被大風颳翻。紅陶盆通透性比粗陶盆要好,對於一些怕撈的多肉是非常好的選擇,但是用這種花盆得經常澆水。塑料花盆便宜輕便,排布緊湊,節省地方,底部經過多次科學的改善,透水性也非常好,但是得注意大風,風大的時候容易打翻花盆。陶瓷盆通透性太差,尤其是窄口盆,特別不適合使用。總的來說選擇自己喜歡的,方便種植的花盆就好。
二、配土
考慮到經濟實惠,配土主要使用珍珠巖、松針土、石渣,體積佔比為5:3:1。火山巖是很差的顆粒土,市面上的火山巖儘管空隙多而便宜,但是稜角尖銳,與植物根系極不親和,作為鋪面或者盆底墊層是可以考慮的,儘量不要把火山巖作為配土成份。植金石和綠沸石應該是最好的配,但是價格偏貴。松針土是優良的有機質植料,用於成株的話優於泥炭,有更好的通透性、穩定性、抗腐敗。鹿沼土與赤玉土,感覺一般,性價比不佔優。輕石,或者叫浮石,可以作為珍珠巖的替代物,質輕、通透、吸水、穩定不粉化。木炭顆粒是極好的調節成份,全能,當然活性炭更好。
三、澆水
我喜歡澆水,在澆水的那一刻近距離的欣賞植株是很不錯的享受。但是也得根據植株的生長需求來澆水,不同季節、不同植株、不同盆土都要區別對待。生長季通常我是五天一澆水,大水漫灌;非生長季,10天一次,沿盆邊澆一圈水就好。本地水質硬度高,容易有水漬,所以儘量不要噴水,葉面澆水最好用純淨水。陽光照射下不要澆水,水滴會形成凸透鏡,灼燒葉片。
四、施肥
景天對肥的需求並不多,通常我都不施肥,盆土兩年一換就好。當然有想繼續使用盆土的可以施肥,緩釋肥比較好,不傷植株,水肥要儘量稀釋,濃度太高,會直接燒死植株。
以上為本人總結的一點小經驗,喜歡多肉的點個關注,以後多更新多肉種植物養成篇。下面大家一起欣賞幾幅美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