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孩子將來能夠有出息,很多家長在孩子的教育上可謂是下足了功夫。但是,還有一部分人認為,在孩子的教育上下血本是一種「敗家」的行為。那麼在教育上花錢到底好不好呢?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敗家」的媽媽是如何養出成功孩子的。
媽媽在這3方面越「敗家」,養出來的孩子越優秀
在孩子的「興趣」上敗家
除了孩子的日常教育,興趣的學習也是很有必要的。一位朋友說她給孩子報了三個興趣班,而且每個班價錢不菲。但這位朋友並沒有想把孩子培養成哪方面的天才,而是讓孩子在興趣中找到樂趣,在枯燥的學習之外有自己的一方天地。
家長們要知道,現在的孩子都講究全面發展,不能只發展他的智商,從而把德、體、美、勞等方面忽略掉。我們都聽過這樣一句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只要對某些事物感興趣,那麼他的專注度和愉悅度就會有所提高,所以在孩子的興趣上面,家長要學會「敗家」,這樣才能擁有一個「全面型」孩子。
在「吃」上敗家
隨著經濟條件的增長,現在的家長對孩子的飲食都非常的看重。父母先天的就把最好的物質條件給了孩子。可能今天吃魚補充蛋白質,明天就吃胡蘿蔔、豬肝保護眼睛。因為他們知道,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才是成功的關鍵,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他們就已經限制孩子吃零食了,他們每天還會保證孩子所吃食材的多樣性和營養的全面性,這樣才能讓娃吃出一個好身體。
營養食譜,應該是每一個媽媽都要研究的。畢竟孩子的身體在第一位,健康比什麼都重要。
在「課外書」上敗家
我們都知道,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小時候就特別喜歡看課外書,但是因為家裡窮,總是買不起。現在經濟條件好了,家長要正確引導孩子買一些課外書。課外書不僅能增加孩子的見識,開闊孩子的視野,還能提高他的思維能力。所以如果你的孩子說要買課外書,千萬別以為他是要看著玩,那是因為他對某一個領域感興趣,才會主動要求去看課外書。這樣的孩子長大後也是很聰明的。所以在課外書上面,家長一定要捨得買才行。想要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家長就要從小抓起。
媽媽在孩子的幼年時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媽媽的「敗家」,正是為了讓孩子更加優秀。
爸媽是孩子的最初的世界,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伴隨孩子終身的老師,永久的老師。爸媽不教育孩子,孩子會變壞,父母給予孩子錯誤的教育,也會變壞,孩子即是爸媽的「作品」,同樣也是爸媽的鏡子。爸媽的價值、意義以及對孩子影響是極其深刻的。
優秀的孩子,三分靠天生, 七分靠養成,稱職父母都應該知道的好的育兒經驗不是隨便聽別人講講就能學會的,只有自己真真正正的從書中收穫來的才是真材實料!
我知道家長們很多都是新手,並不是每個人都會像那些教育名家那樣會教育孩子,我特意為大家找了一本總結育兒經驗的《哈佛家訓》。
這本書匯集了很好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精華,不如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感悟人生,為成功的人生樹立航標。
300多年來,哈佛大學培養出了數位總統和諾貝爾獲得者,為商界、政界、學術界培養出了無數的成功人士和時代巨子。
影響千萬人的教育觀念,改變千萬人的教育智慧。包含影響哈佛學子一生的諫言
很多人都希望孩子能夠成龍、成鳳,但是不學習哪裡會夠呢?王淑貞在60歲的時候為了移民美國還在努力學習呢。
不管你從事著什麼職業什麼年齡,擔任著什麼角色,都可以從中獲得啟發!
這本書只需要69元,也就是幾杯奶茶,幾包煙的價錢,就能讓你學到如何教育出有能力的孩子,真的是一點也不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