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這期的時候,正遭遇北京2000年以來最低溫度,往常家裡室內溫度不怎麼低,現在直降5度,凍得手有點發僵,窗戶上已經結了一層霜,外界的氣溫更是降到了-19度,我印象中好像第一次經歷這麼極端的寒潮。在閱讀了些氣象相關的文章後,報導說今冬會有三波寒潮,第一次已經在12月29、30日來臨,這次是第二次,10-12日還有第三次。強大的北極冷渦已經不受北極圈鎖定,強勢將範圍擴大到西伯利亞以南的東亞。
今年也是強度較高的拉尼娜年,意思是氣候加劇的特徵。一般拉尼娜年出現在厄爾尼諾現象之後,厄爾尼諾跟拉尼娜相反,厄爾尼諾是讓氣候反常,發生在去年。我自己深有體會,去年初冬季不冷,而夏季又不像往常那樣悶熱,反而發生多場降雨,南方去年也發生了洪澇。我之前發布的很多遊園和郊遊的文章,多次提到了這樣的字眼,如大雨過後、雨過天晴、或者是因暴雨景區關閉等等。
今天正好要寫的一篇壯觀天象的文章,正在經歷拉尼娜現象的我來說,回想起來,真是一連串的氣候反應。這一期天象,正好是接著昨天結尾處,從諧趣園霽清軒一線走回來後,因機緣巧合趕上的。下邊就來跟隨我看看那八月最後一天發生了什麼。
那天從萬壽山下來後,正準備回家,發現遠處山輪廓有一層金邊,就隨後手拍了一張玉泉山和西山方向,此時是傍晚18:03分。
在18:14分時,天空中慢慢睜開了兩隻眼睛,射出兩道光芒,覺得這有意思,就停下來拍攝天眼。
18:18分,太陽突然從低空雲層中出現,正好在即將要從西山邊緣落山的時候,出現了很大的光暈。
18:23分,萬壽山佛香閣成為了大逆光中的陰影,光影效果初步顯現。
18:25分,天空中的兩隻眼睛逐漸閉合,向北移走了,原本以為太陽一落山,一切就恢復正常了,沒成想好戲還在後邊。
18:27分,天空一下變成了橙色,真是每一分鐘都是一個新變化。
18:29分,還能看到太陽臨落山前,發出最後的強光,整個萬壽山佛香閣,變成了黑影。
18:31分,最後的陽光開始變弱,佛香閣又能重新看到一些細節。
18:36分,太陽完全落山了,我從玉瀾堂的夕陽樓位置向知春亭方向走了幾步,已經落山的太陽,光芒開始反襯到雲層上。
18:43分,隨著太陽落下去的角度越來越大,反襯出來的雲層的層次細節開始顯現。
18:44分,壯觀火燒雲終於登場了,火燒雲分為好幾層,並且雲層面積之大,覆蓋了全部天空。
18:45分,此時因為火燒雲的反射,佛香閣又重現清晰的結構細節。
18:46分,此時的雲層的層次越來越強,就像木星上的風暴雲,如同地球已經流浪到了木星附近。
18:48分,到達知春亭的小島,向十七孔橋方向望了一眼,放射狀的彩霞鋪射而來,使用大廣角最能體現效果,此時天空大地湖面全部是粉紅色的,在岸邊看到一個年輕人,坐在石頭上,看著彩霞冥想,他的思緒已經進入了霞光萬丈之中。
18:48:49秒,雲層的層次開始加深,更加分明。
18:49分,昆明湖被映照成了金色,天上水上加上波光粼粼,形成一副絕美畫面。
18:49:42秒,看向頤和園西南方向,那些放射狀的彩霞更加廣闊。
18:49:51秒,留下了極為難得的金色頤和園的紀念,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在頤和園遇到如此晚霞,此時此刻已經覺得沒有任何遺憾了,沒想到好戲依然繼續著,開始了晚霞的第三次變身。
18:53分,隨著太陽落下去的時間越來越長,反射的光芒漸少,天空從金色轉變成了紫色。
18:55分,從紫色轉成了紅色,佛香閣在短暫露出輪廓後,重新進入了黑影之中,湖面的顏色對比也更加強烈。
18:56分,西南方向升起一條飛龍,後來回家後,把這張給一個長期住在西山的人看,連她也是第一次看到升龍景象。
18:56:59秒,紅色的晚霞現出了最後的絢麗,展現出了特殊的紋理,就像是調色盤上的顏料。
18:57分,這是陽光最後反襯的一剎那,之後在幾分鐘內迅速消失,變成了粉白色。在這整個50分鐘過程內,壯觀的天象,從鐵青色到金色再到紅色,連續三次變身,著實為一次絕佳的視覺盛宴。
19:13分,已經出了頤和園東宮門,回看涵虛牌樓,遠處陽光基本消失,天空中的雲層變成了湛藍色,一路回到朝陽區,天空中還保持著這種純度極高的藍色。
拍完這組頤和園晚霞,當時就發到了各個社交軟體的動態、朋友圈裡,迅速獲得點讚,後來覺得要是不分享成圖文,就辱沒了這次規模宏大的火燒雲,想著日後一定要發出來,今日終於如願。在這極寒天氣寫這期的時候,回想起拍攝晚霞時不太熱的夏季,看來當時的天象,還真跟目前正發生的拉尼娜現象是一系列的連鎖反應。這次晚霞的出現,也是構築在去年整個七月到八月無數次降雨後形成的。寫這期時正值極端寒潮中,不知拉尼娜現象會不會延續到今年夏季,要是持續下去,恐怕會造成極炎熱的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