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素材摘錄自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工筆畫虎技法解析》,陳敬蟄著,節選網絡共享內容僅供參考,如需深入學習,請從正規渠道購買正版圖書。
一、虎眼的畫法
老虎的眼睛是表達性情、體現威嚴的重要部分,一隻老虎能否躍然紙上,活靈活現,全在於此。常規虎眼的著色,首先從瞳孔處起筆,用墨加少許花青進行刻畫,然後再用花青加藤黃向四周渲染,逐漸變淺直至黃色邊緣的高亮部位,為使眼神更加靈動,可用淺白色局部刻畫高光,最後根據虎的視線用鈦白點睛。
二、虎鼻的畫法
老虎鼻部的毛短而密,畫時需用散鋒,要多次皴染,虎鼻的撕毛要短,不宜長。毛順的走向要隨著皮的位置逐步調整,虎鼻下端部位顏色要漸變。鼻鏡粉紅色的肌肉用硃砂表現最為合適,重色部分可加少許的曙紅和墨刻畫。隨著虎齡的增長,鼻鏡的顏色會逐漸變深,上面會附有褐色斑點。不同年齡階段的虎在鼻鏡的刻畫上要注意顏色變化。
三、虎口、虎舌的畫法
虎口、虎舌的用色和畫鼻鏡所用的顏色基本相同,只是色彩變化更細微些,可考慮在硃砂的基礎上,加入少許墨使之偏重,刻畫上也要注意顏色深淺的變化,突出虎口、虎舌內外的透視感。閉合的虎口、唇部可用藍灰色表現。虎牙多用象牙白,畫時要注意牙齒和唇部的銜接。
四、虎耳的畫法
虎的耳朵是表現虎性情的一部分,警覺時豎耳,出擊時後伏,休閒時稍伏。虎耳背後上下為黑斑,中間為白色,耳部的撕毛要蓬鬆自然,耳廓周圍的毛髮處理要相對誇張一些。耳根到臉部的撕毛要注意銜接。
五、虎足的畫法
老虎的前足有五個腳趾,其中內側懸有一小趾,行走時不著地,利爪平時藏於趾,只有在捕獵、格鬥、攀巖時才顯露出來。後足有四個腳趾比前足略小,足底是厚厚的肉墊,能起到消聲的作用。虎足上部的顏色和虎背一樣多為淺黃色,腿部毛髮相對腹部、背部要短薄些,撕毛時長短厚薄要銜接好。足墊顏色為淺灰色,著色時要注意深淺變化,要畫出足底墊部的質感。
《壯志凌雲》創作步驟
步驟一:起稿
一幅作品的創作,起稿是關鍵,表現什麼樣的主題、主次關係怎麼安排都要心中有數,要畫幾個草圖進行比較,把虎與周圍景物的關鍵都安排好。眉、眼、鼻、嘴的位置以及形體斑紋的大體走向都要定好。讓老虎儘量佔據紙張的主要位置,便於突顯主體。
步驟二、草稿
在前面起稿的基礎上,著力勾勒主體,要確定頭和軀幹的朝向,五官與周圍斑紋的銜接,毛順的走向。在繪畫時,行筆一定要輕,以便下一步修改時擦拭。
步驟三:定稿
定稿相當於西方的素描,力求造型準確,對明暗不是太強調。定稿是對草稿的再次推敲確認。從眼部畫起,向四周擴展,邊畫邊審視,要注意斑紋的比例和周邊紋理的銜接。重點刻畫兩腮和後腿的皮毛走向,儘量讓毛順趨於自然。為下一步墨稿打好基礎。
步驟四:墨稿
墨稿是寫實畫虎撕毛技法的基本功。在定稿的基礎上固定好宣紙,墨汁濃淡要依據創作紙張吸墨性的不同調製適宜,以不幹不溼為宜,力求行筆流暢。將毛筆蘸墨打成散鋒,先在廢紙上試筆,然後全身心描繪。下筆要輕,一次難成,要重複刻畫,刻畫時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有主有次,合理地對皮毛走向進行藝術誇張,為後面的重彩撕毛打好基礎。注意鼻、眼、兩腮、前胸和腹部毛順的變化,行筆要把握提按節奏。完成的墨稿即可作為作品展示。
步驟五:淡色渲染
淡色渲染其主要顏色是曙紅和藤黃,將兩者調製成淡淡的橙黃色,用乾淨的中白雲從腰部染起,為防止顏色滲出,備好乾淨的宣紙,隨時準備吸拭。淡色渲染時也要邊畫邊調整。這次渲染的目的主要是界定虎身上的黃白兩色,兩色交界處,要注意顏色的濃淡變化,過渡要自然。
步驟六:重色渲染
為增加皮毛的質感,將調製成深茶色的顏料用小白雲在虎的黃色界定區域內著重渲染。重色渲染的目的類似西方繪畫中的明暗刻畫,需要注意的是,合理找出明暗關係,給下一步重彩撕毛留好適當的創作空間。
步驟七:重彩撕毛
這是對皮毛再度刻畫的重要步驟,是寫實畫虎撕毛技法中畫龍點睛的環節。將顏色調製成紫檀色,按前邊介紹的撕毛方法,依據墨稿中誇張刻畫的皮毛部位,逐次分層,細心描繪,一定要按照斑紋的走向處理毛順,長短搭配,疏密適度,要在墨稿的基礎上,對肌理的毛順變化進行再創作。需要注意的是過渡區的處理,行筆一定要輕、快、準,使之達到毛順自然,增加畫面的透視感和毛皮質感,鼻子和眼瞼處毛要短小,不宜過長,便於刻畫此處的凹凸關係。
步驟八:眼、鼻、口舌頭的著色
眼、鼻、口、舌是老虎提神的部位,需要認真對待。鼻鏡用硃砂罩染,用深橙色刻畫出高亮點。眼睛著色時,要畫出老虎眺望遠方的目光,通過眼神體現老虎的自信和氣魄。
步驟九:眉須的畫法
眉毛生長在老虎眼瞼黃黑色雜生的弧形條紋上,這是生長規則,不可亂畫。眉毛、鬍鬚是整幅作品中提神的關鍵,很有講究。眉毛五至七根為宜,相互疊加要得當,比虎鬚要稍細些,切忌畫成一堆亂草。虎鬚生長在虎口兩側黑色斑紋上,離鼻子遠的較長,從上到下大致分四條斑點線,虎的鬍鬚基本是又硬又直,眉須用鈦白勾勒,一次不易成功,需要復描,目的是增強眉須的質感。用筆選用長鋒小楷狼毫,行筆要自然流暢、氣息貫通,為了體現虎的精氣神,可進行適度誇張。
步驟十:補景、細部調整、題款、鈐印
補景是烘託主題的關鍵,為了表現創作意圖,什麼樣的背景都可以嘗試,什麼樣的技法也可以使用。作品基本完成後,對撕毛不足的部位進行細部調整。滿意後,用噴壺將整幅畫打溼,打溼的目的是使各種顏色互相滲透,讓畫面更趨自然。題款、鈐印有平穩畫面的作用,根據畫面安排題款位置,切記不可把款識題在畫面中間及正上方,這樣容易破壞畫面,弄巧成拙。選用和題款字體大小相當的名章鈐印,加蓋閒章,整幅作品就完成了。
下載《快手》,關注【趙春秋149】和趙春秋老師一起玩著畫……
—END—
所屬文章源自網絡,精編整理公益分享
(我們敬重原創,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邀您共閱《冰雪藝術》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