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底寒潮到來之前,我計劃了一路向南的跨年計劃,福建是我的心儀之選。
它與浙江互鄰,交通方便,且花照豔,樹常青,還有數不清的美食。
說走就走是連結生活和夢想的一道委婉的橋梁。
12月29日晚上,我站在那夜色闌珊的福州街頭,三坊七巷的古樸攜著現代的和風掠過耳邊,又豪又土的南話提醒著這是一塊溫熱的異鄉土地。
去到新的地方,最直接去讀懂它的方式是潛入當地人常去的館子去混個臉熟。
白胖的魚丸,是福州的吉祥標誌,這種魚肉做外皮的帶餡丸子,個個圓圓滿滿,肥肥鼓鼓出落的潔白玲瓏;其質嫩滑潤,味道鮮美且Q彈的沒天理。
鯊魚丸、鰻魚丸、各式白白嫩嫩的「大力丸」亂了我的眼,到嘴後真分不出是哪款魚兒被我寵幸了。
恰真是「點點星鬥布空稀,玉露甘香遊客迷。」
如果說魚丸是福建人的白月光,那薑母鴨一定是那朵垂涎欲滴的紅玫瑰。
我認識薑母鴨是在二十多年前的北京,那時大學附近有一家臺灣人開的薑母鴨店。
學生的口袋和肚裡的底油一樣貧瘠,偶爾周末,關愛的長輩會帶我到外面餐館去打牙祭。
冬日圍著一鍋滋滋釀油,紅彤亮彩的薑母鴨,有肉有菜,既解饞又飽胃。
現在攤開記憶,留在深處的味道早已模糊,但那份溫暖一直縈繞。
這次到了薑母鴨的發源地,定要重溫冬日那抹原汁原味的暖。
薑母鴨是福建傳統的名小吃,鴨肉性寒,老薑性熱,兩者中和非常適合任何體質的人,它有滋陰降火,氣血雙補的功效,屬於美食中的藥膳,溫而不燥,油而不膩。
我去的是廈門中山路的洪記,這是一家網紅店,口碑不錯,小哥現場製作,色香味全透明的直播。
我邊入座邊看實操,在寒潮來襲的冬夜,品一場動感十足,懷味十分的美食秀,真得勁!
砂鍋裡黑芝麻油慢火煸煉著老薑至金黃色,姜的熱辣與衝勁緩融入油底,加入飛過水的當地番鴨,米酒、醬油、冰糖等調味全方位伺候,無需參乎一滴水。
當肉七分熟時,加入圓白菜,燜至肉香菜糯,被香氣罩籠的人兒早經不住這誘惑了,薑母鴨想不功成名就都難了。
寒冬福地這鍋濃鬱鮮甜的吃不胖實在是讓我無法抗拒。
好地方不光盛產美景,還能勾引各種老饕們產生不走了就此落根的心動。
人生能自由的在路上放飛自己,不辜美景,不負美食,願2021年能完美繼續!
我是@遙遠的林下之風,邊走邊看,用誠摯丈量每一份美好。
歡迎一起分享身邊的點滴,解讀市井煙火。
#致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