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 年 3 月 16 日至 3 月 18 日 / 3 月 20 日至 3 月 22 日
地點:隆福小劇場 / 蓬蒿劇場
票價:100 元
主創介紹:
《月亮的南交點》由張杭編劇。他畢業於南京大學中文系,是一名詩人,也寫作戲劇、音樂、文學評論,著有評論集《真享樂 當認真:劇場、音樂廳記》。
《真享樂 當認真:劇場、音樂廳記》封面
《月亮的南交點》是第一部由張杭寫作並公演的戲劇。《月亮的南交點》的導演及主演之一黃露凝是張杭在南京大學的師妹,在南京大學第 II 劇社期間曾參與多部戲劇的演出和製作。
《月亮的南交點》劇照,攝影:王昂
關於兩人在這部戲劇中的合作,編劇張杭在一篇自述中有過介紹。
我認識黃露凝許多年,但並沒有早到我或者她在南京大學的時候。我們是之後在北京認識的,那是幾個朋友做朱程的劇本《透明》在一年青戲節的讀劇。去年,李國傑老師看中南交點這個劇本,讓我在蓬蒿做讀劇,我貿然自己來導,但玩不轉,找黃露凝幫忙。之後沒過兩個月,她就辭職,專門投身戲劇。她是想做演員的。從蓬蒿讀劇開始,隨後的三個月我們頻繁地討論劇本,其間我修改過兩稿,每一稿她都找朋友來做一次內部朗讀,大家討論、提意見。有一天一邊我們在微信裡爭執,一邊我修改到夜裡三點。那時,我是想讓她來做下次演出的導演,她心裡大概也是這個想法。但我們沒確定是再次讀劇,還是正式演出。中間的波折是,有戲劇機構提出買斷我的劇本。我跟黃露凝說算了,我們別做了,給人家做吧,現在做戲多難,那麼多事情要操心。然後我們在一次看戲後又站在車站聊了一個多小時。我們做出了決定,自己來完成這部劇最終的實現。
更詳細的主創人員表:
導演:黃露凝
編劇:張杭
製作人:李國傑
執行製作人:劉丹琳
燈光:王雨夕
舞臺監督:楊植棋
演員:黃露凝、高建偉、杜楠茜
內容介紹:
故事發生在北京南城一棟拆遷中的簡易樓裡,時間是晚上 9 點。主要人物是袁媽、袁媽的養女瓷兒和她曾經的養子郭笛。
在這個時間點,三個人發生了一場對話。
《月亮的南交點》這個名字和故事的內容相關。月亮的南交點是佔星術中的一個說法。
有一種解釋說,南交點是人熟悉但渴望離開,退卻後又想回到的地方。在戲劇《月亮的南交點》中,郭笛時隔多年回到他過去生活的家。他撞上了瓷兒和袁媽的「衝突」。在衝突中,他們各自吐露了心中的積鬱。
編劇張杭的姥姥家過去就在簡易樓裡,那棟樓裡有很多故事,張杭聽他的媽媽給他講過。張杭說:這個地方就是落在他星盤中天蠍 12 宮的南交點。家族、欲望、衰敗和冥王星的被遺棄。過去,他總是一去就想離開。但現在回憶起來,卻有種熟悉,一種業力之源的感覺。
編劇張杭在高一時的一篇周記粗略地記錄過簡易樓裡的故事
關於這種感覺背後所產生的思考。在劇中,男主角郭笛有過一段很長的對白:
你知道我們都犯過什麼樣的錯嗎?對自己愛的人、最親近的人任性,肆無忌憚地發洩, 把自己最拙劣的部分展露給他們。當我們在家裡,無意識做了這樣的事,就好像做了最平常的事。因為家人再怎麼也是家人,還會有比家人更愛我們的嗎?(稍停)我有時候會想,假如有一個地方,它的根基就是這樣的家,就像是家的巨大化──一個巨大的家,用家的方式管束、家的感情維繫,那麼一定有人可以肆無忌憚,一定有罪惡在這裡被縱容。就像無論在古代的希臘還是我們的過去,家中的犯罪是可以不受公法懲罰的。而你還願意視而不見,因為這是我們的家,誰要拆毀一點,人們就會過來反對 ……這就是異化。兩個人之間,就有最小範圍的異化。當我們把自己的欲望投射給別人,又能理解、注目得多一點兒,就算是愛了吧?但假如擴大到數不盡的人,每個人分到的,就只有冷漠。
《月亮的南交點》的劇本得過由臺灣中央大學、南京大學文學院共同主辦「全球泛華青年劇本創作競賽」首獎。
獲得這個獎項後,張杭說過一段感言。
「感謝『泛華』比賽獎勵我這部『偏頗』的作品。……《月亮的南交點》誠如其題,只是一個出發地。未來,我希望我能拼湊出許多中國的『模型』。而回頭還能看見從起點小屋發出的光:憤怒和同情。」
憤怒和同情應該是張杭寫作此故事,並在故事中探討個中問題的起點。但關於其中的討論,觀眾反應褒貶不一。《月亮的南交點》 2017 年已經做過一輪演出。目前這部劇在豆瓣上有 25 條評價,7.3 分。
《月亮的南交點》劇照,攝影:王昂
網友「回地」評論說:
「在整個戲結束時,能感到戲劇的力量呈現了出來。儘管整部戲是在一個幽閉而絕望的空間中展開,沒有公共空間光線的投射,但給人的想像空間還是很大:一個中國狂暴進程中(故事發生於一棟即將被拆毀的簡易樓裡)的灰黑色褶皺間的故事,折射出尖刻的命運感,並提出了尖銳的倫理問題和『家庭政治』問題。能感到導演(同時演女主人公)和演員用了很多心力。節奏上感覺第一幕有點滯重,期待更加完美的呈現。」
而網友鐸·X則評論說:
「一個高中畢業在賓館打工的女孩,一個大學生,整場都在對懺悔、救贖和愛進行著空洞、形而上的蒼白討論。」
另外,網友「阿滋貓~~咩」也評論說:
「緩慢冗長……衝突點莫名其妙。」
題圖為《月亮的南交點》劇照,攝影:王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