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松是個乖巧懂事的孩子,他有一個好習慣,就是從小就愛聽故事,尤其是聽爺爺奶奶講述關於自己的故事。這天小松吃完飯,和奶奶坐在院裡曬太陽。小松就問奶奶,為什麼自己身份證上的出生日期,和家人口中說的不一樣。
奶奶說那是登記的時候搞錯了,"我記得很清楚,生你的那天太陽正照得厲害呢,那時候我就知道你是個好小子。"
小松津津有味地聽奶奶說著,覺得難不成生孩子還有什麼學問和講究?奶奶說道,當然有了,生孩子的時間段決定了孩子的性格,比如說,男孩最好在上午出生,那時太陽剛升起,顯得剛強勇猛,女孩要在下午出生,顯得陰柔,不然就發過來了。
小松將信將疑,聽得有些糊塗了, 但他覺得老一輩總結的話,自有一定的道理。
誠如小松那奶奶所說,孩子出生的時間會影響孩子的性格,有沒有一定的道理呢、其實,老人也是從生活中總結的經驗,聯繫自身主觀意志得出的結果,並不具備一定的科學性。
其實,生孩子是有時間上的講究的,但不是說男孩一定要生在上午,而女孩要生在下午或晚上,畢竟孕媽懷孕以後,具體什麼時候生孩子不是自己就能決定的。
總得來說,記住以下三個時間段對孩子是有好處的:
一、白天
如果將孕媽生孩子的具體時間縮小在一天之內,那麼最好是在白天出生。這和迷信沒有半天關係,而是和醫生的狀態有關。
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無論是平時的上班還是考試,總是感覺早晨醒來後大腦活躍,精力比較充沛。這是因為經過一晚的睡眠,我們的大腦得到了充足的休息,因此神經比較輕鬆,注意力也相對集中。
醫生也是一樣,何況醫生這個職業更為繁忙,需要好的精神狀態。那麼醫生擁有一個好的精神狀態,孩子的出生自然也就得到了保障。否則,醫生處於疲勞緊張的狀態,家屬肯定也不放心。
二、合適的季節
一年四季流轉,孕婦選擇在合適的季節受孕,也是很重要的。這是因為人體的身體激素等,會對外界的環境做出不同的反應,一般選擇在春末夏初,或者夏末秋初比較好,也就是每年的5月份或者9/10月份。
很多人對此表示不解,這是因為這兩個時間段內,陽光較為充足,各種新鮮的水果蔬菜比較多樣化,有利於補充人體所需的維生素等營養。這些對於母體內胚胎的發育很有幫助,接下來根據受孕時間就可以推算出預產期了。
三、嬰兒足夠的發育後
我們都知道十月懷胎,一般來說,嬰兒要在女性體內發育280天左右會到臨產期,這是根據女性最後一次來月經的時間開始算起的,這樣的嬰兒在母體內發育會更好。
孕媽在生產時會有兩種生產方式:順產和剖腹產。現在普遍採用剖腹產的方式,但前提是嬰兒要到可以生產的時期,否則就會出現早產的情況。
給孕媽的一點建議:
1. 根據預產期提前安排醫生。近年來發醫患糾紛的事件不在少數,一部分就是在處理孕婦生產的問題上,比如生產時,由於醫院繁忙導致人手不夠,最終被迫轉院的情況。考慮到生孩子的人會有很多,所以最好提前預定安排醫生等。
2.根據預產期選擇受孕節點。為錯開生育高峰期,避免意外情況的發生,雙方在備孕前,可以根據預產期適當地選擇受孕時間。
3.注意孕期營養的補充。女性在懷孕期間,尤其是臨近產期的時候,更要注重產期的護理和補充營養,保證孩子的發育健康。
生孩子不是一件小事,也要注意合適的時間。其實孩子在什麼時間出生不重要,順其自然就相當於是最好的時間,重要的是寶寶順利地出生,就是家庭最大的福氣。各位寶媽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