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美好環境 共享幸福生活——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開展「共同締造...

2021-01-10 中國建設新聞網

正是人間四月天。走進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的鄉間小路,只見花紅柳綠,河流清清,屋舍儼然,阡陌縱橫,讓人仿佛置身一幅美麗的田園風景畫中。

鹽城市鹽都區是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確定的全國第一批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試點縣(區),也是江蘇省唯一入選的試點縣(區)。近年來,該區堅持以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為切入點,按照「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要求,積極探索「共同締造」社會實踐活動,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明顯增強。

4月15日,該區3個新型農村社區成為江蘇省蘇北地區現場會觀摩點,江蘇省委副書記任振鶴、副省長費高雲等領導帶隊觀摩,「共同締造」探索實踐示範效應凸現。

共謀共建「三色佳富」

鹽都區大岡鎮佳富村是蘇北地區典型的農業村,村域面積6.6平方公裡,共有870戶3012人,設有7個村民小組,全村農民住房八成是平房,大多建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該村因烈士丁佳富而得名,是江蘇省第三批特色田園試點鄉村。村莊規劃集聚554戶,其中規劃保留老村莊144戶,新村規劃建設410戶,一期已開建108戶,二期規劃建設302戶,著力打造「三色佳富」特色。

房子怎麼建,群眾說了算。「把新型農村社區建在新村部和老村莊附近,這裡緊鄰229省道,靠近省特色桃果產業園,離鎮區也不遠。」在討論選址時,村民的一致要求,得到充分採納。

農房是自建還是統建,由村民自我選擇。在農房建設模式中,郭大祥、王玉剛等16戶選擇統規自建,其他92戶選擇統規代建。在工程建設中,村民代表組成義務巡查隊,對進場鋼筋規格、商品混凝土配比、安全施工措施、汙水管網鋪設等進行監管。村黨總支書記韓立芹表示,農民辛苦一輩子,建一幢房子很不容易,必須把它建成安全房、放心房。

追求綠色健康生活。該村新社區建設將生態環保理念融入生活,農房屋面推廣使用光伏瓦,使用周期可達20年。經測算,農房屋面30平方米的光伏瓦,每天可發電15度,自用5度,剩餘10度輸入國家電網可獲益6元,年純收益2200元。該村沒有搞「一刀切」,而是根據群眾意願自選,目前已有13戶村民選用光伏瓦,推廣使用新型能源建材。2020年3月17日,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視察該村時給予充分肯定。同時投放4臺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箱,新建微動力汙水處理設施,陸續接通管道燃氣,村民過上綠色健康生活。

推進紅色基因傳承。該村老幹部、老黨員、老教師自覺帶頭,廣泛收集整理丁佳富等烈士的革命事跡,以老村部為基礎,改建成佳富紅色紀念館,打造紅色陣地,弘揚紅色文化。通過珍貴史料、圖片展覽、再現影像等視聽載體,開展生動形象的黨性教育,目前參觀學習人數超過萬餘人次。

壯大粉色桃果產業。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該村利用黃沙特殊土質,發展特色桃果產業4500多畝,獲批省級科技產業園區。村民紛紛創辦家庭農場,目前已發展到28個,帶動500多名村民就近就業,人均年增收近2萬元。

共繪共評「三鄉千秋」

鹽都區秦南鎮千秋村村域面積6平方公裡,設有7個村民小組,共有1140戶3380人,2019年人均收入2.8萬元。新型農村社區規劃集聚300戶。一期86套住房已建成交付,二期在建62戶,三期規劃新集聚152戶,著力形成「三鄉千秋」特色。

算好經濟帳,換房少花錢。該村曾是經濟薄弱村,留守村莊的大部分是老年人和困難戶,陸立陽、王付林等村民選擇「經濟型建房模式」,通過招標競價、競爭性談判等方式確定中標單位,與農民籤訂委託代建合同。根據群眾建議,設計了90平方米~120平方米左右戶型,還為老人、困難戶設計了50平方米左右的實用戶型,讓群眾少花錢、住新房。

守住美麗鄉愁。利用村莊水、田、林、道等元素構築自然邊界,合理保留原有植被、水面等自然和物質要素,實現「水田林人居」和諧共生。經村民代表共同商議後,將老村改造後遺留的老石碾、老磨盤、老瓦罐等老物件再次利用,賦予它們新的生命。

彰顯特色鄉貌。深入挖掘自然稟賦、歷史傳承、風土人情等地方特色,合理建設農家院落,主房、輔房、院落有機組合,形成高低錯落的建築形態,圍牆天井自然組合,勾畫獨立院落空間,形成「白牆黛瓦、朱門燈籠、前院後宅」建築風貌。

培育文明鄉風。建設黨群服務中心,充分發揮「三老」、鄉賢、「五位一體」管護員作用,共同參與、協助管理社區事務,構建「德治、自治、法治、共治」治理體系;成立物業管理中心,推行物業費由村民掏一點、集體貼一點、財政補一點的籌資模式,強化社區物業管理。開展「美麗庭院」創建活動,評選「最美家庭」等,弘揚「孝老愛親」正能量,構建和諧共存、友愛互助的文明新社區。

共管共享「三新花吉」

鹽都區鹽瀆街道花吉村,村域面積5.5平方公裡,共有1027戶3542人,設有7個村民小組。老村莊佔地68畝,規劃改造96戶;新社區佔地94畝,規劃入住238戶,一期90戶已分房入住,二期148戶開工建設,著力形成「三新花吉」特色。

「既要建好新社區,更要整治老村莊,實現新老村莊同步改善、融合發展。」陳良德、王炳華等群眾在共謀時表達意願、展望願景。村黨總支書記吳曉華介紹說,該村統籌做好老村莊方案提升設計,整治村容村貌,推進「廁所革命」,推行垃圾分類,增強功能配套。

豐富文化新生活。該村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入住村民利用文化大院,組織民間文化達人,延續有30年歷史的「錦繡夕陽」民間文藝宣傳隊和5支業餘廣場舞隊伍,定期推出文藝秀、電影場和淮劇專場,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創新管理新機制。該村著力做好農房改善「後半篇文章」,突出黨建引領,成立「向日葵」黨支部,打造組織美、環境美、服務美、生活美的「四美小區」。根據群眾要求,構建「數字社區」,實現WIFI全覆蓋、「全要素社會治理網格與社會治安智能防控網格」雙網聯動,共同締造智慧和諧的美麗家園。

培植富民新產業。花吉村發揮靠近全民雙創園的優勢,組織350多名村民到附近工廠就業,年均工資性收入6萬元。流轉集體土地1500畝,村幹部領辦集體農場,種植千畝葵園,年產葵花籽180噸,為工廠提供產品原料,增加農民種植收入。

據統計,該村「共同締造辦」成立以來,先後組織召開議事會議30多次,協商大小事務100餘件,組織用工1200多人次,建立健全村規民約、環境整治、「四務」公開等規章制度。

區委書記吳本輝表示,鹽都區將堅持以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為抓手,積極探索並深入推進共同締造活動,把共同締造理念貫穿到新型農村社區的規劃、建設和管理全過程,促進農民居住環境持續改善,以此共建美好環境,讓群眾共享幸福生活。

相關焦點

  • 共建青青菜園,共享有滋有味新生活
    共建青青菜園,共享有滋有味新生活 2021-01-11 14: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向幸福生活進發「共建共治共享」幸福小區評選活動獲市民點讚
    來源:臺海網業主參與問卷調查(石辰璐/攝)臺海網1月11日訊(海峽導報記者林秋燕實習生郭彤熙)在經歷了前期的報名參評、網絡投票後,「共建共治共享」幸福小區評選活動將進入最後的環節,網絡得票前50名的小區將角逐三十佳幸福小區。
  • 黨建引領 小區共建共治共享|物業|黨支部|湖裡區|小區環境_網易訂閱
    舉報    基層治理 「湖裡模式」 2018年全面啟動小區治理以來,湖裡區堅持以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為工作追求目標
  • 王思斌:社會工作在構建共建共享社會治理格局中的作用
    二、社會工作與共建共享社會治理的契合性   從國家層面來看,共建共享社會治理格局是政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廣大民眾共同的責任,從總體上來講,也是各方期望達致的目標,因為共建共享社會治理格局意味著各方免於無規則的惡性競爭,免於惡性競爭所導致的不良生存環境,而有利於社會公正、社會和諧。
  • 「一星四化」推進共建共治共享
    其中,對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進行全面系統深刻闡述。以農村基層組織管理星級化、鄉村治理法治化推進社會共建。共建,即共同參與社會建設。全會指出,要創新社會治理思路,增強社會力量參與社會建設的能力和活力。平原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探索出一條推動社會共建的「平原經驗」。績效考核,實現農村基層組織星級化管理。堅持以星定酬、以星定獎、以星定懲,分類抓實農村黨支部書記、農村黨支部和農村黨員的星級化管理,推動了基層黨組織的提檔升級。
  • 用心用情 盡心盡力——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開展定點扶貧工作紀實
    共同締造激發群眾內生動力走進麻城市閻家河鎮石橋垸村,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幅幅美麗圖景:乾淨寬敞的主幹道旁,綠樹紅花;蒼翠茂盛的林帶間,房屋錯落有致;簡潔大方的村部前,五星紅旗迎風招展……這些無不在向人們講述著「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給該村帶來的華麗蝶變。
  • 締造美麗鄉村 共享小康生活著力提升農村人居環境 擦亮「鹽都樣板...
    大岡鎮佳富村是國家森林鄉村、省美麗鄉村、省特色田園鄉村,近年來,該村通過規劃引領,因地制宜全面整治提升人居環境,使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孫寶鳳大爺是佳富村新型農村集中居住點居民,入住新房後,天藍、水綠、景美的周邊環境讓他十分欣喜,他的兒子孫子經常回來看看、住住,感受家鄉的美好。
  • 自覺禁售、禁放煙花爆竹,共建美好家園! 獻縣公安局致廣大人民群眾...
    自覺禁售、禁放煙花爆竹,共建美好家園! 自覺禁售、禁放煙花爆竹 共建美好家園
  • 金家嶺埠東管區開展聯建共建活動 提升為民服務水平
    7月29日上午,埠東管區黨委、如是書店黨支部聯建共建活動暨「海鷗救援隊」幼兒安全手偶動畫片進社區啟動儀式在東城國際社區舉行,管區20餘名小朋友及家長參加了此次活動。作為埠東管區聯合如是書店的首場共建活動,此次活動加深了共建單位之間的了解與認知,助力彼此深度合作,實現共贏。送種子送資源,這場活動收穫不小「親愛的小朋友們,大家上午好。」
  • 學習習近平共同富裕思想 做改革與發展的踐行者
    「堅持共享發展,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增強發展動力,增進人民團結,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這是對如何實現共同富裕的基本解答;二是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對如何實現共同富裕有了更精準的表述。
  • 「金天合縱」助力「中小企業」逆襲,搖身變成「共享城主」
    在當前保護主義上升、世界經濟低迷、全球市場萎縮的外部環境下,充分發揮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發布會現場打造國內大循環體系,關鍵就是要先建立一個龐大的內循環消費系統,而想要實現系統循環,就需要企業間相互抱團取暖,以差異化優勢聯合打造閉環的消費生態鏈。
  • 開創文明新篇打造「金字名片」,汕頭創文走向全域創建全民參與共建共享
    在這場追求文明幸福的「耐力賽」中,我市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創建活動,把核心價值觀要求體現到創建工作的各個環節、融入市民群眾的生產生活之中,大力弘揚社會正能量,激發市民向上向善向美,擦亮城市文明底色。如今走在鮀城街道、社區,「文明」可謂如影隨行。
  • 華為攜手南十字星大學 共建更美好的全聯接教育
    【澳大利亞,黃金海岸,2015年9月7日】全球領先的信息與通信解決方案供應商華為,於2015年9月3-4日在澳大利亞黃金海岸,與澳大利亞南十字星大學共同舉辦主題為「共建更美好的全聯接教育」峰會。
  • 校企聯手打造「共同體」 探索「美好生活」與「智慧社區」新內涵
    成都美好生活標準的主要構成要素有什麼?物業企業如何擁抱智慧服務……一邊是科研學術探討,一邊是企業面臨的服務難題。為推進社區治理的可行性研究,促進物業企業前瞻性規劃、強化服務力,新希望服務「牽手」四川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共建「社區治理與現代服務研究中心」,共謀研行合一與未來服務發展。
  • 垃圾分類丨佛山這個社區開展黨群共建活動!趣味遊戲築文明,垃圾...
    近日,佛山市順德區容桂街道容山社區黨委聯動啟創社工在芳芳幼兒園和容山路、奇光路一帶開展「趣味遊戲築文明·垃圾分類我先行」黨群共建綠滿家園——容山社區商業街垃圾處理積分計劃啟動儀式。活動共有20名黨群志願者參與服務,100多名社區居民積極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