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更簡單,編程者需要關心的事情,就那點事。
一、什麼是對象?
在現實生活中,每一個具體事物,都是對象!
在程序設計中,每一個可以操作的實體,就是對象。是具有屬性和方法的實體。
舉個例子吧!
表單、標籤、命令按鈕都是對象。
二、什麼是對象的屬性和屬性值?
在現實生活中,每個對象都有自己的特性,我們可以具現化成一個具體的值。
某喵,體重2斤,梨花毛,出生日期2020年8月4日。
在面向對象程序設計中,對象的特性稱為對象的屬性。對象特性的具體值,被稱為屬性值。
比如,程式設計師可以給不同的命令按鈕,賦予不同的屬性值。
三、什麼是事件和方法?
我們把對象識別和響應的操作,稱為事件。
事件發生時,對象執行的操作,稱為方法。
我們現在可以看出,方法和對象緊密聯繫。
四、什麼是類和子類?
一類對象具有共同的屬性,這些共同屬性抽象出來,就組成一個類。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人類!
同一類的對象具有共同的屬性,又會有某些差別。所以,人類可以再次細分,男人和女人。
一個類從另一個類繼承屬性,被稱為子類,提供屬性的類稱為父類。子類不僅繼承了父類的屬性,還具有自己特殊的屬性。
五、什麼是類的繼承性?
父類所做的修改自動反應到所有子類上!節省了用戶的時間和精力。
六、什麼是類和對象的封裝性?
在使用對象是,用戶主要關心使用該對象的方法,內部屬性會被選擇性忽視。
類將對象的共同屬性和方法封裝在內部,使類派生出的對象具有這些屬性和方法。
對象的屬性和方法也封裝在對象內部,外部程序不能調用對象的方法程序。
以上,就是封裝性!
上文都是概念問題。
我們再聊一聊,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方法。
程序的事件驅動機制,按照事件發生的順序執行程序代碼。
這是由使用者決定的!
如果滿足使用者的需求?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方法開發應用程式的基本方法吧!
1、設計應用程式的界面。
2、設置對象的屬性值。
3、編寫事件過程。
4、保存程序。
5、運行調試程序。
當然,美化界面,也很重要,畢竟這是一個看臉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