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幹地支和算法詳解!

2021-01-14 祖傳四柱八字

天幹地支簡稱幹支,是夏曆中用來編排年號和日期用的。

天幹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也叫天幹;
地支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也稱十二地支。


讀音依次讀作

十天幹: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

十二地支:子(zǐ)、醜(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幹支還是陰陽之分:
甲、丙、戊、庚、壬為陽幹,乙、丁、己、辛、癸為陰乾;

子、寅、辰、午、申、戌為陽支,醜、卯、巳、未、酉、亥為陰支。

以一個天幹和一個地支相配,排列起來,天幹在前,地支在後,天幹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陽幹配陽支,陰乾配陰支(陽幹不配陰支,陰乾不配陽支),共有六十個組合,稱為「六十甲子」。


我國人民過去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環起來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的。

1.甲子 2.乙丑 3.丙寅 4.丁卯 5.戊辰 6.己巳 7.庚午 8.辛未
9.壬申 10.癸酉 11.甲戌 12.乙亥 13.丙子 14.丁丑 15.戊寅 16.己卯
17.庚辰 18.辛巳 19.壬午 20.癸未 21.甲申 22.乙酉 23.丙戌 24.丁亥
25.戊子 26.己丑 27.庚寅 28.辛卯 29.壬辰 30.癸巳 31.甲午 32.乙未
33.丙申 34.丁酉 35.戊戌 36.己亥 37.庚子 38.辛丑 39.任寅 40.癸卯
41.甲辰 42.乙巳 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 46.己酉 47.庚戌 48.辛亥
49.壬子 50.癸丑 51.甲寅 52.乙卯 53.丙辰 54.丁己 55.戊午 56.己未
57.庚申 58.辛酉 59.壬戌 60.癸亥


幹支紀年法

陽曆年份除以60的餘數減3便得該年農曆幹支序號數,再查上面的幹支便是幹支年紀。


為什麼陽曆年份除以60的餘數還要減去3?
答:公元元年不是甲子年 差3


如甲子為第一年,乙丑為第二年,丙寅為第三年……六十年為一周。一周完了,再由甲子年起,周而始,循環下去。例如1929年是農曆己巳年,1930年是農曆庚午年……到1989年又是農曆己巳年。我們在日曆上看到的己巳年、庚午年,就是按幹支紀年這種方法排列下來的。陽曆年份除以60的餘數減3便得該年農曆幹支序號數,再查上面的幹支便是幹支年紀。如果序號數小於、等於零則於支序號數加60。例如,求1991年幹支;1991÷60=33餘11,年幹支序號數=11-3=8。查幹支表知該年為辛未年。又如求1983年幹支:1983÷60=33餘3,幹支序號=3-3=0,加上60,查幹支表知該年為癸亥。


幹支紀月法


幹支紀月法未普遍實行,主要為星相家推算八字用。其方法為: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為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為甲寅。正月之幹支知道了,其餘月可按六十甲子的序推知。


幹支紀日法


甲炎了第一日,乙丑為第二日,丙寅為第三日……60日為一周。一周完了再由甲子日起,周而復始,循環下去。例如農曆己巳年(1989年)正月初一是丁酉日,初二是戊戌日……到三月初七正好是60天,因此三月初二又是丁酉日。


幹支紀時法

一天中時辰的地支也是確定的,所以二十四小時配十二地支,由夜間十一點至一點為子時,一點至三點為丑時,其餘照推。時的天由該日所對天幹推求,其歌訣如下:
甲己還生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從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發,壬子是真途。


即若該日是甲或己的,在子時上配上甲為甲子;日是乙或庚的,在子時上配上丙為丙子;丙辛日子時配上戊為戊子;丁任日為庚子;戊癸日為壬子。知道了子時的幹支,便可推知其餘。


幹 支 紀 年 法


一.十支紀年是我國傳統的紀年方法。
1.幹和支的含義:幹支是天幹,地支的合稱。
幹指天幹,共有10個符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支指地支,共有12個符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 醜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2.幹和支組合後用於紀年。即:將十天幹和十二地支按順序搭配組合成幹支,用於紀年。按此排法,當天幹10個符號排了六輪與地支12個符號排了五輪以後,可構成60幹支。續排下去又將恢復原狀,周而復始,即如民間所說「六十年轉甲子」。


二.查看不同時間段的萬年曆。如:1516—2060年的萬年曆,記著五百年的幹支,一查便知。
六十年甲子(幹支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己 壬午 癸未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根據「六十年甲子(幹支表)」的公元年對應進行向上或朝下地反推。如:《辛亥革命》的辛亥年是1911年(48號幹支),《戊戌變法》的戊戌年為35號幹支,比辛亥年早13年,則「1911-13=1898」故《戊戌變法》是1898年。


應用公元年進行計算。應用公元年的某一年,聊以60(指六十年甲子),餘數小於60,再用餘數減去3(幹支紀年是從公元4年開始使用的),便知。


如2002年:2002÷60,餘數為22,再22-3,得數是19,查六十年甲子(幹支表)19號幹支,得知是壬午年。


三.結合實際了解「十二地支」
1.用十二種動物分別與十二地支相配成為「十二生肖年」。(見下圖)如凡是含有「子」的幹支年,就是「鼠年」,這一年裡出生的人都是屬「鼠」;凡是含有「醜」的幹支年就是「牛年」,這一年進而出生的人都是屬「牛」。以此類推。(如下表)

十二生肖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鼠 醜牛 寅虎 卯兔 辰龍 巳蛇 午馬 未羊 申猴 酉雞 戌狗 亥豬


2. 以十二地支來表示十二時辰。
一日有二十四小時,而我國傳統則以十二個時辰來表示,即一時辰是二小時。(如下表)

二十四小時和十二時辰對照表

子   醜   寅   卯   辰   己
23-01:01-03:03-05 :05-07:07-09:09-11

午   未   申   酉   戊   亥
11-13:13-15:15-17:17-19:19-21:21-23


四、由公元推幹支記年
為了便於運算和使檢索更加直觀,借用六十幹支表並按順序加以編號成表一如下:

六十幹支表甲子0  乙丑1 丙寅2 丁卯3 戊辰4 己巳5 庚午6 辛未7 壬申8 癸酉9

甲戌10 乙亥11 丙子12 丁丑13 戊寅14 己卯15 庚辰16 辛巳17 壬午18 癸未19

甲申20 乙酉21 丙戌22 丁亥23 戊子24 己丑25 庚寅26 辛卯27 壬辰28 癸巳29

甲午30 乙未31 丙申32 丁酉33 戊戌34 己亥35 庚子36 辛丑37 壬寅38 癸卯39

甲辰40 乙巳41 丙午42 丁未43 戊申44 己酉45 庚戌46 辛亥47 壬子48 癸丑49

甲寅50 乙卯51 丙辰52 丁巳53 戊午54 己未55 庚申56 辛酉57 壬戌58 癸亥59

該表於公元前後的推算均適用,具體的方法如下:


1,求公元後某年(設為Y)的幹支。方法是:先以Y除以60得出餘數,然後再減去4,最後根據所得結果查表一中相應序數所對應的幹支即為該年的幹支。

例如求公元1911年的幹支:1911÷60餘數為51,減4後得47,查表一47對應的幹支是辛亥,即1911年為辛亥年。由於幹支紀年60 年一循環,當Y÷60的餘數小於4時,需借幹支紀年的一個周期60之數,例如1981年除以60餘數為1,直接減4不夠減,加上60之後再減4等於57, 查表一便知1981年為辛酉年。餘可類推。


2,求公元前某年(設為X)的幹支。方法是:先以X除以60求其餘數,再用57減去所得餘數,根據所得結果再查表一中對應的幹支,即為該年的幹支。

例如求公元前221年的幹支:221÷60,餘數是41,以57-41=16,查表一16對應的是庚辰,即公元前221年對應的幹支應為庚辰。 同樣由於幹支紀年的循環周期為60年,當餘數大於57時,也需再借60。例如求公元前479年(孔子卒年)的幹支:479除以60餘59,用57減59不 夠減,加上60之後再減59等於58,查表一知該年對應的幹支為壬戌。其餘可以類推。


上述方法簡便易行,只要記住表一,就完全可以不用紙筆,直接由心算推出結果。


五、速查幹支農曆紀月法

其方法為:若遇甲或己的年份 ,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為戊寅;遇上丙或辛之年,正月為庚寅;遇上丁或壬之年,正月為壬寅;遇上戊或癸之年,正月為甲寅。依照正月之幹支,其餘月份按幹支推算即可。詳見下表:

年 份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甲、己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乙、庚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丙、辛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丁、壬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戊、癸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甲子

乙丑

由上可見,農曆的月份,地支是固定的,天幹卻不固定,要經過推算才能排出。注意:農曆的閏月是不記幹支的。
例如:2006年為『丙戌』年,查天幹年份為『丙』子頭,在上表的第三行,其正月為庚寅,二月為辛卯,三月為壬辰,餘類推。


六、速查幹支紀日法


從已知日期計算幹支紀日的公式為:

G = 4C + [C / 4] + 5y + [y / 4] + [3 *(M + 1) / 5] + d – 3
Z = 8C + [C / 4] + 5y + [y / 4] + [3 * (M + 1) / 5] + d + 7 + i

其中 C 是世紀數減一,y 是年份後兩位,M 是月份,d 是日數。1月和2月按上一年的13月和14月來算。奇數月i=0,偶數月i=6。G 除以10的餘數是天幹,Z 除以12的餘數是地支。


計算時帶[ ]的數表示取整。

例如:查2006年4月1日的幹支日。 將數值代入計算公式。
G =4*20 + [20 / 4] + 5*06 + [06 / 4] + [3 * (4 + 1) / 5] + 1 – 3 =117
除以10 餘數為 7 ,天幹的第7位是『庚』。
Z =8*20 + [20 / 4] + 5*06 + [06 / 4] + [3 * (4 + 1) / 5] + 1 + 7 + 6 =213
除以12 餘數為 9 ,地支的第9位是『申』。
答案是:2006年4月1日的幹支日是庚申日。

天幹:甲4、乙5、丙6、丁7、戊8、己9、庚0、辛1、壬2、癸3
地支:子4、醜5、寅6、卯7、辰8、巳9、午10、未11、申12、酉1、戌2、亥3
以公元年的尾數在天幹中找出對應該尾數的天幹,再將公元紀年除以12,用除不盡的餘數在地支中查出對應該餘數的地支,這樣就得到了公元紀年的幹支紀年。


(一)幹支紀年法的傳統算法
一.幹支紀年是我國傳統的紀年方法。
1.幹和支的含義:幹支是天幹,地支的合稱。


幹指天幹,共有10個符號: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支指地支,共有12個符號:
子 醜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2.幹和支組合後用於紀年。即:將十天幹和十二地支按順序搭配組合成幹支,用於紀年。按此排法,當天幹10個符號排了六輪與地支12個符號排了五輪以後,可構成60幹支。續排下去又將恢復原狀,周而復始,即如民間所說「六十年轉甲子」。


二.結合實際了解「十二地支」


1.用十二種動物分別與十二地支相配成為「十二生肖年」。(見下圖)如凡是含有「子」的幹支年,就是「鼠年」,這一年裡出生的人都是屬「鼠」;凡是含有「醜」的幹支年就是「牛年」,這一年進而出生的人都是屬「牛」。以此類推。(如下表)


十二生肖年
子鼠 醜牛 寅虎 卯兔 辰龍 巳蛇 午馬 未羊 申猴 酉雞 戌狗 亥豬


2. 以十二地支來表示十二時辰。
一日有二十四小時,而我國傳統則以十二個時辰來表示,即一時辰是二小時。(如下表)
二十四小時和十二時辰對照表
子   醜   寅   卯   辰   己
23-01:01-03:03-05 :05-07:07-09:09-11
午   未   申   酉   戊   亥
11-13:13-15:15-17:17-19:19-21:21-23


(二)幹支紀年法的簡便算法
傳統的計算法,必須知道一個已知年,然後往前後推算,有一定的難度,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種幹支紀年法的簡便算法,每個字都有對應的一個符號。如下表:
4 5 6 7 8 9 0 1 2 3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4 5 6 7 8 9 10 11 0 1 2 3
子 醜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4 5 6 7 8 9 10 11 0 1 2 3
鼠 牛 虎 兔 龍 蛇 馬 羊 猴 雞 狗 豬
年份的最後一個數字就對應天幹的相應的字,然後用年份除以12所得的餘數,用這個餘數去找相對應的地支字和十二生肖字,於是天幹地支字的組合便是幹支紀年,對應的生肖字便是生肖紀年。如2006年,6對應的天幹字是丙字,2006除以12的餘數是2,2所對應的地支字是戌字,所對應的生肖字狗字,所以2006年是丙戌年,狗年。1898年,8對應的天幹字是戊字,1898除以12的餘數是2,2所對應的地支字是戌字,所對應的生肖字狗字,所以18986年是戊戌年,狗年。1911年,1對應的天幹字是辛字,1911除以12的餘數是3,3所對應的地支字是亥字,所對應的生肖字豬,所以1911年是辛亥年,豬年。1901年,1對應的天幹字是辛字,1901除以12的餘數是5,5所對應的地支字是醜,所對應的生肖字牛,所以1901年是辛丑年,牛年。
所以,有了幹支紀年法的簡便算法,我們就方便的多了。


相關焦點

  • 十二地支講解:天幹地支最正確的算法
    古時候的人們對天幹地支是了如指掌,計算天幹地支那是手到擒來。那麼問題來了,天幹地支的真確算法是什麼樣的呢?  本期的十二地支為你講解:天幹地支最正確的算法。  天幹地支計算方法  一、年幹支計算公元後年份的口訣是:  「公元年數先減三,除10餘數是天幹,基數改用12除,餘數便是地支年」。  以2010年為例,年份減3得基數2007,除以10得餘數7,對查天幹次序(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 天幹地支的日柱算法
    天幹地支的日柱算法相較於年歲算法和月份算法來說,要複雜一些。推算日柱的前提條件只有一個,首先要推算出當年的元旦日幹支。而推算元旦日幹支之前,要弄清楚當年是閏年還是平年。日柱所有的推算用的都是國曆。20世紀閏年的元旦日幹支推算方法如下:元旦日天幹=該年末尾兩位數÷4(如果計算出來的數大於10,就一直減到小於等於10為止),再對照圖一,數字為多少,天幹就為多少;元旦日地支=元旦日天幹計算出來的那個數÷4,看餘數,再參照圖二(能夠被整除,即餘數為0的數,也算為酉)。
  • 天幹地支的月份算法
    天幹地支是我國古老的年歲算法,除了可以用來表示年份外,還可以用來推算月份。推算月份的前提有三個,第一個前提是要知道當年的天幹地支,這一點我在另一篇文章中有寫過,想知道的可以去看,這裡就不再贅述;第二個前提是要知道天幹地支分別對應的數字(月份),我總結成了圖,即圖一;第三個前提是要知道24節氣是如何表達月份的。我也總結成了表,即圖二。
  • 農曆天幹地支算法+天幹地支年月日時算法
    1.幹和支的含義:幹支是天幹,地支的合稱。即:將十天幹和十二地支按順序搭配組合成幹支,用於紀年。按此排法,當天幹10個符號排了六輪與地支12個符號排了五輪以後,可構成60幹支。續排下去又將恢復原狀,周而復始,即如民間所說「六十年轉甲子」。天幹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也叫天幹;地支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也稱十二地支。
  • 公共基礎知識:天幹地支的算法
    (一)歷史和發展傳說早在公元前2697年,中華始祖黃帝建國時,命大撓氏探察天地之氣機,探究五行。一些學者從中國上古的夏代帝王世系和商代湯王以下所有帝王的名字中,探究十天幹中的字已被用於名號這一特有現象。
  • 乾貨丨天幹地支算法(內附掌訣圖)
    助力大家用最簡單的方法掌握易學大智慧今天我們來看看,天幹地支的算法!2019年是農曆己亥年,此處說的己亥,是自於我國特有的紀年方法,稱為天幹地支法,簡稱幹支法。之前小易對於天幹地支的了解僅限於背出「十天幹」、「十二地支」的二十二個字兒,但對於每年的紀年如何運算並不清楚。實際上無論是十二生肖,子鼠醜牛寅虎卯兔,還是有機化學中甲烷乙烯等有機化學的命名,天幹地支都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和我們息息相關。
  • 天幹地支詳解
    那麼天幹地支具體是哪幾個,他們分別代表著什麼呢? 來歷 天幹地支是古時候人們為了確定時間和空間劃分的陰陽載體,其中主要的是天幹主陰,地支主陽。當然萬物皆有陰陽,天幹地支自己分別也有自己的陰陽劃分。而隨著時間的發展,大概在殷商時期,天幹地支逐漸就變成了一個時間單位。分別是由十天幹和十二地支組成的六十甲子一說,而我們經常所在電視中看到的一甲子,一般都是六十年,其主要來歷也就是天幹地支一輪迴。
  • 天幹地支簡述
    幹支組合表幹支表組合規律:10個天幹依次和12個地支組合,如: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具體的算法舉例:1、查知2020年為庚子年。
  • 傳統文化——天幹地支的稱呼及算法
    天幹地支,又叫幹支,是我國遠古時代的人觀測天象所遺留下來的精神財富。天幹有十,地支有十二,兩者相互配合使用,以60年為一個輪迴,這種計年方法,稱為幹支紀元法。至今廣泛運用於曆法、術數、命名、風水等領域。十天幹分別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 天幹地支換算方法
    這裡介紹一種簡易直觀的算法。首先給每個天幹、地支一個編號,從頭以4開始循序排下去,天幹10後接1,地支12後接1。天幹算法:用公元紀年數減3,除以10(不管商數)所得餘數,就是天幹所對應的位數;2.地支算法:用公元紀年數減3,除以12(不管商數)所得餘數,就是地支所對應的位數;天幹:甲1、乙2、丙3、丁4、戊5、己6、庚7、辛8、壬9、癸0地支:子1、醜2、寅3、卯4、辰5、巳6、午7、未8、申9、酉10、戌11、亥0特別注意:天幹和地支整除所對應是末位。
  • 新年快樂——天幹地支紀年法
    我國自古便有十天幹與十二地支,簡稱「幹支」,取義於樹木的幹和枝。    10和12的最小公倍數是60,所以10位天幹和12位地支相搭配(奇數位配奇數位,偶數位配偶數位),最小可組成60位,由此形成了六十個幹支,稱為「六十幹支」,又因以甲子開頭而又稱「六十甲子」,或「六十花甲」, 那麼如何快速求出公元紀年與天幹地支紀年之間的轉換呢?1.
  • 天幹地支紀年月日時
    天幹地支紀時一、天幹地支的內容1.天幹地支的歷史在商朝的時候「天幹地支」已經非常普及和常用了,根據考古學發現,商朝的君王名字幾乎所有的王名字都帶有十天幹。自秦漢以來,二十四部正史,實際採用的都是這種幹支紀年方式。通過幹支紀年能夠很好的算出事情發生在哪一年、哪一月的具體時間。
  • 天幹地支,紀年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人成運;天道與地道決定著人道,故設天幹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運。十天幹與十二地支的組合,形成了六十甲子,六十甲子用以闡述天地人。其中十二地支分別代表著每年十二個不同的月令、節令。天幹地支,是應用易學在實踐方面的重要手段和途徑之一,很多事物的發展規律都是通過它來認知。
  • 10天幹,12地支,十種命性格詳解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2 、12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3、十二生肖:子鼠、醜牛、寅虎.7、地支屬性:子水陽,醜土陰,寅木陽,卯木陰。辰土陽,巳火陰。午火陽,未土陰。申金陽,酉金陰。戌土陽,亥水陰。
  • 【常識備考】天幹地支紀年法
    十幹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古人以此作為年、月、日、時的序號,叫「幹支紀法」。天幹地支,取意於樹木的幹和枝,源自中國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天幹地支紀年法是中國文化的集中體現,它是先賢們智慧的結晶,時至今日,它並沒有過時,仍然生存於每個中華兒女的內心。
  • 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天幹地支我們聊一聊
    很多考生看到有關天幹地支的題目,第一反應就是——完了,我怎麼知道天幹地支、五行八卦!事實上,公職考試中天幹地支的考試題目而言,看似難度很大,但實則略懂天幹地支常識即可做出來。我們一起來看下關於天幹地支的試題:【例題-單選】在我國農曆的幹支紀年中,從甲子年到癸亥年共六十年構成一個循環,如果將上一個甲子年當做本循環的第1年,那麼第31年是( )。
  • 「天幹地支」中的刑衝合害詳解
    天幹地支五行陰陽的基礎知識上回已經說過這次來說的是天幹地支的延伸知識即:刑衝合害如何理解記憶大家應該聽說過合婚的話題吧?我可以明確告訴大家,只看生肖,不可能看出來具體情況,如果單看生肖,那麼他說的話你就可以直接忽略了天幹五合甲己化土 乙庚化金 丙辛化水 丁壬化木 戊癸化火天幹的合化是前五位合後五位即: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也可以記為,一六合 二七合 三八合
  • 一學就會的天幹地支紀年法
    注意這是指2003年立春之後,立春之前應是「壬午」年。趙達先生在「祭文」中指出的時間是「癸未清明」,清明是立春之後的第四個節氣(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所以趙先生說歲在癸未,而非壬午。地支算法:用公元紀年數減3,除以12(不管商數)所得餘數,就是地支所對應的位數;天幹:甲1、乙2、丙3、丁4、戊5、己6、庚7、辛8、壬9、癸0地支:子1、醜2、寅3、卯4、辰5、巳6、午7、未8、申9、酉10、戌11、亥0特別注意:天幹和地支整除所對應是末位。
  • 天幹和地支
    這一期我們接著來看數術學中另外兩個重要的基礎知識「天幹」和「地支」。很多人或許不知道什麼是天幹,什麼是地支,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卻是經常會接觸到。甲乙丙丁、子醜寅卯、balabala~~等等,這些就來自「天幹」和「地支」,放在一起簡稱為「幹支」。「幹支」源自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天幹承載的是天之道,地支承載的是地之道。
  • 初學者的福音奇門遁甲配圖八卦天幹和地支講述
    然後單獨的看某個宮卦就要看天幹,天幹就好像是人類,但又分男人和女人。又分胖子和瘦子這樣來理解。2、地盤的12地支是大地的方位,是流年、月、日、時的代表符號,也是我們的生肖。地支所落的方位、宮位在奇門遁甲的實際運用當中是永遠不會變的。地支的順序分別是:子、醜、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戍、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