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稱「南京大齡女青年」的秋秋表示,她的人生十分充實,日復一日,吃飯、睡覺、工作、去相親。媽媽對她下了命令:飯可以不吃,工作可以請假,相親每周必須不少於2次。
都說三分長相七分身材,秋秋身材普通,身高168cm體重60kg的她不算瘦子,但明亮的大眼睛、秀挺的鼻梁、良好的氣質、時尚的穿衣風格,讓她走在路上可以提高一條街的顏值標準。皮膚保養得很好,髮型半年做一次,出門略施粉黛,可以看出她是一個在細節上愛惜自己,懂得注重生活品質的姑娘。
秋秋大學畢業6年了,穩定在一家私營企業裡吃苦耐勞鞠躬盡瘁,如今年薪10萬元。「這姑娘真不錯,老公幹什麼的呀?」因為性格好嘴巴甜深而受長輩喜愛,可聊天三句不到就會到這個問題上。
「啊,我還沒對象呢。」秋秋習以為常繼續笑眯眯表示友好。「什麼?還沒對象!太不像話了,阿姨/大姐/給你介紹一個!」
28歲的秋秋,又要拉開檔期排相親表了。
相親沒有要求,只有理由
直到現在,看著身邊的朋友一個個結婚生娃,秋秋內心還是覺得:怎麼那麼急啊?用她自己的玩笑話說,「我還能抗兩年,如果去剪個韓式空氣劉海,還能抗五年。」
秋秋認為女人的美麗會隨著年齡而逝去,但女人的價值不會,更何況,美麗逝去的年紀還不是現在,而價值更不是通過戀愛和婚姻來體現的。
28歲不僅僅是一個年齡,更是腦中心中已經擁有的一套完整理論體系,不容打破。
即使內心坦然且強大,即使覺得刻意強加的婚姻並不是那麼必須,但相親還是要去的——不然會被趕出家門。
曾有朋友認真問過秋秋,你對相親對象有什麼標準要求?秋秋誇張地說,還能有要求?我相親沒有要求,只有理由。
秋秋的理由是,不去的話,媽媽的老同學會沒面子,大姨的牌搭子會沒面子,小姨鄰居會沒面子,二姑媽家的修水管工會沒面子,種種情況導致結果:家人親戚沒面子,於是不讓她過好日子。
2013年年底,「年幼無知」的秋秋拒絕了小姨的鄰居介紹的一個「黨員男護士」,小姨怒了,到處在親戚裡說秋秋不喜歡男人,心裡有問題,最後導致秋秋和小姨呈斷絕關係狀態。
沒辦法,從那以後,秋秋對相親來者不拒。「我自己無所謂,我爸媽難做人。」
相親是見「大世面」的機會
一開始沒有經驗的秋秋,經歷過幾次相親尷尬。
秋秋的二姑媽家裡也許是因為房屋比較老舊,水管經常堵塞,有一個30歲的修水管工經常上門幫忙。二姑媽形容:小夥子為人樸實,健康精神,和你年紀合適,最重要的是,有門修水管的手藝在身上。「有門手藝荒年餓不死!」二姑媽拉著秋秋的手鄭重其事地說。
秋秋有些遲疑,問了自家老媽:您覺得我和這位會有共同話題嗎?媽媽回答,你去看看好了,不合適也沒關係啊,多認識一個朋友總不是壞事。
2014年3月,秋秋開始了人生第一次相親。
後來據她回憶,那個人長相、談吐都沒有印象了,只記得他十個手的指甲縫裡都是黑乎乎的。秋秋當時無法把眼神從對方指甲上移開,很努力的應付了一陣子,離開了。
她對自己說:潔癖害死人,看來荒年我只能隨大流餓死了!
「我覺得指甲清潔程度和工作沒什麼關係的,剪指甲、洗手,其實耽誤不了一個人多長時間。」秋秋小心翼翼地和二姑媽解釋。
如果說這次只是有些尷尬,那後來有一次記憶猶新的相親就完全是落荒而逃了。
曾經有網友說過,你相親對象的形象就是你在親戚朋友眼裡的樣子。秋秋在相了姐姐出門認識的公交車司機、「雖然辭職後2年還沒有上班但是工作總會有的」的「潛力股」男子、離異兩次還在尋求真愛的追夢男等等不靠譜對象以後,秋秋清楚地記得,在2014年夏天,她被同事介紹了一個日本留學歸來,在知名外企上班的田先生。
雖然已經有一點陰影了,但是只能勇敢地自我安慰:相親那麼多次,檔次總算上來了!加油!
田先生很有禮貌,選餐廳、點菜都很周到,於是到吃飯結束一切都相安無事。飯後田先生建議一起逛逛街,秋秋心想就當消消食減肥了,於是兩人一同去了某商場。
逛街的時候,秋秋覺得不對了,因為田先生的手不知道什麼時候搭上了她的肩膀。秋秋委婉地掙開並表示:其實我還挺保守的,搭肩膀這種事情,過陣子再說吧。
田先生沒有絲毫不悅,仍舊很自然地逛。
就在秋秋舒了一口氣的時候,田先生帶她到了一家內衣店。他走到一排有蕾絲、豹紋、丁字褲的內衣前面,指著對秋秋說:「我覺得你穿這些一定非常合適。」
看著對方依舊鎮定自若穩如泰山的臉,秋秋覺得自己要崩潰了,她不顧店員的目光,當場奪門而出。
「現在越來越不好找對象了,且不說心動至少要和對方聊得來,雖然不求富貴但活在現實社會經濟條件也不能完全不顧,而且到了我們這個年紀都是越來越有想法越來越以自我為中心的。」秋秋有點絕望,她並不是怕找不到對象,而是怕了永無止境的相親。
眼看都相了一年了還沒有男朋友,秋秋的親戚們更著急了,今年年初,大姨又到處搜羅人選了。
很多南京大媽閒時好個打牌,大姨在牌桌上交了一個好朋友,熟悉以後立刻向其傾訴自己那怒其不爭的侄女兒。過幾天牌搭子好友發來一份簡歷:她的老同事的女婿的上司,80年出生,年薪40萬元,在南京某高檔樓盤有一套大房子,PS,照片在附件。
聽說這位上司先生身高168,秋秋有了一種同類相輕的感覺,看了照片以後,她問老媽:「哎,你看像不像我爸?」
秋媽端詳了一陣,「是有一點,尤其這個啤酒肚。」
「那我可以不去了吧!「秋秋自以為逃過一劫,然而她太天真了。她的媽媽循循善誘:「你大姨她牌搭子都已經把面子賣出去了,你不去不太好,人家不好做人。聽說這人對你很滿意呢!」
秋秋無奈地想大姨怎麼又把我照片到處發,沒有太在意後面她媽媽說的:而且你那麼喜歡花錢……人家條件……
2015年2月的一天,秋秋到了對方約定地點,只點了一份最便宜的水果沙拉。因為她不太能接受這個很像中年發福爸爸的上司先生,所以不願讓對方破費。
上司先生叫董威,十分健談,唾沫橫飛地說他如何頻繁地去香港玩,怎樣豪爽地購物,多麼好心地幫辦公室同事代購。「我上周去香港,買了20萬的『辣麼』!『辣麼』你知道吧!那個頂級護膚品!」
秋秋努力在想了一會兒說,您是說XXXX吧?在對方「小姑娘挺有品位嘛」的表情中,秋秋沒來由的一陣煩躁:那不是英文是法文,如果不會讀能不能說中文呢?
抬頭是對方的滔滔不絕,低頭發現自己點的沙拉還沒吃就沒了。也許是董威說得口渴,竟把水果都給吃了,只留下一堆冰渣子。
吃完飯準備回家,但是拗不過這位口才絕佳(或者說臉皮較厚?)的董先生,秋秋被拎去看電影了。然而對方沒有買票,他說,我在這個影院有個朋友叫小林,可以把我們帶進去,嘿嘿。
秋秋一言不發去買了電影票。她並不想被人偷運進電影院。
電影結束後,秋秋還是見到了小林姑娘,並且三人行一起回家。在董威的車裡,秋秋在後座,聽著副駕上的小林和董威大聊特聊,樂於做一個影行人。忽然小林說:你以前的女朋友真的很漂亮,我記得她長得很像李小璐呢!
秋秋恍然大悟,難怪覺得小林一直很眼熟,原來是像李小璐啊!
得償所願,不再聯繫。
不願湊合
找不到合適的就找養老院
秋秋也有過很深刻的自我反省,她認為自己也有不好的地方,比如雖然脾氣好但是內心倔強認定的事情不會輕易改變,比如雖然工資不算低但是每個月月光沒有存錢意識,但是最大的問題是,她已經在相親中,開始產生了抗拒結婚的想法。
其實相親那麼多次,總歸有幾個不錯的。然而現實總是喜歡和人開玩笑。
就在不久之前,秋秋遇到一個很憂鬱的英俊男生E,說心裡話她認為做人應該陽光積極一些,但是E帥到秋秋覺得願意去感化他,甚至對方說不愛吃飯不愛看電影有空就去玄武湖坐坐思考人生,秋秋都覺得OK。但是當秋秋媽媽知道對方來自農村,沒房沒車,月薪3000元以後,勸秋秋放棄。
秋秋自己也知道媽媽沒錯,於是並沒有爭什麼。「我在相親過程中遇到過很多奇葩,他不是一個奇葩,他只是一個英俊的過客。」
也有第一眼就討喜的人。2015年9月,秋秋在妹妹婚禮上做伴娘時,遇到了開朗的伴郎,伴郎是無錫人,秋秋覺得他很有意思。伴郎也很欣賞秋秋:你很美,你做事真體貼!知道她在瘋狂相親以後,表示自己也一樣在水深火熱中。「無錫姑娘已經快要被我相完了!我媽非要我找本地的,你等我,我相完了無錫的女生我就來南京相!」
秋秋記得那個人很幽默,但是對於後來的沒有聯繫也沒有什麼意外。「這種五官端正,家庭良好,性格也好的人,很容易找對象的,應該已經找到了。」
偶爾工作閒下來,或者好朋友都因為結婚變得很少一起玩,秋秋也會覺得有點孤單,雖然厭倦相親,也只能鼓勵自己要再接再厲。不過,她表示,如果遇不到合適的,就多去了解了解各大養老院,總之不願意為了結婚而湊合。
單身潮中不乏優秀女生
如今,很多像秋秋這樣的女生,她們有著較好的工作,女性自主意識強,對「結婚生子,養兒防老」的觀念並不在乎,對待婚姻的價值觀念上,她們有著自己獨特的想法,不會為了結婚而去結婚,在沒有遇到另一半之前,她們努力工作,愛惜自己,享受生活。
有不少調查顯示,都市的單身女性更願意選擇獨身。而近年來,單身女性增幅比男性略高,在某些地區數量上超過了男性,主動選擇單身的「單女」明顯增多。
中國第四次單身潮正在來臨,調查表明,「單身潮」主要出現在白領和中產階層人群,這些人普遍重視感情不願為了結婚湊合,但是也知道經濟基礎的重要性,對住房、汽車、孩子教育的有基本需求。於是,「單身族」的圈子逐步擴大,讓「單身潮」更明顯了。(文中人物均為化名)(辛德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