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綜合報導】英國學術雜誌《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發表的一篇論文表示,食指和無名指長度不同的女性成為同性戀的可能性更高。近期,英國埃塞克斯大學某研究小組針對女性性取向這一問題做了相關研究,得出了令人瞠目結舌的結果。
據日本livedoor新聞網10月18日報導,近期,英國埃塞克斯大學某研究小組測量了18組女性同卵雙胞胎的手指長度。最終研究結果顯示,每對雙胞胎的其中一人是異性戀,而另一人則是同性戀。
一般來說,同性戀女性的食指與無名指的長度有明顯差異。而對男性來說,左手的手指長度差異比較明顯。該研究小組表示,女性同性戀可能是因為胎兒時期沾染象徵「男性荷爾蒙」的睪丸酮過多的緣故。
為了更有說服性,該研究小組還測量了14組男性同卵雙胞胎的手指長度。與女性相同,其中一人是異性戀,另一人是同性戀,但在這組研究中並沒有發現手指長度與性取向的關聯性。
執筆該論文的心理學講師表示,即使是基因完全相同的同卵雙胞胎,性取向有時也會不同。同時,這些取向差異還包括基因以外的因素。男性和女性一樣,在胎兒時期都會接觸到睪丸酮,但接觸的量會有差異。
性取向是在胎兒時期被決定的。胎兒在子宮內時,對雄性荷爾蒙的接觸量和自身對該荷爾蒙的反應是不同的,接觸更多睪丸酮的人,很有可能成為雙性戀或同性戀者。由於荷爾蒙和手指長度的差異有關聯性,所以如果關注人的手指長度,也許會發現對方性取向的相關信息。 (實習編譯:雷雨霏 審稿:馬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