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國發射了風雲四號氣象衛星等,從此開始,我們有了自己的真彩色雲圖。衛星雲圖不只是看雲。在農業植被監測、空氣品質探測,還有火點、天氣探測有許多應用。你應該不會想到,有時它們還能拍到月亮,月球對衛星觀測儀器的校準有很大作用,通過對月球的觀測能校準對地球觀測的偏差。小編覺得這是非常厲害的能力。
衛星按軌道分主要為靜止衛星和極軌衛星,但也有例外。靜止衛星在赤道上與地球同步自轉,極軌衛星軌道通過地球的南北極,可以每天經過同一個地點兩次。同步衛星具有更高的觀測頻次,極軌衛星則能獲得更高解析度的局部資料。
衛星釆用掃描的方式構建一張圖像,因此一張完整的圖像需要一定時間才能完成,但這些時間是可以被高效地利用起來的。你可能會注意到,在完成一次全圓盤成像的過程中,包含了多次局部加密的觀測,這些局部區域可以隨時調整。例如當有一塊區域發生重大天氣事件時,就可以把局部觀測區域設置為某一區域,達到加密觀測的效果。在中央氣象局官方網站上,可以很方便查看到最新的雲圖資料,點衛星雲圖選項進入,這裡有最新的準實時雲圖,你也可以查看過去一段時間的雲圖。
小編切換不同的產品,如果你想查看任意位置的雲圖,可以嘗一下在線版風雲四號天氣應用平合。接下來我們來看下這個網站,可以放大和縮小區域就像看地圖一樣,這個網頁可以在手機上使用,因比非常方便。拖拽可以移劫視點,左下角的播放控制器,用於雲圖動畫控制,可以直接拖動時間條查看指定時間的圖片。
當您縮小時會發現雲圖只有一部分。這是因為默認使用的是中國區域雲圖,有一些選項可以執行其他功能,可以選擇區域為全圓盤。要注意,全圓盤的更新頻率不如局部區的高。掃描動畫就可以看出來,但是全圓盤提供了更廣的視野。晝半球的區域是彩色雲圖,夜半球的區域使用紅外線雲圖。彩色雲圖可以以正常肉眼方式判讀,而紅外雲圖則以灰白來描述雲層的高低。
這裡小編要向您介紹一下一張彩色的圖像是如何誕生的,衛星傳感器有多個波段,其中包括了人類可見被長範圍內的紅綠藍。將這些信怎重新組合,就能獲得一張彩色的圖像,還有其他彩色合成為,自然色是一種比較常用的合成方案。這種合成圖,綠色的為植被,棕色為荒地,白色的為低雲,青色的為高雲或積雪。小編覺得這樣的辦法會讓人更好的有直觀的感受。
你可能會奇怪如何區分高雲和積雪,可以通過結合前後多張雲圖。如果有移動的青色存在即為高雲,此外積雪的紋理較為平整,而高雲具有明顯的絲狀紋理,隨著你多次查看雲圖,你將會越來越容易區分。並且當你在查看連續多張雲圖時,也可以通過現有雲層移動方來判斷將來一個地區的晴雨。還有一些其他的合成為方案。
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來觀察一不同類型的雲團,在赤道地區對流一般比較活躍,對流雲一般具有絲狀的高層,就像有點發光一樣,同時還明顯的呈團狀,紋理結構也不如低層雲明顯。事實上,這些雲的頂部可達萬米,我們來使用雲頂高產品看一下,選擇加雲頂高產品,可以看到他的高度已經達到萬米,在對流雲的底部是猛烈的降水。
此外對流雲的判斷也可以通過紅外雲圖來判讀,選擇通道12長波紅外波段,這是常用的紅外波段。在長波紅外通道中,對流雲層會顯得十分明亮,這是因為他們雲層深厚,雲頂高,溫度低。小編這期就介紹到這,是不是覺得再玩熟一點自己都可以去當天氣預報的講解員了。如果想知道在哪裡能看到這個網站歡迎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