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記
1527年——西班牙和神聖羅馬帝國軍隊攻入羅馬,有人以為這是文藝復興的結束日。在洗劫羅馬的過程中,負責保護教皇的瑞士近衛隊為履行職責掩護教皇而慘烈戰鬥,損失達四分之三。
1536年——英國國王亨利八世下令翻譯《聖經》,使每個教堂都能擁有英文版《聖經》。
1682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四遷居凡爾賽宮。
1757年——七年戰爭:布拉格戰役,普魯士大敗奧地利。
1840年——英國發行了世界上最早的郵票。郵票上面印有維多利亞女王的浮雕像,每張面值一便士,人們叫它「黑便士郵票」。郵票的發明者是英國教師羅蘭·希爾,他後來擔任了英國的郵政大臣。
1860年——加裡波第的紅衫軍從熱那亞起航遠徵兩西西里王國。
1863年——南北戰爭:錢斯勒斯維爾戰役,託馬斯·傑克遜領導的南方邦聯軍大捷。
1889年——艾菲爾鐵塔於世界博覽會上正式對外開放。
1919年——五四學潮擴大到全國
1922年——第一次全國勞動大會結束
1933年——南京國民政府謀求與日在華北停戰
1934年——中共中央批評肅反擴大化
1935年——羅斯福新政:公共事業振興署成立,旨在實施救濟,興辦公共工程,解決失業問題。
1937年——德國巨型載客飛艇「興登堡」號在美國新澤西州焚毀,從此飛艇退出了商業飛行的舞臺。
1939年——汪精衛通電投敵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布拉格會戰,歐洲戰場東方戰線中最後一次大規模會戰。
1949年——司徒雷登與中共進行第一次會晤
1949年——武漢解放。
1950年——我國成立最早的民族自治縣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建立
1952年——中央批轉《關於全國鋼鐵工業的發展方針、速度與地區分布問題的報告》
1954年——班尼斯特第一個突破1英裡跑4分鐘大關
1955年——中央農村工作部第三次全國農村工作會議結束
1971年——我國與聖馬利諾建立領事級外交關係
1974年——德國總理勃蘭特辭職
1975年——中國同歐洲經濟共同體達成建立正式關係的協議
1976年——義大利東北部毗鄰南斯拉夫的邊境地區發生強烈地震,許多城鎮被夷為平地。
1982年——新華社報導,我國第一個打破地區和部門界限,按行業實行聯合和改組的專業公司--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在北京正式成立。這是我國進行經濟體制改革、用經濟組織代替行政機構進行經濟管理的一個重大突破。
1983年——印度共產黨(馬)總書記率印共中央代表團訪問我國
1985年——美國「挑戰者」號太空梭完成了它的第17次飛行。在本次飛行中美籍華人王贛駿博士成功地進行了液滴動力學實驗。
1986年——經過我國翻譯出版界30年的辛勤努力,終於將《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50卷共3200萬字左右全部出齊。收入兩位導師的2000多篇著作和4000多封書信以及400多件文獻資料。其中1至26卷是著作卷,27至39卷是書信卷,最後11卷是補卷。
1987年——世界十大隧道之一的大瑤山隧道貫通
1987年——黑龍江省大興安嶺的4個林區發生特大火災
1987年——中國十大傳統名花評選在上海揭曉。歷時10個月的這次評選共收到來自29個省區市的近15萬張選票,由114名花卉專家組成的評委會最後裁定,梅花、牡丹、菊花、蘭花、月季、杜鵑、山茶、荷花、桂花、水仙花為中國十大傳統名花。這一順序是依據得分高低而排列的。
1988年——美國「門羅總統」號貨輪是由日本神戶裝載3000噸雜貨駛往香港的,當日下午4時在我「蘇連漁519」號漁船於溫州附近海上拖網作業時從後面撞上我船,導致我船很快沉沒。當時我船航行方向為西南,美輪也是同一方向。美國貨船噸位為4萬多噸,而我漁船隻是一艘輕型鐵船。
1988年——貴州省畢節地區威寧縣猴場鎮政府與六盤水市大灣區二塘鄉安樂村一農民聯合開辦的鄉鎮煤礦發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死亡45人,重傷2人,輕傷2人。這是一起重大責任事故,也是近幾年來全國鄉鎮煤礦發生的最大一起傷亡事故。
1989年——亞細亞商場在改革的大潮中誕生。
1991年——建設部、人事部確認了中國首批100名監理工程師,並授予了資格證書,從而改變了「三資」工程主要由外國人監理和中國人不能監理國外工程的局面
1994年——中央發出《關於新形勢下加強黨校工作的意見》
1994年——英吉利海峽英法海底隧道通車
1994年——中國第一座引進外國資金、先進設備和技術建設的大型核電站,也是中國第一座大型商業核電站——廣東大亞灣核電站正式投入商業運行。
1995年——中共中央作出《關於加速科學技術進步的決定》
1995年——中國北極科學考察隊勝利抵達北極點
1998年——奔馳汽車公司與克萊斯勒公司合併
1998年——印度尼西亞騷亂升級
2000年——俄羅斯當選總統普京宣誓就職。
2001年——經過8天的太空遨遊,人類第一位太空遊客美國富翁丹尼斯-蒂託和2名俄羅斯太空人安全返回地球,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2002年——法國總理讓—皮埃爾·拉法蘭上任。
2003年——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正式掛牌
2005年——第四十八屆世乒賽在上海圓滿落幕。
2006年——英國大選工黨獲勝布萊爾三連任。
2007年——人民運動聯盟候選人尼古拉·薩科齊以53%的得票率當選,成為法國第23任總統。
2008年——胡錦濤主席受約訪問日本,開啟了中日「破冰之旅」。
2009年——聯合國宣布第三十一屆奧運會將在日本東京召開。
2009年——南非國民議會選舉執政黨非洲人國民大會主席雅各布·祖馬為新一任總統。
出生
1397年——朝鮮世宗誕生
1501年——教宗馬塞勒斯二世誕生
1574年——教宗諾森十世誕生
1758年——羅伯斯庇爾誕生,法國政治家
1856年——奧地利精神病學家、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出生在摩拉維亞省弗賴堡。
1856年——美國極地探險家彼利,Robert Edwin Peary (1856~1920)。
1871年——偉大的發明者亞維克多·格林尼教授出生於法國瑟爾堡。格林尼亞最主要的貢獻是發明了有機化學中極其重要的格氏試劑。鑑於他在化學上的重大貢獻,格林尼亞於1912年被授予諾貝爾化學獎。
1882年——德意志帝國威廉皇儲
1904年瑞典作家馬丁松
1934年——美國政治家理查·謝爾比
1942年——臺灣圍棋選手林海峰
1953年——英國前首相託尼·布萊爾.
1965年-日本歌手吉田美和
1974年——香港男演員丁子峻
1980年——巴西足球運動員裡卡多·奧利維拉
1981年——女明星(主持人+歌手+演員)謝娜
1985年--NBA紐奧良黃蜂隊當家球星克裡斯·保羅
1987年--韓國女演員文根英
逝世
680年——穆阿維葉一世,倭馬亞王朝的創建者
1859年——傑出的德國科學家洪堡(1769 - 1859)在柏林逝世。洪堡是近代自然地理學的奠基者,近代氣亞歷山大·馮·洪堡候學、地質學、地球物理學、植物地理學和生態學的創始人之一,他把自己的一生都貢獻給了科學事業,留下了大量的著作。洪堡的主要著作有《宇宙》5卷,《中部非洲》3卷和《新大陸熱帶地區旅行記》30卷等。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科學家,德國科學院在1860年建立了洪堡基金會。
1862年——美國作家亨利梭羅逝世,著有《瓦爾登湖》
1910年——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逝世
1949年——比利時詩人、作家莫裡斯·梅特林克逝世
1950年——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美國進步作家史沫特萊逝世
1951年——法國數學家埃利·約瑟夫·嘉當逝世
1967年——中國現代文學家、評論家周作人逝世
1980年——南斯拉夫總統狄托病逝。
1999年——東山魁夷,Higashiyama Kaii (1908~1999),日本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