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提出這樣一個問題:
面對「沾不得碰不得」的、「軟硬不吃的」、「非常燙手的」中學生們,怎麼辦?
像這樣的學生有沒有?
答案是有的,在很多的農村學校,由於家裡不管,孩子小學開始就習慣差,又可能沾染了不良社會習氣,到了中學階段,就是「沾不得碰不到」的狀況。
遇到這樣的學生,那麼該怎麼辦?給有相關問題的老師3條建議。
01、比一比,你和他之間,誰的牌多。
遇到問題學生,是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
但是第一步很重要,就是你遇到這樣的學生了,要先算一算,你和他,誰的牌多、誰的牌大。也就是,他有什麼,你怕什麼;你有什麼,他怕什麼?
比如,你可能怕他破壞紀律、怕他影響其他同學、怕給你出么蛾子,等等他怕你呢?可能怕你告家長、怕你嘮叨、怕你不給他面子、怕你用學校紀律壓他、怕你孤立他、怕你罰他,等等。 你最好在紙上寫出來,然後一一類比、一一排除,最終確定你的解決方案。
你要堅信一點:
雖然這樣的學生很可怕,但是他畢竟也還是學生嘛,總還沒有到了吃人的程度,你比他多吃幾年飯、多讀幾年書、多走很多路,方法、能力,總是比他要強一點點的。而且,你還有老師這個天然身份撐著,在各方面都比他有優勢。難道真還至於輸給他了?
很多老師面對這樣的學生,之所以手忙腳亂,其實說到底,只是自己自亂陣腳了而已。
02、比完牌之後,在具體實施方案上,也給幾條建議:
1、形象上不卑不亢;
不刻意去討好學生、也不刻意去為難學生,制定好規則、按規則辦事。「軟硬不吃」的學生,很多時候他只是對你這個人軟硬不吃,但是「好面子」、認死理、也講「義氣」,吃不起激將法。
如果屢次違反你們之間的約定,總是打臉自己,內心裡會產生非常大的壓力。
這種壓力,就是促進這些學生自我轉變的重要動力。
2、最好長期戰鬥,反覆抓、抓反覆的準備;
問題學生問題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那麼解決問題,則更不可能是一招奏效。
你需要用很多的招、很多次的奏效,才可能換到學生一丁點兒的轉變。之後大概率還要後退好幾步。
比如我遇到過一個學生,性格衝動,愛打架。處理了他好幾次打架事件,每一次他都做好保證。但是,熬一段時間,還是會再次出現同樣的問題。
對於這樣的學生,很多時候老師可能會覺得懊惱、傷心,感覺自己的努力都白費了。
但是,從這個學生身上,我們是發現,他雖然經過教育之後,仍有愛打架的問題,但是衝動的頻率是明顯降低了,打架的激烈程度也叫過去減輕了,好幾次在要打架的時候他還主動克制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