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湖南文明網10月9日訊(實習生 向點 記者 彭團)一件件實物,見證侵華日軍犯下的累累暴行;一張張照片,展示不堪回首的慘痛歷史。「閃光的足跡」第八站,新時代湖南好少年何心怡走進益陽南縣廠窖慘案遇難同胞紀念館,緬懷遇難同胞。
廠窖,作為日軍侵華時期製造的第二慘案的發生地,在這裡,日軍三天共殺害我國同胞三萬人。新時代好少年何心怡聽講解員黃啟林講述史實,看著倖存者的影像資料,翻閱館裡製作的LED書籍,一邊走一邊感慨,在當時中日軍備力量差距懸殊的情況下,中國人民奮起反抗,如今的和平是多麼的來之不易。
「為什麼這段歷史在歷史書提及這麼少?」「為什麼關於這段歷史的資料只剩下這些了?」「當時日軍為什麼要到洞庭湖來?」何心怡不時地詢問講解員,提出了數十個問題。每到一處,她都仔細觀看,認真聆聽。在最後的展館裡,她在電子屏上留下簽名「不忘國恥,珍愛和平」,並與紀念館副館長李勇交流自己對珍惜和平的看法。
廠窖慘案紀念館簡介
1943年5月9日至11日,侵華日軍大舉進犯江南,出動三千餘日軍、汽艇數十艘、飛機數十架,從水、陸、空合圍廠窖垸,實行了慘無人道的殺光、燒光、搶光的「三光」政策。廠窖慘案遺址位於廠窖鎮德伏村和肖家灣村,是日本侵略者在中國屠殺無辜百姓,犯下滔天罪行的重要罪證。2014年9月1日,廠窖慘案遇難同胞紀念碑和紀念館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80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
2015年,為隆重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縣委、縣政府對廠窖慘案遇難同胞紀念館、紀念碑、紀念館園區入口進行了提質改造。提質改造後的紀念館展陳面積擴大至1600平方米,總投資1500萬元。展廳分為「罪侵中華、禍殃洞庭;瘋狂屠戮、慘絕人寰;英勇不屈、奮起反抗;鐵證如山、不容篡改;銘記歷史、珍愛和平」五個部分布展和一個專題展覽,展出圖片、文獻350餘幅,實物160餘件,大型場景三處。
好少年簡介
何心怡 17歲 桃江縣一中
她成績優異,更多才多藝,全面發展。2012年、2015年、2018年連續三屆擔任「桃江縣中小學生藝術節」節目主持人。2018年3月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益陽文明人」演講比賽中獲桃江縣一等獎、益陽市二等獎;2018年6月,她以優秀學生團員代表身份在「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發言。
體驗日記
沿著一條兩側植著紫薇的大道,我來到了這個只在教材、電影中見過的地方——南縣廠窖。透過黯淡沉重的光影,我直面著那些血與淚。民俗畫上血腥的一幕幕,遺址中挖掘出的累累白骨,還有紀錄片中的親歷者們敘述時不能自制的嗚咽。我仿佛聽到那個年代裡,中華民族靈魂的悲鳴。這是國家的傷痛,也是無法忘卻的恥辱。我們不能忘記國恥,正如我們不能代替那些罹難者去妄說原諒。但我們也不能滿懷仇恨,不能忽視紀念館中日本友人寫下的話語,不能忽視世界對和平的渴望。走出紀念館,又見紫薇花,但心境已然不同。正如《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所寫,人們還在欣欣向榮地生活,他們不會忘記國恥,也永遠珍愛和平。中華民族將帶著這份記憶與傷痛自我勉勵,走向和平與更為強大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