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20年,哲哥量化英語的主講老師楊文哲——哲哥已擁有14年高中英語教學經驗,給超過12萬名學生上過課。
她對學生的要求十分嚴格,這樣的風格在線上教師裡比較少見,因為學生往往會更喜歡溫柔親切的老師。但哲哥正是以她嚴謹的教育態度與極高的講課質量,幫助12萬學生在英語這一科目上平均提高了48分,得到了學生和家長的一致認可。
她說,希望學生不止從自己這裡得到如何學習英語的方法,跟重要的是能學到對「優秀」的堅持。
學霸的英語思維
從小開始,父母對於哲哥的要求就是「優秀」。在長達19年的學生生涯當中,「成為爸媽眼中的優秀孩子、成為老師眼中的優秀學生」就是哲哥追求的目標。在學生時代,優秀對於哲哥而言是一種結果。所以在學習上,特別是在英語學科方面,哲哥一直保持著優異的成績,這除了與她個人嚴謹的自律息息相關以外,和她的學習習慣也密切相關。
在學習過程中,哲哥發現盲目記憶單詞和語法,並不適用於高中緊張的全學科學習中。所以她開始主動去總結提煉老師的授課內容,保證每一個知識單元的內容都能夠歸納精簡到一張A5紙張上,這一步驟無疑大幅提高了她的學習效率,讓她在英語的學習上遊刃有餘。
畢業之後,哲哥憑藉英語特長順利開啟了自己的職業生涯,第一份工作就開始從事外事接待,從一名實習翻譯員做起,逐漸成長為小組組長。但在工作之餘,哲哥依然保持著良好的學習習慣。在通勤的路上哲哥會利用這段時間訓練聽力,眾人都在刷偶像劇追綜藝時哲哥卻在看BBC新聞合集,眾人都選擇在下班後逛街休閒時哲哥卻在學習職場所需的專業用語。因為周圍的前輩十分優秀,使她有了學習的方向和前進的動力,突破了學生時期的英語瓶頸。從提升英語技巧到重塑英語思維,哲哥不斷找方法打磨自己的英語技能,讓工作成果分外亮眼。
常年與英語打交道,讓哲哥的想法逐漸產生了變化。工作中的措辭用語、行為習慣、文化風格全都是英語背景,長時間沉浸在這樣濃厚的語言環境中,讓哲哥得以跳出為考試而學習的慣性思維,站在更高的角度來看待英語這一門學科。唯有思考,才能向前,唯有行動,才能進步,從未讓自己停留在舒適圈停止思考和行動的哲哥從此有了截然不同的個人心得。
因緣巧合成了英語教師
因為對英語尤為擅長的關係,哲哥偶爾會遇到親戚朋友邀請自己幫孩子補課的情況,出於對自身的一貫要求,即使只是幫個忙哲哥也會認真準備與執行。在她的幫助和督促下,高三的侄女在中考時考出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英語好成績。當侄女一家都來感謝自己的時候,哲哥感受到了一種與自己取得優異成績截然不同的成就感,她親手把一個學生的普通,送到了夢的巔峰。
這件事十分觸動哲哥的心,因緣巧合下她注意到了蒸蒸日上的教育行業上,從而前往新東方應聘。
至今,哲哥仍然記得初入新東方時的首次試講:下面第一排坐滿面試官,剩下一屋子的人都是來競爭教師崗位的面試者。面試者一個一個的上去試講,每人只有10分鐘,大家的水平高低一覽無餘,好的留下,差的走人。
為了讓招聘會萬無一失,哲哥不僅準備了精彩的教案,並逐字逐句地背誦,一遍又一遍地備課,試講,自己講給自己聽。到了講臺上時,看著下面黑壓壓的一屋子人,即使哲哥還有些許緊張,背了上百遍的稿子也十分流暢地從嘴裡自己蹦了出來。
最後哲哥在百餘名應聘者中脫穎而出。早年新東方的英語班都是幾百人的大班課,甚至有時條件差的教室裡上課都沒有PPT。老師自己就是「PPT」。哲哥需要把全部內容背下來,不斷練習,甚至包括課上講的笑話,都要精心設計。
這種「大班範兒」一般老師很難做到,但哲哥卻可以脫稿講課連續4個小時,一眼書不看。接待外事時塑造的感悟成了她的教學理念,因著過硬的英語能力和學霸思維早早地走出了自己的課程特色:在宏觀上建立起完整系統的語法全景圖,從微觀上理解英語時態、語態。經手的學生無不顯著提升成績。
從一名新人老師到優秀老師,哲哥只用了不到一年時間。
貫徹優秀本質,體系形成
在一次去衡水中學的參觀學習中,哲哥看見衡水中學的高中生每天早上5點起床洗漱、跑操鍛鍊身體,6點就開始早讀,花費極短時間吃完早飯後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之中,即使在休息間隙裡吃飯上廁所都抓緊時間怕耽誤學習,而這一切都無人監督,全是學生自發遵守的作息時間,這體現的是一個學校中各位學子們的極度自律。
從他們身上,哲哥深深地感受到了自律給予他們的優秀力量。賈伯斯曾說過;「自由從自信而來,自信從自律而來」,「優秀」不僅僅是一種結果,更是一種對自我的要求。當追求優秀成為一種習慣,變得越來越「優秀」就成了理所當然的事。
與此同時,哲哥也更加明白了「衡水中學成為名校」的原因。衡水中學的光輝來自於學生老師共同的付出,這才是一個學校的核心,如果只有單方面的努力永遠也無法取得如此優秀的成果,高考場上的勝利並不應該是老師強迫要求學生們一直學習,而是通過一起努力、不斷探索,從而對學習達成一致性的想法,最終才能夠取得優秀的結果。
在參觀完衡水中學之後,哲哥對優秀的含義有了更深的理解:不論是要贏得考試,還是要贏得人生,優秀的人在任何競爭中思考的都不是輸了會怎樣,而是要成為勝利者應該做什麼。自此之後,哲哥不僅對自我的要求更加嚴苛,對學生也同樣嚴格。有些老師會因為自己只是校外平臺而認為自己的責任僅僅在於上課,哲哥在帶學生時卻有很強烈的責任感,會著重培養學生從思想到態度都向上看齊,潛移默化影響學生們對「優秀」的追求。因為在高考的戰場上,她希望學生把她當做戰友,明確目標,一起戰鬥,而不是單純地聽從老師長輩的指令。
為了更好地以身作則,哲哥對課程的追求越發精益求精。在一屆又一屆的學生反饋下,哲哥終於找到了針對高考更加精準的教學方法,在以前的教學基礎上,升華歸納為建立知識體系和量化高考考點兩個部分,量化英語的體系逐漸完善。
在這個過程中,哲哥對於學生的需求有了高層次的全局觀,也對怎麼當一個能夠讓學生切實學到知識的老師有了更多的自我思考。
教學風格的行成
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後,哲哥看待學生的眼光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了變化,特別是當她的還在上幼兒園大班的兒子委屈巴巴地問她:「為什麼要學英語呢?我們平時都不用英語啊?」
哲哥下意識地想張口就反駁,可仔細一想,卻覺得這個問題仿佛昨日重現,她自己曾經也委屈於父母的嚴格要求,總要她事事做到優秀,只不過那時的她沒有像兒子那樣把這個疑惑問出口。
最終她選擇了帶孩子出國,並從始至終讓孩子自己去和外國人交流,無論是想要冰淇淋也好,還是想扔垃圾詢問垃圾桶在哪裡,都讓兒子自己去應對。
學習英語沒有多久的兒子顯然還並不能用英語完整表達自己的需求,只能挫敗地向她求助。
這個時候哲哥才回答了他提出的問題:「You have to be good enough to have all the passes you want。變得優秀不是因為我們或者你老師的要求,而是為了讓你更好地去認識世界,從中得到你想要的東西。而只有學習是讓我們變得更優秀的方法。」
在她的引導下,孩子逐漸對學習產生興趣,變得越來越開朗,願意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在一次次對兒子的循循善誘中,哲哥越發明白了家長對自己孩子的苦心,這樣的身份轉變也改變了她的整個教學風格。從此在教學時,哲哥在心態上不再單單只是一位老師,很多時候也會代入家長的角色。對待學生,她固然嚴厲,卻帶著對後輩的關愛,就像每一個普通母親,關心著急自己孩子的成長,形成了嚴中有愛的個人風格,深受學生和家長的信賴。
線上教育的啟發
極強的個人風格與紮實的教學功底讓哲哥在三尺講臺上遊刃有餘,穩健地走在自己選擇的道路上。
2017年哲哥接觸到了線上教育平臺,更加廣闊的空間及教學可能性觸動了她的心,激發了她對教育的更多思考。第一次上在線教育課程時,哲哥眼見在線人數漸漸攀升,達到了上千人,內心是感到震撼的。曾經她大班授課的學生最多時也能有400人,在傳統教育的時代,這幾乎已經是課堂的極限飽和度了。但在線課堂把這一容量一次擴張了好幾倍,授課者也無法直接接收到學生的反應,對哲哥來說課程內容和上課質量都要經受巨大的考驗,無疑是教學生涯的一次重要轉型。
?
在哲哥看來,學生的時間是最稀缺的資源,時間既無法複製也不能重來,既然他們選擇花費時間來自己的課程,自己就一定要做到讓他們學有所得。所以無論是熟悉的課程還是陌生的課程,不管上過多少次,每次上課前哲哥都堅持至少要備課三次,第一次是準備好講課內容,第二次是調整教學物料,第三次是模擬教學場景,保證每一堂課都是高質量。
雖然在線授課給了哲哥挑戰,但學員擴充的同時也收到了更多不一樣的效果反饋。哲哥仔細研究每一條反饋,有針對性地調整教案和方式,做到讓每一個知識點都精準而易於理解,方便學生快速掌握;另外根據學生最後的實際效果,哲哥和團隊一點點完善線上課堂的課後督學服務,最大程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優秀的教學加上優秀的服務,讓哲哥所帶的學生3個月平均提高48分,其中最高提升了88分。
匠心育人,照出學生優秀人生
如今,哲哥已經給超過12萬名學生上過課,日益豐富的教學積累讓哲哥對「如何高效學習英語」已經有了獨特的領悟和見解,並在吸收了其他老師的經驗後形成了完整的量化教學體系。
優秀一直是她的座右銘,但曾經她認為只有自己優秀就已經足夠了,成為一名教師,一位母親後,她發現優秀的母親會讓自己的孩子也變得優秀,而一個好的老師,同樣會想辦法讓自己的學生變得優秀。
最優秀的人應該致力於傳播優秀。
愛因斯坦說的:「在你離開學校後忘記了學到的一切,最後剩下的就是教育。」
哲哥希望學生從自己身上得到的不僅是優異的英語知識,還有對「優秀」的堅持,在以後的人生中永遠以更好的自己為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