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書愷
原標題:清華園來了個「非常」的正常少年
對於13歲的範書愷來說,年齡是個敏感的話題。這是他自己最想忽略,但別人卻津津樂道的事情。
近日,範書愷成為今年清華大學3374名本科新生裡,迎接閃光燈次數最多的校園明星。清華大學校長陳吉寧見到他時,也「大吃一驚」。原因很簡單,他只有13歲。
如果再晚出生一周,範書愷可能是清華大學第一位「00後」學生。他生於1999年12月24日,倒是慶幸自己沒有創造這個記錄。
他在大學第一次班會上作自我介紹時,開場白就是:「大家可以說我小,其實我不小。我的心理年齡跟大家一樣大,大家不要把我當小孩子看。」說這番話時,他瘦小的身體包裹在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的新生文化衫裡,短袖肩縫落在他的肩膀下面。他的額頭上布滿坑坑窪窪的痘印,嘴唇兩邊長著絨絨的鬍鬚。
一位小個子男生還是忍不住感慨,「我小時候跟範書愷長得一模一樣」,引來在場人的笑聲。看著比他高大的同學如此歡樂,範書愷的臉上略過一絲尷尬。
很多次,這個13歲的男孩還是會用篤定的語氣說:「在心理上,我已經是一個十七八歲的人了。」
他拒絕身邊人以對待孩童的方式來照顧自己。他起初不希望父母送他來北京上大學,最終還是因為母親說「半年都見不到你了」,才心軟「讓父母陪同」。但是,他會跟別人強調,「我是獨自走完報到流程的」。
有時候,他顯得像一個年輕的紳士。他和同伴並排走路上,會關切地說:「學姐,請走在裡面。」吃飯時,有同學吃得滿嘴是油,正在尷尬地翻包找紙巾,他雙手遞過去一張潔白的紙巾,溫和地說:「不介意使用我這張吧?」
儘管範書愷一直想抹去年齡在自己身上製造出來的痕跡,但是他還是無法抗拒,13歲、清華大學、神童、狀元……這些詞彙,一旦被人們組合起來,會塑造出一個廣受矚目的神童形象。範書愷正是頂著這種奇異的光環,走出山西的小縣城,一步跨進清華大學的門檻,又被聚光燈收攏到舉國視野中。
正當範書愷在京城贏得目光的同時,他的家鄉忻州市河曲縣,也在分享這份驕傲。8月23日,山西新聞網忻州頻道的頭條推薦,是「河曲13歲男孩進入清華讀機械工程系」。 他的母校河曲中學,也為此掛上了紅色的橫幅。不久前,當地教育局為範書愷撰文一篇,文章的標題直接明了--《河曲「神童狀元」範書愷》。文中寫他,「一個熠熠生輝的名字,被人們廣為傳誦」。
範書愷的高中老師苗建明自豪地說,「範書愷是我當班主任帶出來的第一個清華生,也是河曲縣第8個考進清華的人」。
當然,範書愷至今還是這8個清華生中,在金榜題名時歲數最小的。他的成長進行曲比同齡人快了好幾個拍子。他5歲上小學4年級,7歲升入初中,13歲就考進大學,而且是全國最知名的高等學府。
範書愷很小時,就顯現出讀書學習的天分。那時,他只有兩歲,同齡孩子剛開始說出完整的句子,他已經會認讀許多漢字,能做乘法運算。他沒有上過幼兒園,在父母的教授下,5歲前已學完小學課程。4歲那年,父母想把他送進小學讀三年級,因為校長擔心「年紀太小會在樓道裡摔倒」,才沒能讓兒子的學齡再提前一年。